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都是「工作狂」
2016-11-25查小欣
爱你 2016年15期
◎ 查小欣
香港人都是「工作狂」
◎ 查小欣
最近,瑞士银行的报告称香港人的工时长全球第一,平均每周逾50小时,工时最短的是巴黎人,平均每周30.84小时,比香港人每周少了近20小时。
工时长意味着要牺牲家庭生活,但有失必有得,勤劳的香港人成为香港吸引外资的主要因素。根据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公布的《201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香港的竞争力重回全球第一位。
香港人的生活成本高,如要养育子女更是难上加难,他们最担心失业,对于长工时敢怨不敢言。报告披露,逾半家庭约花两成收入照顾未满12岁的子女,月入2万元的受访家庭养育每名子女平均每月花3754元;月入6万元的受访家庭中,每名子女平均每月花10366元。按此推算,从孩子出生到12岁(小学毕业),要花费54万至149万元不等。香港人上班多为朝九晚五,可未到晚上7点很少有人离开公司;很多时候要到8点才下班,但无超时加班费;回家吃晚饭后还要陪孩子温习功课,完全没有私人时间。
我是典型的香港打工仔,第一份工作是在周刊当记者。那个年代没有计算机,我每天上班前要先跑到各专栏作家的家中或办公室收稿件,再送到打字公司打字,约11点回周刊报到开工,每晚约9点要带着一大叠版面到植字公司去做校正工作。至凌晨时分我才回家,每天约工作16小时。老妈为此要求我换工作,但我没有理会。
做传媒的基本上得24小时工作,难道下了班便封眼闭耳,停止收资料?在没有手机,传媒公司与艺人关系良好的年代,很多独家专访都是在夜深人静时通过电话完成的。
香港的打工仔每星期有一天假,每年可享有14天年假。我入行前4年没放年假,没向公司要假期补贴,因为非常热爱工作,所以完全不计较这些细节。或许会被笑是傻瓜,我却异常享受——我不是工作狂,是工作痴。
(摘自《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