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传统再展时代魅力
2016-11-24赵慧
乡贤传统再展时代魅力
□ 《民生周刊》记者 赵慧
描述古代官员告老还乡的画作。
乡贤,长期填补着乡村公共治理空间的空白,承担着治理乡村、教化乡民、传承耕读文明的重任。
乡贤,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人文传统,长期填补着乡村公共治理空间的空白,承担着治理乡村、教化乡民、传承耕读文明的重任。
古代士绅乡贤中的许多精英,年少时“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年老后落叶归根,告老还乡,最终完成了“生于斯、长于斯、回报于斯”的人才良性循环。
往事越千年,今天,古老的乡贤文化,在新的历史平台上,再次展现其恒久魅力。许多成功人士,在浓浓乡情的凝聚下,辞城回乡,或身居城市心系故土,为建设美丽乡村,担起责任。
古代:年老必还乡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他所著的《乡土中国》开篇即谈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乡土中国,人民历来安土重迁,除战争、灾荒、分裂、动乱等时局外,鲜有大规模流寓迁移,乡民大多终老本籍,离家仕宦亦多选择告老还乡。
先秦时已有官员退职还乡的记载,《尚书》记载,“伊尹既复政厥辞,将告归,乃陈戒于德。”告归即告老还乡,这也是史书有关告老的最早记录。宋朝以前,官员致仕(退休)后一般都返回原籍,但只有宋朝官员“终身不归其乡”,致仕后寄养在朝廷专设的宫观。
明朝建立,天下重归一统,唐宋以来的流寓之风渐渐平息,加之政府明令官员致仕必须还乡、流民归籍不得随意迁徙,乡村重又繁荣,乡土观念再次为人信仰。及至明朝中叶,伴随学校制和科举制的发展,乡绅作为一个阶层登上历史舞台。
乡绅的构成除大量未入仕而有功名的举人、贡生、监生外,还加入了大量致仕、卸任还乡的官员,而这与明朝严格的官员致仕制度密切相关。
明清两代,政府皆明文规定官员最高年至七十必须听令致仕,致仕后一律给驿还乡,不得留住京师或任职地。同时,由于官员不得在原籍任官,且不得在任职地购置田产,返回原籍几乎成为官员的唯一选择。
为了鼓励官员还乡,政府不仅允许使用官车送回,沿途接待,而且依据官职、贡献给予不同俸禄。文官告老还乡,武官解甲归田,政府明令之下官员大量返乡,并补充进乡绅队伍,乡村亦因大批有文化、有实力、有资源的乡绅乃至乡贤的存在而充满活力,成为丝毫不逊色于皇城大邑的所在。
“绅为一邑之望”
在封建时代,国家政权对乡村社会的统治极为薄弱,尽管设有里甲、保甲等组织,但其作用仅限于编户齐民、征收赋役,且后来日渐寥落,大多流于形式。
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费孝通记述,“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我曾在乡下参加过这类调解的集会。我之被邀,在乡民看来是极自然的,因为我是在学校里教书的,读书知礼,是权威。其他负有调解责任的是一乡的长老。最有意思的是保长从不发言,因为他在乡里并没有社会地位,他只是个干事。”
一位县知事亦曾感慨:“官与民疏,士与民近。民之信官,不若信士。”
相比政府任命的官吏,“绅为一邑之望,士为四民之首”,无论是致仕官员还是举人生员,都拥有庶民百姓所不具备的声望、资财乃至特权,自然成为乡村执行教化、礼仪、诉讼等公共事务的主持者,水利、赈济等公益事业的组织者,甚至成为乡民的代言人和保护伞。其中乐善好施、和睦乡党、谦虚好礼者更被推为乡贤,为乡民所拥戴,其言行成为一方之表率。
陕西大荔县保存着一座古代粮仓,名为“丰图义仓”,至今仍在使用。据史料记载,这座义仓由大荔朝邑人,晚清官至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的阎敬铭倡议修建,被慈禧朱批为“天下第一仓”。1900年关中灾荒,丰图义仓开赈放粮,救人无数,阎敬铭因此被人尊为“救时宰相”。
史载阎敬铭为官严正无私,致仕还乡后更是“尚孝友亲睦”,热心公益事业,捐资修建义学,成为一代乡贤。
除兴办学校、教化乡民等文化活动,以及公益性的赈济救灾、扶危济困外,乡村公共工程建设的筹谋和规划,几乎全赖乡绅、乡贤得以完成。这些公共工程包括修桥筑路、开河筑堤、兴修水利、建祠修庙等,而且,即便是在国家政权遭到威胁时,政府角色日渐收缩,地方乡绅贤达的重要性却愈加凸显,乡村文明依旧生息不辍。
让乡贤回得去留得住
时移世易,如今的乡村生态已大异于从前,乡村治理模式也几经变化。有学者认为,乡贤文化在今天乡村基层治理中依然有其价值,但传统乡贤文化依赖士绅个人威望维护乡村秩序稳定与公正的做法,与现代社会以法律和契约作为秩序基础的观念相比已格格不入。
的确,培育传统乡贤文化的时空和土壤已发生变化,尤其是乡贤文化所依托的乡村现状堪忧。近年每逢春节,回乡笔记便广为流传,其中透视出的乡村凋敝、空心化、失根现象触目惊心,而其直接原因就是乡村精英人群的净流失。
不过,亦应看到,传统乡贤文化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善等特点,用乡情、乡风、乡约教化乡民,协调解决冲突等做法仍值得今人借鉴。
如何让那些从乡村走出去的优秀人才落叶归根、反哺乡村,当然不能靠“官员致仕一律还乡”的法令,不能简单照搬旧时“乡绅治村”的成例,而应培育新乡贤文化,在缩小城乡差别、建设美丽乡村、涵养文明乡风上下功夫,各地亦应营造乡贤回乡的丰厚土壤,让更多新时代的官员、企业家、知识分子等社会精英,愿意回去,回得去、留得住。
这是一道可以解也能够解好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