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建构与当代语境
——以李洱的《石榴树上结樱桃》为例

2016-11-25孟繁华

小说评论 2016年4期
关键词:石榴树樱桃乡土

邵 部 孟繁华

小说作家作品研究

经典建构与当代语境
——以李洱的《石榴树上结樱桃》为例

邵部孟繁华

文学作品的经典化是一个缓慢的历史过程,但对经典的认定并不是以一成不变的方式展开。随着时代语境的变化,文学作品的经典建构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样态。一般来说,影响经典建构的因素大致可以确定为以下六种: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学作品的可阐释的空间;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变动;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价值取向;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发现人”(又可称为“赞助人”)。这其中既有文学内部的因素,也有文学外部的因素。①语境变化对经典建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这六种因素影响权重的调整来完成。

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国内接受的反向影响为经典建构开辟了全球化的视阈和空间。它主要通过影响国内批评理论的走向以及作为“赞助人”的出版市场参与到经典建构的过程中来。在当下日趋开放的文化语境中,一部文学作品在海外受到的礼遇往往会反馈到国内的出版界和批评界,因而得以加速其经典化进程。因此,我们见证了如下文学场景:阎连科的创作姿态疏离于主流意识形态,囿于其作品讽刺现实的批判锋芒,传统的经典化渠道势必不会为他的创作正名。即使这样,他仍旧是当代文学经典绕不开的人物。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他的创作备受西方世界的青睐,屡获国际知名的文学奖项,尤其是荣获卡夫卡奖,成为亚洲继村上春树第二位获奖作家之后,他以及他的作品在当代文学领域的经典地位更是进一步得到了确认。莫言同样如此。获诺奖之前的莫言只能算是当代文学群峰并峙中与其他作家难分高下的一座,获奖之后的莫言却俨然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他在经典序列中的位置也得到了官方的认定。2014年10 月15日,莫言还应邀参加了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在随后《人民日报》曝光72名与会者名单中,莫言的名字仅在铁凝(现任作协主席)和王蒙(前文化部部长)之后,而在同为全国作协副主席的王安忆、贾平凹等知名作家之前②。不论是在新闻媒体的宣传还是在普通大众的文学生活中,莫言的作品都直接与当代文学的最高成就等值。获得曼布克亚洲文学奖的《狼图腾》《河岸》《玉米》也因此提高了自身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地位。总观活跃在当代文坛的一线作家,他们的创作或多或少都得以译介到国外,被阅读、评论并得奖,这也成为它们在经典建构中的重要一环。由此可见,全球化背景下的经典建构语境业已成形。

具体到《石榴树上结樱桃》来看,德国社会的推崇是它经典化的重要推动力。有趣的是,与上述因获得国际文学奖项的作品不同,它是通过中德高层领导人的一次赠书事件而引起了广泛关注。2008年10月,德国总理默克尔到北京参加亚欧峰会。在赴华之前,默克尔为时任国家总理的温家宝准备了一份别致的礼物——《石榴树上结樱桃》的德文版。访华期间,默克尔还特意邀约该书的作者李洱会谈。这一鲜有的举动使得李洱及其作品一时成为舆论的兴奋点。出版商也抓住商机,重新策划出版了《石榴树上结樱桃》。然而,事件前后的不同版本对该书的商业宣传发生了明显的偏移,批评界对于文本的阐释也悄然转向。图书的再版和批评界的关注无疑在作品的经典建构中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笔者试图藉由默克尔访华事件对于作品的经典化所产生的影响,管窥当代语境下经典建构的现象和问题。

如果将文学生产纳入到文学研究的视野中,我们或许可以认可下述观点:即使是一本未拆封的新书,读者面对的也是一个已经被阐释过的二手文本。出版商才真正是一部作品第一位读者和最初的阐释者。他们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会对文本作出第一判断,并不露痕迹地利用“副文本”③这一渠道向读者潜在地传达他们的阐释。作为读者或曰文学作品的消费者最初接触到的部分——封面、腰封和封底——对文本所做出的定位往往会藉由先入为主的心理优势成为指导性的阐释,影响读者对文本的接受。而且,身处在“读图时代”,作为对一个文本最直观、形象化的呈现,这些部分设计的优劣更是会直接影响到图书的销量。因而,图书出版商总是在设计上倾注心血,既让它们承担阐释文本的作用,以便将文本最核心的部分展现给潜在读者,又将它们作为营销手段,以展现出作为商品的文学作品所最具有的消费价值。所以在容易被忽略的副文本演变的背后其实隐藏了一部文学作品走向经典化的轨迹。《石榴树上结樱桃》诸多版本的副文本就为我们勾勒出了文本阐释的变化脉络以及一部纯文学作品在当代语境下如何得以加速经典化的过程。

《石榴树上结樱桃》的初版本由江苏文艺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该版本的封面以最能代表中国传统的色彩——大红为底色,同时又在构图的主体部分、书名和作者署名等内容上融合了民间黑白版刻、年画、书法以及篆刻等诸多传统中国元素。尤其是石榴树下生长着的写意人形,他们跃动的肢体洋溢着一股乐观豁达的精神气质,似乎隐喻了传统中国农民的世界观以及他们与大地的神秘的血脉联系。同时又在古朴的氛围中营造出现代的艺术气息。即使是作者的署名、出版社的名称也都以由左及右、竖排的古典形式出现。显然,这个版面设计是将《石榴树上结樱桃》作为传统的乡土小说来呈现的,显示出了图书出版业对该作的最初定位。虽然本书自出版以来就颇受批评界的青睐,也于2005年获得了首届“华语图书传媒大奖”,但总体而言还是主要在文学圈内流行,并没有过多地进入大众的文学生活。在默克尔访华的前一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又出版了该书的第二版,封面延续了第一版的设计,唯一变动的是把书的封面图像置换为剪纸的样式,传统气息更加浓厚。

默克尔访华直接推动了《石榴树上结樱桃》的再版。仅两个月后,北京十月文艺书版社就推出了新的版本。这一版本的封面以一扇常见于老北京四合院中黑漆的大门为主体图像,并佐用小楷书写的竖排书名。单就封面来看,读者或许会以为该版仍旧与初版本一样,将该书定位为传统的乡土小说。然而,设计中最为醒目的部分却是腰封中的宣传话语——“德国总理默克尔送给温家宝总理的书”(注:黑体为腰封中所加)以及对解释性的一句“一把打开中国社会大门的钥匙”。其实,这一版封面的设计似乎有因袭外文版的嫌疑。德国DTV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的《石榴树上结樱桃》德译本就是采用一扇朱漆的大门为封面的主体。在海外图书市场,德文版的这个设计具有明确的指向性,针对的本国读者对当代中国乡土社会状况的好奇心。阅读的过程也便寓意了推开那扇大门,进入亚欧大陆最东端那个神秘国度的过程。而到了中文版这里,“读者”的概念反而由于因袭国外的设计而变得暧昧不清,所指模糊。同时,该版本的封底文字又大篇幅地引用了德国新闻界和文学界对于《石榴树上结樱桃》的接受和阐释,写道“德国总理默克尔送给温家宝总理的书/热销世界上最挑剔的德国图书市场/首届‘华语图书传媒大奖’文学类唯一获奖作品/一部打开中国社会大门精彩绝伦的小说/2007年4月,《石榴树上结樱桃》在德国DTV出版社出版/首印版两个月内一抢而空……短时间内加印四次/德国出版社专门为李洱在德国举办了系列朗诵会/德国的奥迪汽车公司还为李洱的德国之行提供5万欧元的赞助/2008年3月,企鹅出版社经过调查,最后选出应该被翻译到英语世界的中国作家是铁凝、贾平凹和李洱”。这一大段不遗余力的引述基本上概括出了小说在德国的接受状况,同时暴露出图书市场对于域外评价近乎偏执的渴望。虽然《石榴树上结樱桃》的经典化深受其在海外接受状况的影响,但是国内出版界关注的焦点似乎只在具有商业价值或新闻效应的表面现象上,反而忽视了海外汉学界究竟是怎样阐释这部作品的。充斥在纸媒和网络的大多是浮泛的“刺激性”的内容,至于小说的真实境遇却离纷杂的话语场越来越远。这个浮夸而直白的封底宣传语所折射出的恰恰是当代语境的一个方面。

与此类似的还有2011年新星出版社推出的《石榴树上结樱桃》。这个版本的封面走出了前两个版本揭示文本主题的思路,对小说情节发展的一个高潮部分作了漫画式的图解,描述的是瘦狗组织巩庄村民来抢庆刚娘的坟,关键时刻,小红跳入墓坑,挽回了局势却也受了轻伤。孔繁花赶到后,村民围在二人周围的场景。这一幕发生在现代乡村社会的闹剧被李洱以幽默滑稽的形式表现出来,黑色幽默的行文风格在中国乡土小说的流脉中具有典型的异质性。其实,该版本封面表达的观点是立足在国内学界对李洱研究的基础的。在该作荣获2007年“华语图书传媒大奖”时,其授奖词——“这是一部通过密集的细节挑战人们对乡土小说的阅读和认识的书。李洱自觉地质疑了现代文学以来的乡土叙事传统,掉转方向,使乡土由想象和言说的对象变为想象和言说的主体,恢复了乡土中国的喧哗、混杂,恢复了它难以界定的、包孕无穷可能性的真实境遇…《石榴树上结樱桃》在中国现代乡土叙事的整体脉络中,具有一种低调的原创价值,它幽暗的笑声祛除了‘传奇’和‘苦难’对中国乡土的简化和遮蔽,缓解了思想的傲慢和感受的僵硬。”④——就赞扬了文本所标示出的乡土小说创作的美学转变。封面设计中着意展现的李洱反讽叙事的幽默感就源于上述评语。同时,在腰封中对这一主题做了呼应:“妙趣横生/展现乡土中国别样权力场/揭示中国基层民主困境与希望”。即使封面的主要意图是在乡土小说流变的角度定位该小说,出版商还是在腰封中以显著的字体标示出与主题关联不大的标语——“德国总理默克尔送给/中国总理温家宝的书”。虽然设计借用了国内评奖的评语,“首届‘华语图书传媒大奖’文学类唯一获奖作品”的字样也被放在了腰封上,但是二者在字体、版式之间的巨大差异却暴露了策划者对于二者价值孰轻孰重的取舍。封底则分别引用了德国北德电台、《普鲁士报》《新苏黎世报》对该文本的评价。有意思的是,2013年7月,该书再版,设计保持了原本的面貌,只是将腰封中的“德国总理默克尔送给/中国总理温家宝的书”改为“一部德国总理默克尔喜欢的中国小说”。一条小小的腰封稍许改动的背后却是中国政坛权力更迭的宏大背景。因为这一年的3月,温家宝任期届满,已不再担任总理职务,上一版对温家宝“总理”的称呼已不能再沿用。这虽然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事件,却说明了中国当代文学尽管很大程度上获得了自身的主体性,但是对于政治却依旧保持着十足的警惕与敏感,政治上的风吹草动也会很快波及到图书市场以及文学作品的经典建构中来。

201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策划出版了李洱文集,其中《石榴树上结樱桃》以西瓜红为底色,与《花腔》的朱红色一系,书名也是中规中矩,采用的是出版界通行的常规字体。封面设计简单朴素,以单色填充,并没有阐释文本的意图。在腰封中,策划者还去除了关于“华语图书传媒大奖”的内容,却依然选择了保留“德国总理默克尔推荐并送给温家宝的唯一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的字样。可见,赠书事件仿佛成为了该书的一个标签,伴随着它经典化的全过程。可以预见,随着李洱及其创作越来越多走进大众的文学生活,新版本的《石榴树上结樱桃》还会继续涌现出来。到那时,出版商如何定位访华事件的影响值得我们去关注与思考。

除了图书市场略显偏执的追逐外,赠书事件的影响还波及文学评论领域。图书市场上的一版再版扩大了小说的受众,为其经典化准备了读者基础。文学评论的关注则通过对小说阐释空间的挖掘,界定其艺术品格和成就。纵观《石榴树上结樱桃》的诸多版本以及评论界对小说的解读,可以说该事件是文本阐释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事件发生之前,出版界对于小说的定位还处在摸索之中。作品虽颇为叫好,也在国内的评奖上有所斩获,总体上却并没有得到批评界过多的回应。与此相对应的是文本阐释具有很大的可能性空间,评论者关注的焦点呈多样化的样态。在初版本发行两个月后,批评家贺绍俊从小说颠倒话的背后发现了蕴藏着的中国农民的生存哲学,指出“李洱通过这些好读的故事和活灵活现的人物是要告诉我们,农民的生活哲学是多么的伟大。农民的生活哲学是一种现世主义的哲学,也是一种乐观主义的哲学。在这一哲学原则下,农民就有农民的幽默。”⑤学者陈晓明则从李洱创作的总体性出发,看到了李洱创作对乡土和现实的回归,称其“第一次把生活的此在性与写作的此在性达成一致”⑥。“还有的学者放弃了对小说主题学的阐释,而选择从文本自身切入,以叙事学的理论阐释文本。”⑦然而,在2008年之后的所有版本中,策划者都将默克尔访华赠书作为本书最大的亮点,小说在图书市场的定位清晰化。随之而来的是评论界对文本阐释的转向,关注点逐渐聚焦,集中于阐释文本如何书写中国乡土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以及中国乡土社会如何融入全球化的世界潮流的。⑧而这一视角的选择正呼应了封面上大门外的那些好奇的眼光,赠书、访谈以及作品在海外的境遇经过简单的转变就成为了论文写作的注脚。这种情况与前几年在文学界引起轩然大波的中国当代文学的“垃圾说”极为相似。媒体对于顾彬言论片面地宣传和渲染以及学界未经过学理化思考后的过激反应,与本文所探讨的问题正是一个事物的两面,这两种相同的应激机制反映了当代文学经典建构中的同一个问题。经历过时间的推移,这一事件对于评论界的影响可以沉淀为一种“现象”,以概括在商业时代,文化事件背后的权力网络和传媒的话语权力如何潜在地透析文化产业的自主性,面对来自海外的期待,当代文学的经典建构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展开并指向何方。

毋庸置疑,默克尔访华赠书事件加速了《石榴树上结樱桃》的经典化进程。批评界和出版界对本书的关注都在动态的参与中增加了该书成为经典的砝码。然而,这种由一个新闻事件所引起的轰动效应而加速的经典化并非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常态模式。这种经典化的过程是以阐释的单向质为代价的。对于经典的鉴赏,乔纳森·卡勒区分了两种类型。一种是“鉴赏性解释”,即传统文学研究的解读方法,它将作品看成呈现内部要素的表象,通过对于作品本身的细读,深入把握其中的主题、形象结构、形式、语言等要素。它需要对于作品的错综复杂、精细微妙之处具有高度的敏感、辟的洞察和丰富的感受。另一种“表征性解释”则是依据“社会同一性”的概念,将文本作为显示外部权力关系的表征来看待。它将研究兴趣聚焦于文本背后的文化权力和身份政治,从而形成了衡量和确认文学经典的新的标准和方法。⑨在《石榴树上结樱桃》的经典化过程中,“表征性阐释”起到了主导的作用。不论是“中国乡土社会的一把钥匙”还是“书写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的乡土社会”,这种种解读都是从文本之外切入的,显示着看不见的文化权力与身份政治之手的操纵。德国社会对于本书的阐释凭借文化的强势地位成为权威性的解读。不可否认,不同文化语境的阐释对于国内学界拓宽研究方向,以世界文学的视野来关照本书具有有益的影响。海外研究对于本土研究的反哺也会在对话交流的基础上促进中国文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挖掘。然而,这种阐释的引导作用也挤压了解读文本的可能性空间,遮蔽了小说植根其中的乡土小说叙事传统,以及在变动不居的现代社会中,中国农民的集体无意识和不变的权力观。李洱是一位极其重视细节的作家。他之所以常常感叹写作的困难就在于他对细节的推崇和锤炼。细节是支撑这部小说的根基,脱离了细节来谈论这部小说就会不经意间失去很多精华。例如,当孔繁花赶赴事发现场看到受伤的小红时,她大喊出的是“传医生,快传医生,宪玉——”⑩。情急之下的这一个“传”字就暴露了即使是在村主任这个中国最底层、最民主的职务上,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皇权意识并没有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得到改观。在广袤的乡土大地上,传统的权力观念并没有在乡土文明崩溃的过程中转换为现代面孔。这一不起眼的描写可谓是直指乡土社会的脊髓深处。遗憾的是,诸如这类极具生活质感和阐释空间的细节被评论者眺望大洋彼岸的高蹈的眼光遮蔽了。

与文化传媒热切的宣传相对应的是文学史对《石榴树上结樱桃》接纳上的审慎态度。翻看几本近年出版的文学史著作会发现该作尚未“青史留名”,而同时期的一些其他作品已经得到了正名。“‘文学史经典’与‘文学经典’的差别,就在于,后者是经典化、历史化了的‘经典’;前者是尚未经历这一历史化和经典化的‘经典’,它只具有文学史意义,而不具有文学经典意义。”(11)在一个正常的社会环境中,文学作品的经典化本来就是一个历史化的过程,而且是以其内在的艺术品格为主要参考标准的。《石榴树上结樱桃》之所以尚且未被文学史接纳,“鉴赏性解释”的无力是其主要原因。就目前来看,《石榴树上结樱桃》更多地可以被看做是一个经典建构中的典型文本,除了其自身的文学价值之外,它还凝缩了我们这个时代经典建构所处的语境。至于它能否最终沉淀为我们民族的文学经典,还需要经历更具学理性的批评阐释以及历史的理性汰洗。

一直以来,中国文学始终存在着如何走向世界的焦虑。现在,这部书写中国乡土社会的小说不仅走了出去,还被世界文化中心之一的欧洲国家德国奉为经典,并由国家领袖赠送给中国的政府首脑,这不啻为独属于当代文学的一份荣耀。但是,笔者还想在这里提供一种假设:如果赠书者并非德国总理而是非洲大地上某个贫困小国的首脑,那么这一事件还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效应吗?可见,中国文学迫切走向的世界仍旧是以欧美为中心,以西方的价值观为主导的世界。当代语境下的经典建构呈现出的开放性其实仍然带有明确的价值指向,因而也显示出了其偏狭和主体性缺失的一面。尽管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格局中地位的上升,中国文学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世界认可和接受,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极大地缓解了这种渴望被认可的焦虑。(12)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姿态仍旧是弱势而卑怯的。《石榴树上结樱桃》在国内的境遇为我们透视经典建构的方式打开了一道缝隙。透过它虽然不能窥视当代语境下经典建构的全貌,但却足以引发我们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

邵 部 沈阳师范大学

孟繁华 沈阳师范大学

注释:

①参见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5年第9期。

②参见人民网,《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72名与会者完整名单曝光》,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4/1017/c389901-25855978.html,2014年10月17日。

③“副文本”的概念最初由热奈特提出,他认为相对于一部文学作品中的正文而言,这部作品的标题、副标题、扉页、引言、序跋、插图、封面,包括封底,都是组成副文本的要素。副文本为文本提供一种氛围,为阅读正文提供一种导引,在某种程度上参与文本意义的构成。参见金宏宇:《中国现代文学的副文本》,《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④中国网,《李洱:改写乡土文学成规》,http://www.china.com.cn/chinese/RS/804934.htm,2005年3月8日。

⑤贺绍俊:《颠倒的本领:生活同化政治》,《北京日报》,2004年10月10日。

⑥陈晓明:《回归乡土生活 中华读书报 》,2004年11月10日。

⑦徐德明:《〈石榴树上结樱桃〉:叙述和隐喻之间的对位与张力》,《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3期。

⑧赠书事件之后,评论《石榴树上结樱桃》的论文显著增加,而这类文章又构成了阐释该文本的主体,主要有:梁鸿的《“灵光”消逝后的乡村叙事——从〈石榴树上结樱桃〉看当代乡土文学的美学裂变》(《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5期)、李春的《一花一世界——透过〈石榴树上结樱桃〉看中国农村的变革》(《作家》2010年第12期)、王文参的《当前小说的文化传播使命——读李洱小说〈石榴树上结樱桃〉》、吴华英、胡强的《中国的“石榴树”在德国》(《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第4期)等。

⑨乔纳森·卡勒著,李平译:《文学理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年,第 54-56 页。

⑩李洱:《石榴树上结樱桃》,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第232页。

(11)孟繁华:《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文艺争鸣》,2005年第5期。

(12)在莫言获奖的当年北京师范大学就成立了以他为主任的国际写作中心。据国际写作中心官方网站介绍,该机构的中心职能主要包括:定期邀请国际著名作家或诗人来中心进行交流、创作和讲学;定期邀请著名汉学家、翻译家前来中心进行交流、翻译和讲学;定期邀请国内重要作家或诗人作为“北京师范大学驻校作家”来中心开展写作、研究、讲学与交流工作;组织开展中外文学交流活动,举办“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学论坛”,邀请国内外著名作家、翻译家与学者开展主题对话与研讨;设立“中外作家讲坛”,邀请国内外著名作家前来讲学、对话与交流等。它在成立之后也确实开展了一系列国际性的交流活动。从职能的定位便可看出成立者的雄心和底气,这一机构的命名和运作均体现出了之前内地高校、研究机构所不曾有的气魄。参见http://iwc.bnu.edu.cn/zxjj/jgsz1/72186.html。

猜你喜欢

石榴树樱桃乡土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樱桃肉,让年味飘香
江澜新潮
石榴树想法妙
流火
阅读《乡土中国》的价值
乡土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石榴树
一树樱桃带雨红
小樱桃之响灵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