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与领导力提升

2016-11-25卢岳华

领导科学论坛 2016年15期
关键词:决策理念绿色

□ 卢岳华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与领导力提升

□ 卢岳华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必须强化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知和理解;提高领导者汲取教训的能力,增强预判力、鉴别力和洞察力,提升决策力、履责力,多元联动,提升贯彻绿色协调、共享发展理念的执行力。

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理念;决策;领导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任务。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系统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的理念。其中,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是强化生态建设、珍惜保护生态资源,为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安全、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利的生态承载和环境支撑。贯彻得当就能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顺乎民意民心,进一步夯实我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多元联动,系统推进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方面的能力建设,是永恒实践的课题。

一、强化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知和理解

1.强化生存生态至上的安全观和“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价值观

以绿水青山、空气清新为标志的良好生态环境是一种宝贵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屏障依托,是社会稳定和谐的生态基础,更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最基本的人权诉求。近年来我国南北多省份频发的洪涝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基础设施安全、国土耕地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粮食安全与食品药品安全带来了了极大的威胁和损害,其根本原因是过去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式背离了绿色和共享发展理念,对因资源开采不加约束、环境污染严重导致的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严峻现实问题缺乏足够的警醒,并且其忧患意识没有转化为强有力的行动力和执行力。“先污染再治理”“边建设边破坏边污染”等行为带来的教训既深刻又惨重。

2.强化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观和对历史与子孙后代履职的责任观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是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可逾越的政策、法律、纪律、道德底线和生态红线。离开了作为环境保障和生态承载的绿色发展,作为手段助力动力的创新开放发展就因背离目的而失去意义,也不可能实现协调发展。因此,落实“五大理念”、健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关键体现在强化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观和对历史和子孙后代负责的责任观上。要健全科学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绿色决策机制,增加对各级政府生态建设考核的权重,把公民幸福指数提升纳入生态建设目标。评价领导干部的政绩既要看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更要看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的成效和力度。要从制度体系、社会心理、文化氛围等层面形成全社会的生态共识,助推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提质。

3.树立生态法制观、生态伦理观、生态平等观

生态伦理观是政治道德观、经济伦理观、社会道德观的聚合与反映。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有赖于资源持续供给,有赖于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的协调,有赖于有效的政府调控和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有赖于政府与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协调协同行为和民众的监督参与。要使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理念深入人心,必须把生态伦理作为最高价值追求,必须敬畏自然法则和环境法律,建立健全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形成生态道德与法律体系。

二、强化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过程中的教训汲取能力

1.提升对系列规律的探索、把握运用能力

学习型政党和官员要从自然灾害事件、公共安全事故、各种危机灾难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找到具有长期性、普遍性、规律性问题的症结所在。对于水利、航道、铁路、公路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松懈造成的事故,体制机制漏洞造成的监管失效以及诸多项目未来对沿途流域、区域可能存在的潜在生态危害要进行充分调查研究。要尊重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对症下药、堵塞漏洞,从头痛医头走向未雨绸缪,由事后处置转变为狠抓源头,促进事前排查、事中化解、事后汲取教训相结合,避免重蹈决策失误的覆辙。

2.提升民情舆意的吸纳能力

广大人民群众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坚决拥护和支持者。各级政府官员要尊重常识、尊重民情舆意,重视媒体公众的集体智慧和正确建议,问计于民、博取众长,集思广益,才能凝心聚力把事情办好。要正视媒体舆论的常态监督、中肯的批评与公众的意见,拾遗补缺,使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方面的决策民主化、公共财政投入实用化精细化。

三、强化预判力、鉴别力、系统思维能力和中央的统率力

1.提升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鉴别力和洞察力

要力戒“多上项目多出政绩快速提拔”的急功近利心态。从非理性决策项目实施与发生生态破坏事件、质量安全事故的高关联度看,功利心过强与权力缺乏制约监督的体制机制性漏洞是非理性决策屡禁难止的根本原因。官员在当地任职期间,有政绩就有机会被快速提拔任用,催生了官员急功近利的轻率决策心理,以及快见成效、早出政绩而不择手段的政绩饥渴症。因为名利驱动下的私欲恶性膨胀,一旦失去了监督的特权人有恃无恐、独断专行,决策很有可能会导致自然生态环境的损毁。从决策思维方式看,由盲目性思维、求同性思维、简单化的线性思维主宰,必然排斥预见性思维、求异性思维、系统性思维,摒弃优劣比较和利弊权衡,导致瞎子摸象和一言九鼎下的随声附和,对自然资源是否得到合理利用缺乏严谨的可行性分析,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造成的严重后果及修复成本缺乏科学评估。况且,地方党政一把手的频繁更换,致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总是随地方党政一把手位置变更、想法变化而朝令夕改、反复折腾,很难确保政策实施的连贯性、可持续性。因此,必须强化信息公开,建设透明法治政府,改革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2.提升辩证系统思维能力、强化中央统一部署的能力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必须落实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的理念,树立正确政绩观。处理好个人和集体、局部与整体、当前和长远、地方与国家的利益关系。治理水患灾害、治理沙漠化、治理雾霾沙尘暴等,要在统一协调下,跨省份跨流域跨区域联动,发挥协同作战的功能,要抛弃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思维,运用科技创新成果,健全气象与防洪部门联动的防灾减灾信息预测系统,建立自然灾害预警预报机制,防止因信息传递失灵而造成的不必要的人为灾祸,把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于经济较发达省份,通过中央统一协调,要拿出最新最尖端技术和资金支持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做出巨大贡献与牺牲的广大中西部省份。要进行好科学的成本核算,精细评估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能耗代价污染后果与今后治理成本的得失,既算经济账、政治账又要算社会账、生态账,更要算民心得失账,不能为经济指标而挤压维系自然生态良性运行的空间,更要摆脱靠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高投资低回报、大项目小收益来驱动GDP增长的非理性路径依赖,增强经济发展与改善生态环境等民生福利的关联度。

四、提升民主、科学、依法决策的能力

党政一把手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以确保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能否从全局高度、用长远眼光观察生态形势、分析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自觉在顾全地方经济社会大局的前提下做好统领全局、协调利益博弈各方关系等工作。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完善政府科学决策机制。“一把手”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做坚持集体领导、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表率,不能把“班长”当成“家长”。要从激情决策感性化决策走向规则化、标准化、程序化的理性决策,必须凝聚具有社会责任和良知的专家智慧、集体智慧、公众智慧,必须通过建立健全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公众参与制度等系列举措,完善决策程序,强化决策监督。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在作出事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变化的重大决策前,应依据有关环保、生态安全法律法规,对决策主体、权限、程序、内容等方面进行论证审查。但凡涉及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重要干部任免等重大问题,都必须由常委会集体研究决定。做到重大决策有法可依,严格按程序决策、按程序办事、按规则办事、按集体意志办事,有效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最大限度地降低事关绿色发展方面的决策风险和避免决策失误。这既是对党和人民的负责之举、也是对领导班子和自己的有效保护。改革创新中要更加注重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敢于为营造山清水秀的民生福祉担当,要从严要求、从严管理,注重培育为人民创造美好幸福家园的务实作风。

责任编辑:李姬

卢岳华,中共长沙市委党校长沙行政学院政治学与领导科学教研部教授。研究方向:领导科学。

C933

A

2095-5103(2016)03-0033-02

猜你喜欢

决策理念绿色
绿色低碳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再造绿色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
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决策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