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批评主体的衍变
2016-11-25曾繁亭
曾繁亭
网络文学批评主体的衍变
曾繁亭
通常来说,网络文学批评主体大致分为三类:其一是传统的学术批评或学院派批评主体——这类批评主要在专业文学批评领域中发生,通常发表在学术刊物或者学术会议之中,批评主体往往使用专业的文学批评范式,对某一部网络文学作品或整个网络文学进行分析与阐发。其二是大众传媒批评主体——主要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门户网站等大众传媒,这类批评的目的大多数情况下以推荐网络文学作品为主,具有较强的实效性以及市场导向性。其三则是在线批评主体——在网络空间中,通过个人账号在小说网站的书评区、专门的网络小说论坛、贴吧或是社交网络以及自媒体发言的文学批评者。这类写作又分为两部分,笔者将其分别称为“网络文学的批评”与“网络上的文学批评”:前者关注批评的对象,即网络文学本身;后者则关注批评的特质,即网络的即时性、可延展性以及其所带来的“网络”特质。无论是行文风格、批评手法、批评角度还是其他特点,在线文学批评与传统文学批评是大相径庭的。囿于篇幅,本文着重探讨的是“网络文学的批评”。
为了体现出“史”的轨迹,笔者将网络文学批评主体的演变区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分别展开表述。
一、 发轫期:多元批评主体的区隔共存
在网络文学这个新生事物出现之后不久,学院派便开始了对其的批评与研究。是时,对于网络文学的分析与阐释多发表在与网络关系较为密切的计算机或者网络刊物上,主要以介绍网络文学发展状况、批判作品中的“糟粕”为主。
1998年,《第一次亲密接触》风行网络之初,《粤海风》杂志就刊发了《后现代文学的斑马线——从一部网络小说谈起》,对小说的内容进行了抨击,并认为此类作品的产生是网络发展所带来的后现代思潮影响下的必然结果;而《小说世界》1999年刊发的题名为《网络文学的兴起》的文章,则概述了网络文学这一文学类型在发展之初的几个特点,包括作者的隐匿、文本的开放、拟真性以及接受的当下性等;1999年末,钱建军在《华侨大学学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第X次浪潮——华文网络文学》的论文,文中对当时海外华文网络文学的发展进行了一次阶段性总结,提出网络文学具有宣泄性、随意性以及技巧性三大特征,在立体表达以及创作互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他在文章中做出如下的判断:立体的网络文学作品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载体,中文电子文学刊物的日益发展繁荣,正在逐渐改变海内外华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对中华社会文化结构的影响也将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想。这一论断为其后本土网络文学发展的历史所证明。该文因其深刻的预见性,堪称学院派最重要的早期网络文学批评文献。
倘若人们把视角转到网络文学发展初期的网络空间,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事实:网络文学的在线批评与网络文学几乎是同一时间诞生的。中文网络文学的诞生本身就与海内外华人之间进行方便快捷的交流有关。由于网络发帖的即时性,网民的交流欲望比一般人显然要更为迫切,网络文学作品几乎在发表的同时就能得到其他网友的评论或建议。网络留言板中的回复(回帖)毫无疑问是网络文学在线批评的最初形态。
最早的网络文学网站如今已经消逝在端口与数据之中。在互联网发展初期,上网颇为不便,能够使用互联网的大多数人是在海外留学的留学生、互联网公司的员工或者国内的科研人员,而这一群体的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因而这一阶段的在线批评呈现出较为平和、理性的表征;同时,这一阶段的在线批评只是论坛、网站内部互相交流的产物,很少有影响力扩散至线下的实例。大致来说,此时网络文学在线批评所呈现出的特质与这些网站的运行状态是相似的——在线批评的批评者,很多同时也是网络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在线批评与其说是对网络文学进行批评的新形态,不如说是网络文学创作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论坛与网站的闭合性造成了网络有佳作无佳评的状态。
总体来看,此时网络文学批评的多元批评主体,明显处于彼此“区隔”的状态:学院派或大众传媒的批评文章几乎不会引起网络文学作者的注意,而网络文学作者自己的讨论与交流也甚少被学院派的批评者所发现。无论是学理性的文学批评还是随意的在线批评,在对方能够接触到的疆域其实都是不在场的。网络文学发展初期的网络文学批评尚处于“隔江而治”的摸索阶段。
二、崛起期:批评主体的分立与博弈
世纪之交前后,学术界对于网络文学的研究一直处于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网络文学批评整体上显得较为沉寂。
2003年,情势有了改观。当时,网络小说作家中华杨与人合作成立了国内首家收费注册文学网“明杨·全球中文品书网”。在明杨读书网中,网友可以选择通过付费的方式成为会员,以便优先阅读作者的最新作品。随后,起点、幻剑书盟、龙的天空等文学网站纷纷学习明杨读书网的收费模式。这一创举,不仅带来了网络文学在新世纪的崛起,同时也是网络文学商业化的开端;不仅改变了网络文学的发表/更新/出版的模式,同时也对网络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时段,在线的网络文学批评主要呈现出如下特质:其一,网络文学专门论坛缓慢发展,一些成熟的网络社区(如天涯、猫扑)开始有意识地开设网络文学相关板块,网络文学的写作以及批评呈现出更加专业化、专门化的趋势。其二,专业网络文学网站的出现让每部作品拥有了属于这个作品的书评区。付费的读者们可以在书评区发布评论帖子,直接与作者进行交流,这样的在线批评有着极强的互动性与针对性,至今仍然是网络文学作者在第一时间获得读者反馈的最佳渠道。其三,则是网络文学在线批评的大众化。计算机以及互联网逐渐在中国各大城市普及,网吧成了青年人们娱乐的首选场所之一;互联网门槛的降低让网络文学获得了更多的受众,伴随而来的则是网络文学在线批评的大众化。一批新的互联网使用者所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发言也更加尖锐,时常对不满意的作品发表激烈的评论。普通读者对于“网络文学批评”质量较为“粗糙、简陋”的刻板印象便来源于这个时期。简言之,大众化在线批评主体的崛起,是这一时期网络文学批评最值得注意的特点。
由于网络文学网站获得大量投资,网络文学所占市场的比重越来越大,一批优秀网络文学作品在线下的出版引发了读者的广泛关注。欧阳友权等敏感而富学术担当的学者开始高度重视网络文学的研究,且由此引发了持续多年的网络文学研究热潮。王小英、祝东所撰写的《回望与检视:网络文学研究十年》,总结了这一时期学院派网络文学研究的几个重要主题:网络文学的合法性问题研究、网络文学的文学性问题研究、网络文学的产业化问题研究、网络文学写作和网络文学阅读的研究、网络文学的传播研究、网络文学与特定人群关系的研究以及网络文学的亚类研究等等。这一时期,学界对网络文学相关问题的研究一共发表了数千篇论文、数十部专著。仅欧阳友权教授一人就有《网络文学论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网络文学本体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数字话语境中的文艺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网络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网络文学发展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比特世界的诗学》(岳麓书社2009)等十余部专著,他因此不但获得了鲁迅文学奖,而且成为业内公认的国内网络文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这一时期网络文学批评的主体,明显彰显出三元鼎立的复杂局面。在这种“对立”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大众传媒主体内部的“分裂”(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其次最引人注目的则是“三元”的“对峙”。
网络文学批评主体的“对峙”,首先彰显为批评立场的迥异。在线批评主体的批评立场虽然因其“大众性”而千姿百态,但大致说来还是基于个人化的“趣味”;而新媒体批评主体的批评立场虽然因其“技术性”而招数新奇,但大致说来是基于产业化的“利润”;而学院派批评主体的批评立场虽然因其“学术性”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但大致是基于理论化的“学理”(文学的或文化的)。
网络文学批评主体的“对峙”,其次彰显为批评指向的不同。学院派执着于学理的探究,对网络文学作品本身的研究兴趣并不浓烈。学界真正进行学理性分析的作品仍然是《第一次亲密接触》这等网络文学诞生之初的文本。究其原因,主要应当归咎于网络文学发布更新形式改变所带来的“文学性”的缺失。与专业的学术研究明显不同,在线批评则更加关注作品本身。在网络文学网站的书评区中,关于热门作品的讨论层出不穷,并且颇有逻辑严密、文笔华美的佳作。一方面,这些在线批评文章为网络文学的读者提供了去粗取精遴选作品的通道;另一方面,不同的批评者对同一部作品进行的不同评价在网络空间中时常会引发争论——甚至争论本身也属于网络文学在线批评的一种表现方式。
网络文学批评主体的“对峙”,并不总是处于相安无事的“分立”状态。基于立场、理念的不同,三者之间话语权的争夺必然会带来激烈的冲突。
2006年3月2日,针对体制内文学评论家白烨一篇名为《80后的现状与未来》的博文,韩寒在个人博客上发表了《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的博文。在“80后”是否可称之为作家、是否已进入文坛等问题上,两篇文章完全针锋相对。此后,双方以博客为阵地展开了你来我往的攻防,作家陆天明、青年导演陆川(陆天明之子)以及音乐人高晓松等相继介入战阵助白攻韩,最终在网上演变成了著名的“韩白之争”。论争虽然最后几乎演变成为火药味十足的网络“群殴”,但论争的文学焦点始终还是非常显明的。韩寒所理解的“文坛”迥然不同于白文中的“文坛”,这在根本上乃是其文学理念迥然有异于对方。毋庸置疑,颠覆性网络文本的不断累积,其总体效应必然释放为迫使传统文学概念不得不做出调整的巨大压力,而且,这份压力有时直接体现为直逼城门的理论“叫板”。作为网络文学批评主体在“对峙”中爆发激烈冲突的典型案例,“韩白之争”孰胜孰负本身也许并无多大的意义,重要的是韩寒挑战者姿态中所彰显出来的社会-文化意义。
三、发展期:多元批评主体的融汇
2008年以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文学相关网站版图的变迁,网络文学呈现出与此前不同的发展态势。这对网络文学批评造成了影响:一方面,网络文学的学理性研究在细分中更趋深化,学者们对更多的领域进行了探索研究;另一方面,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兴社交网络媒体影响力的扩大,网络文学的在线批评已经呈现出了更为多元的表现形式,研究者对于社交网络的深度应用造成了在线批评与学院派批评之间界限的消弭。同时,随着门户网站与新媒体逐渐取代了传统媒体原有的地位,新时代的大众媒介几乎都基于网络进行工作——某种意义上,大众媒体进行的网络文学批评也日趋消融在在线批评之中。
无论是学院派的“网络文学批评”还是大众传媒的“网络文学批评”,他们很大程度上其实都承续着传统文学研究或大众传媒领域的批评范式,只不过是将批评的对象替换为网络文学。真正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是在线文学批评者的“网络文学批评”。大致来说,网络文学批评主体的衍变其实主要与学院派批评和在线批评之间的分化与融合有关;大众传媒的批评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表现中庸,与其说他们在进行有意义的批评,不如说他们在介绍、推广各自网站上的网络文学作品。
在这个时期,传统学院派批评的话题除了本文之前所提到的几个类别以外,更加关注网络文学的超文本呈现方式以及新媒体下网络文学的批评等领域。总体看来,后现代主义话语下的理论分析仍然是学院派批评的主流。不过,2008年之后网络文学领域虽有不少引发话题的作品出现,但真正在文学性上有所突破的作品十分鲜见,因而学院派对具体网络文学作品进行研究的专著或论文仍然偏少。
但在网络文学的在线批评领域,新的平台的出现使得网络文学批评的生态与整体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早在2007年,中文上就出现了模仿Twitter的社交网络站点饭否,但它一直没有能够获得较大的影响力。然而,2010年新浪微博的出现几乎席卷了整个中文网络。对于网络文学在线评论而言,微博用户能够随时发布简短的文字,对此时所阅读的网络文学作品直接发表观点。同时,由于微博的强社交性,用户的观点能够得到其他用户的及时转发,以及更进一步的评论或者反驳,这在无形之间再次加强了批评的传播力。另外,比起博客来说,微博的使用更加简便,大学教授、媒体人士多半都有微博账号,他们也可以使用微博对网络文学进行专业、独到、精炼的批评。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社交媒体平台是腾讯开发的微信,尤其是微信公众号功能,进一步扩展了网络文学在线批评的可能性:一方面,用户可以自己建立公众号,上传自己的评论文章,并且通过“转发至朋友圈”功能向其他用户扩散。由于微信的用户基本上来说是互相认识的现实交际圈,发表在微信公众号上的这类网络文学批评文章能够达成更具针对性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由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运营的微信公众平台能够筛选用户——只有对某话题感兴趣的用户才会选择关注特定的公众平台,而在网络文学相关的公众平台里发布作品推荐、分析一类的文章能够适应更为集中的受众群。而且,微信公众平台中同样存在相当专业的推送账号,这些自媒体有着严格的用稿标准以及审稿团队,文章的质量与传统的学术刊物相比不遑多让。
微博与微信的普及,让几种网络文学批评之间存在的界限几乎消弭了。事实上,网络文学批评多元主体之间“区隔”的消弭,在上一个时期就露出了端倪。2005年,国内各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纷纷拓展博客业务;这标志着以“信息共享”为特征的第一代门户之后,追求“思想共享”为特征的第二代门户正在浮现。在由此形成的博客媒介中,更多的知识工作者能够零距离、零壁垒地汲取他人最鲜活的思想。博客的出现为网络文学的在线评论提供一种新的可能。一方面,博客这一平台在总体上是基于网络而发展的,所以,在博客上发布的网络文学评论可以算是在线网络文学评论的一部分;但在另一方面,开设博客的除了普通网民之外,也有知名的学者教授、有影响力的媒体人或者传统的文学作者,这些人在博客上发布的博文当然也属于在线范畴。但由于他们身份的特殊性,他们的写作手法与常见的在线批评有着相当大的不同,因而这些批评同样可以认为是学院派的批评或者是大众媒体批评。由博客所代表的Web 2.0时代的到来,让内容的制造者与内容的接受者之间的分野不再明显,而不同类别的内容制造者之间,差异也不再像以往那样如同天堑。
如上谈到的三种网络文学批评的主体并非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网络这一载体的特殊性,文学批评者可以依靠这一载体相对轻松地进行身份转换:普通网民可以在大众媒介上发表文章,对时兴的网络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德高望重的教授同样可以注册网络账号,在属于他/她的网络空间中对某一网络文学文本进行阐释……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学院派批评、大众传媒批评及在线批评的界限已然变得模糊不清。
即使在今日,有关网络文学是否是值得批评的对象,乃至“网络文学是否是真正的文学”这样的议题,仍会不时引发论争。事实上,在文学的属性之外,网络文学还兼具大众文化的属性,它并非仅是网络文本自身所为读者呈现出来的部分——实体书出版、漫画/动画改编、影视剧剧本改写以及时下最为流行的游戏IP授权等,均属于网络文学议题之下的内容。网络文学呈现方式的多元化,带来了网络文学批评的多元化。在探究“网络文学批评主体的衍变”这一话题时,如何判断一个网络文学批评的对象是网络文学还是网络文学所引发的文化现象,也不能不说也是一个颇为值得玩味的问题。
曾繁亭 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