APP下载

荆轲刺秦王失败有感

2016-11-25作者于家钰

创作 2016年3期
关键词:赵襄子信义燕国

作者:于家钰

学校:湖南大学附属中学



荆轲刺秦王失败有感

作者:于家钰

学校:湖南大学附属中学

说起荆轲刺秦王的失败,看过这个故事的人,第一反应大概都会将过错归咎到秦武阳身上。这个关键时刻露出马脚,引起秦王疑心的副手确实辜负了燕太子丹的期许,没起到协助大业的作用。然而,蓄谋已久的计划,肩负行刺重任的高手荆轲,已经站到秦王面前的人,怎么未能将秦王一刀刺死?

荆轲在临死前对秦王骂道:“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他说其之所以不杀秦王,是为了生擒秦王,逼迫秦王立下契约,以此方式保住燕国。

古代刺客,其实并不像我们现在通常理解的武侠,“来无影去无踪”,“无拘无束仗剑天涯”。《刺客列传》描写的刺客大多讲究“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士为知己者死”等“义气”,为所托者卖命。荆轲的故事写在司马迁的《史记》第八十六卷《刺客列传》,前面所写刺客:专诸为吴国公子光藏匕首于鱼腹中,借送菜的机会刺杀吴王僚,而他自己当场死于护卫刀下;豫让为智伯刺杀襄子,吞炭为哑,自毁容貌,却屡次失手,屡得赵襄子以其义气放过,最后一次,赵襄子终于不放过他了。一番谈论后,他用剑三击赵襄子的衣服(赵襄子脱下衣服让手下人拿着),最后因无法脱困自杀身亡;聂政因感谢严仲子对自己的赏识,行刺成功,却也未能逃脱,最终在临死之际为不拖累家人,自毁面容,差点埋没了自己的英名。这三位刺客,无论行刺成功与否,都反映了在当时,刺客不仅并不潇洒,还可能随时会丧命。他们的职业,虽说确实是忠诚的,可以为一个赏识他们的主子赌上性命,但这种悲壮的任性背后,并没有多高的道义。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只是主子除掉对手的政治工具,行刺行为本身的正义与否,对他们而言似乎并不重要。

作为燕太子丹派往秦国的刺客的荆轲,他得到樊于期的头颅以取信于秦王,又带着副手秦武阳,还带着燕国所献城池,手中利刃还带着剧毒,到底是以刺杀秦王为目的呢,还是如他自白,取得秦王的契约呢?列传中他的故事放在最后,不仅因为年代顺序,也因为太史公认为他在道义上高于前三位,其意在效仿曹沫。

曹沫是《刺客列传》引子中的人物,他不是刺客,他是鲁庄公手下的将军。在鲁国与齐国的战争中,因为实力相差悬殊,曹将军多次败北,丢掉了很多城池。然而鲁庄公未加怪罪,故而在鲁庄公与齐桓公会盟之际,曹沫却突然在祭坛上胁持齐桓公,威胁他归还了鲁国的失地。荆轲想要效仿的,正是曹沫的计策,近秦王而后胁持得到放过燕国的契约。可惜,“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以致后来荆轲“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因为荆轲其意真的不是刺杀秦王,故而有毒的匕首没有飞向秦王,结果行动失败,成了一个千古的政治悲剧。

但是,如果荆轲成功地抓住了秦王,并使他立下契约,荆轲真会像曹沫那样实现保住燕国的设想吗?

一个高高在上的君主被身份不及自己的武夫胁持,连齐桓公在答应曹沫归还鲁国失地获释后,还大怒而想要违背之前的许诺。当时,管仲劝阻他不要“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齐桓公听取了劝说——因为春秋时期,诸侯国还是很看重信义的。可是在荆轲所处的战国末期,由于战乱不断,诸侯彼此耍尽阴谋手段,不再看重信义了。秦国派遣张仪多次欺弄楚国,可知以信义要求秦国履约的期望是不可靠的。

历史上周王朝最初推行分封制,是为了让诸侯镇守疆土,辅佐周天子。后来诸侯开始出现强弱大小之分,周王室日渐衰微,诸侯国君也各自心怀鬼胎。至战国时期更是“人心不古”,很多政客都四处奔走于列国之间,纷纷出谋划策。各国之间关系复杂,朝秦暮楚,完全弃信义于不顾。苏秦和张仪就是当时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政客,在他们一个合纵一个连横的政策下,六个诸侯国也像墙头草一样时左时右。

因此荆轲刺秦王,不论成功或失败,结果都是相同的:计谋确以失败告终,加速了燕国的灭亡;假使计谋真的成功,不讲信义的秦国也不可能信守承诺,放过燕国,放过六国。时代不同了,信义服众的时代已不复返,在实力决定成败的时代之下,秦国吞并六国统一天下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

点评:作者在学习了高中文言文《荆轲刺秦王》后,结合之前所读史记中的《刺客列传》,写了这篇小文。她认为荆轲刺秦王的目的在于希望自己如曹沫一样,胁持秦王以信义放过燕国,若真的如此,荆轲似乎是天真的理想主义的刺客。作者得出,在当时的时代之下,信义已难以服众,谁的实力强就必将统一天下。

猜你喜欢

赵襄子信义燕国
豫让的不为
思乡
赵襄子学驾车
助燕伐戎
信义兄弟
箪食壶浆
刺客豫让:士为知己者死
刺客豫让
邯郸学步
尴尬官司:40万元买不断一桩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