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帕米尔高原上的婚礼

2016-11-25撰文摄影李建国

新疆人文地理 2016年10期
关键词:塔吉克族帕米尔高原面纱

撰文·摄影/李建国

帕米尔高原上的婚礼

撰文·摄影/李建国

海拔7546米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为塔吉克披上了纯洁神秘的面纱。

在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上,生活着这样一个半耕半牧的古老民族——塔吉克族,他们是中国唯一的原住白种人。塔吉克族人勤劳善良、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生活富有神秘色彩,他们的婚礼也别具一格。

女方给男方送礼的人撒面粉是塔吉克族特有的一种方式,也为婚礼带来更多的欢乐。

每年的九、十月份是塔吉克族结婚最多的时候。2015年10月,我们一行4人带着对塔吉克民族的敬重再次走进帕米尔高原,近距离探寻和体验这个古老而神秘民族的婚俗。

塔吉克族新娘要身着色彩艳丽的民族衣裙,脚蹬高筒皮靴,头戴自己精心绣制的花帽,帽前垂挂“斯勒斯拉”(一排小银链),耳戴银制大耳环,在4根长辫梢上系大红丝穗,头上围一条四五米长的围巾,脸上罩着面纱。新郎要在吐马克帽上缠绕一条由红白两色绸布做成的纱拉,红色代表热情,白色代表纯洁,腰上系着绣花腰带。婚礼上没有大型乐器,主要是鹰笛和手鼓,但节奏欢快,富有很强的民族特色。

除独特的服饰外,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击鼓祝福仪式。举行婚礼之前,男女双方在邀请亲朋好友时,首先邀请村中一年之内有丧事的家庭,将他们请到家里热情款待,然后将手鼓放到他们面前,如果他们敲响手鼓,即表示他们同意举行婚礼及婚礼的各项娱乐活动。意为: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忘记悲痛,擦干眼泪,振作精神,为即将结婚的年轻人祝福吧!这种相互体谅的和谐方式也是塔吉克族特有的。

塔吉克族的结婚仪式历时三天。

第一天是仪式的序幕。男女双方各在自己家中打扮和准备,两家都忙忙碌碌,喜气洋洋。参加婚礼的客人都携带礼品前来贺喜,母亲或长嫂要在送来的礼品上撒些面粉,以示吉祥。有些地方举行婚礼时,女宾客除了带礼物外,每人还带一些白面粉,到新娘家时,纷纷把白面粉撒向墙壁,以示祝福。来客分别在男女两家欢聚一堂,唱歌跳舞。

第二天,婚礼进入高潮,新郎骑高头大马,由两个伴郎相陪,亲朋好友护驾,弹着民族乐器,浩浩荡荡到女方家迎亲。当天晚上,在新娘家正式举行宗教仪式——尼卡。仪式由阿訇主持。仪式开始时,阿訇走到新人面前念经祈祷,念完一段经文后,端一碗盐水让新人共饮。接着往新人身上各撒一些面粉,然后双手各拿一块羊肉,在肉上吹口气,右手的交给右边的新郎,左手的递给左侧的新娘,并给他们各吃一口馕。这时,新娘父母及亲友进屋祝贺。这天晚上,女宾打起手鼓,男宾吹起鹰笛,纷纷唱歌跳舞,婚礼达到高潮。

载歌载舞的人们在大门口迎接新郎和接亲的队伍。

新郎达提艾买提在两个伴郎的陪同下走进新娘家。

新郎紧紧地拉着新娘的手走出新娘家。

“拜德尔汗”(婚姻之父)端过一碗盐水,新人各喝一口,象征他们的爱情是永恒的。

瞧,新娘撩开面纱,眼神里露出娇羞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天早晨,新娘与父母和亲友挥泪告别,新郎和新娘同骑一匹骏马,男在前,女在后,由迎亲队伍簇拥着启程到婆家。一路上弹奏各种乐器,边歌边舞。马到门前,婆婆给新儿媳端上两碗加有酥油的鲜牛奶,新娘在马上喝毕后下马,进入新房,蒙着面纱坐在屋里。这一天,新郎家大宴宾客,并举行各种娱乐活动。

婚后第三天,娘家须携带礼物和饭食到新郎家,表示还挂记着自己的女儿。男家还要请阿訇和证婚人“拜德尔汗”前来做客。“拜德尔汗”也是塔吉克族特有的婚俗之一,他既不是男方的父亲,也不是女方的父亲,而是男女共同认定的“婚姻之父”。婚后若有什么纠纷,“拜德尔汗”会站在公正的立场来调节,也许这也是塔吉克族人婚姻稳定的一个因素吧。这一天,拜德尔汗和女方家的亲戚及宗教人士到男方家做客,由拜德尔汗在大家的面前亲自将新娘的面纱揭下,此后新娘方可参加劳动。晚宴后,娘家人在婆家住一宿,至此,整个结婚仪式才结束。

猜你喜欢

塔吉克族帕米尔高原面纱
揭开“河洛古国”的神秘面纱
口罩时尚
帕米尔高原
揭开藏北草原的神秘面纱
制约帕米尔高原旅游发展因素浅探
新疆塔吉克族鹰舞的编创
撩开“漂亮”证明的面纱
帕米尔高原耕地地力评价与改良利用
黎明
快乐民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