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民众生活中的民间文学
——兼谈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2016-11-25王娟

社会观察 2016年5期
关键词:民间文学谚语口头

文/王娟

当代民众生活中的民间文学
——兼谈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文/王娟

近百年来,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学一直处于从属的地位。民间文学或者被看作是文学创作的土壤,或者被看作是文学创作的原材料,或者被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特殊时期、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尽管事实的确曾经如此,但是现在看来,上面所提到的并非民间文学的全部,而且民间文学的功能、价值和意义远非上面提及的那些方面。

民间文学主要研究文化中以口头传承方式创造、传承和保存的那部分文化传统,具体说来,民间文学包括口传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谜语等文类(folklore genres)。从宏观上讲,文化传递的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口头讲述、文字、音乐、舞蹈、绘画、建筑、服饰、饮食、仪式、节日等。以口头讲述和文字为例,二者都是文化创造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也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是,研究以文字为媒介保存和记录下来的那部分文化传统的学科一直是文化研究的主战场,在文化研究中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以至于人们已经习惯性地选择遗忘口头讲述同样也是文化传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媒介和途径,甚至怀疑口头讲述是否具有研究性。因为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口头讲述是非物质性的,看不见,摸不着,即使能被记录下来,也已经几经修整,面目全非,更靠近文学创作,而非口头讲述了。

我们认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首先,民间文学其实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就是生活过程本身,是文化传递的工具、媒介和载体。其次,作家以创作文学作品为目的,而民间文学从不以创造文学作品为目的。确切地说,民间文学是民众生活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和交流平台。再次,作家文学以文本作品为研究对象,而民间文学则是以口头讲述作为研究对象。民间文学的研究重点应该是口头讲述的过程、法则、规律和模式。

生活中的民间文学

文化传递的多样性造就和派生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文社会学科。我们不否认民间文学学科建立的初期的确具有明确的、来自非知识阶层的口头创作特点,以区别于社会精英们的书面文字创作活动。但是,随着民间文学学科的发展,有一点似乎越来越明确,那就是民间文学的存在是功能性的,是民众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人与人之间赖以交流的有效工具和平台。很难想象社会中的人在相互交流的时候不使用民间文学资源,如不使用谚语,没有笑话,没有故事、段子或趣闻轶事等。实际上人类的许多情感,如敬畏、神圣、恐惧、胆怯、喜悦、感恩等,也都是人们在成长过程中通过民间文学讲述活动建立起来的。许多传统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人伦秩序、信仰习俗等,也是通过民间文学资源才得以规范并加以强化的。一些民间文学文类,如笑话、绕口令、民谣等,还是人们娱己娱人、情感宣泄、压力释放的重要途径。

首先,民间文学并非是一种口头创作,而是一种使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基本上不会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也不会为了讲神话而讲神话,而是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需要神话、故事、传说、谚语等文类来协助完成和实现某种交流。

其次,民间文学口头讲述从不创造全新的口头作品,只产生口头异文。因为人们在交流过程中,只是重述自己熟知的故事、笑话、谚语,而不是创作全新的作品。

再次,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很多情感和价值观念都是通过民间文学讲述活动获得的。例如,民间文学意义上的神话讲述通常会伴有神圣的仪式。繁琐而又高度程式化的神话在场仪式不仅营造了一种真实、庄严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氛围,而且神话的这种周期性的讲述也便于人们接受、相信和记忆神话。同时,在场仪式也起到了帮助人们建立起对历史和祖先的敬畏感的作用。尽管神话的内容是遥远的古代,但当下的仪式却可以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又神秘的空间感,使人们可以从精神和思想的层面重新体验宇宙的诞生,“亲历”神话中发生的种种。仪式具有一种使人重返古代社会的力量,模糊了古代与当下的边距。在仪式性的神话讲述中,神话所传递出的信息是不容置疑的,尽管神话的内容,具有荒谬,晦涩、跳跃、非逻辑、非伦理、非理性等特征,人们也都不会怀疑。

民间文学资源库

既然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我们就不能用书面文学的标准、研究方法和研究理念去看待和研究民间文学。一直以来,人们喜欢沿用文学研究的方法进行民间文学研究,强调民间文学口头讲述的整理文本,关注其叙事手法、人物形象、语言风格、修辞手段等。但是,作为一种民间口头讲述,民间文学有着自己的特点。

民间文学是人们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便于人们进行口头表达和交流的民间文学资源库的习得和使用。每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都会因为地域、信仰、职业、年龄、身份、性别等缘故而选择和累积可供自己使用和支配的民间文学资源库。人们有自己熟悉的故事、笑话,有自己熟悉的歌谣、俗语词和段子,而每当有社会群体(social groups)出现,即某种场合出现了两个和两个以上的人,而且他们又必须进行口头交流,那么这个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民间文学资源的选择和使用。

民间文学资源库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集体的,即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用以创造、保存和传承其文化传统的民间文学知识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例如从古至今,所有的神话、传说、歌谣、谚语等都属于集体层面的民间文学资源。另一个是个体的,是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累积建立起来的,可以协助其用以理解、表达、交流和沟通的民间文学知识及其使用方法。对民间文学资源的习得、累积和使用是每个文化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当代新媒体,包括互联网等交流工具和方式的出现,替代了以往面对面的口头交流,口头讲述很多情况下已经被互联网所代替,而互联网更多地依赖于文字交流,但这并不代表口头交流的衰微。一是民间文学除了口头讲述以外,还有很多是以书写的方式传承的,因此,网络的出现使得民间文学讲述有了更多的途径和资源。二是网络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是口耳相传途径和方式的一个延展,以往的口耳相传需要人们面对面同时在场,但是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借助于文字和语音实现延迟和错位交流。

民间文学口传法则

关于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的区别,列维-斯特劳斯曾经说过,诗歌(作家文学)是一种极难翻译成外语的语言形式,任何翻译都会引起许多扭曲变形。神话则相反,它的价值哪怕是在最糟糕的翻译中也始终存在。无论对于我们采集神话的那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如何缺乏了解,全世界的读者都依然听得懂,读得通。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口耳相传传承方式的背后应该有一个口传法则,这种口传法则与书面语言及其法则一样,也有自己的“基本语言”和使用法则及规范。民间文学的“基本语言”是口传文化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固定用法、基本母题、基本类型、基本结构和基本模式。

类型化是民间文学的法则之一。民间故事类型是民间文学口传法则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尽管世界各地的人们语言、信仰、风俗不同,有些甚至都没有过文化交流的痕迹,但是,他们却保有和分享着同类型的故事,如《灰姑娘》故事类型。这些故事不仅内容相似,而且情节发展也表现出高度的程式化和模式化特征。尽管人类有着充分的理由彼此不同,人类也有着无尽的想象和表达空间,但是从民间文学的角度看,人类又表现出令人不可思议的相似性。

作家文学的文字书面创作和阅读方式强调和突出的是个性。这种创作方式使得人们有机会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作家文学创作不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即时交流和沟通为目的,因而不要求所有的人都能读得懂,都能理解一部作品,也做不到让所有的读者对一部作品有完全相同或相似的解读。而民间文学则是以即时交流和沟通为目的,因此,必须直接明了,而且以公众都能接受和理解为前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保证讲述者讲得清,听众听得懂,口头讲述形成了一系列固定的,方便人们讲述、理解和接受的基本母题、基本类型、基本结构和基本模式。

其次,民间文学具有鲜明的模式化和程式化特征。民间文学口耳相传方式决定了民间文学的非作品性,或者说非文本性。一个民间故事在被讲述之前是没有具体文本的,只有框架,而且人们只要掌握故事的框架就足够了。不同的故事、传说类型,因意义和功能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框架结构。人们在习得民间文学资源时,必须要掌握这些框架结构,以保证自己讲述的是这个故事,而不是那个故事。

再次,民间文学讲述又是开放的、自由的。民间故事框架用以确保人们讲述的是这个故事,但不会限制人们的讲述自由。人们可以围绕着这个框架重新组织自己的讲述,添加细节,并即兴完成一次以交流和沟通为目的的口头讲述。以谚语为例,“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是一条伴随人们成长的、广为流传的谚语。其基本格式为“不听老人言,XX在眼前”。谚语的固定结构便于人们继承和使用谚语,但是,结构之外又允许人们根据方言、时代背景和事件等因素的不同而更改词句,这就是民间文学的生命力所在。

从某种意义上说,民间文学是传统得以延续,文化得以传承的工具和载体,是人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或者说就是民众生活过程本身。民间文学研究应该更多地关注其学科本身面对的和要解决的问题如民间文学资源库,口传法则,民间文学基本母题、基本结构和基本模式等。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摘自《民俗研究》2016年第2期)

猜你喜欢

民间文学谚语口头
济慈长诗《拉米娅》中的民间文学“母题”
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发展现状与保护
怎样写好英文口头通知
如何写口头通知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民间文学是民众自己的文学
谚语趣画
谚语趣画(一)
24节气
口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