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中如何开展识谱教学
2016-11-23张俊婧
张俊婧
识谱是音乐课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认识乐谱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音乐和把握音乐,让识谱教学融入音乐实践活动中,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音乐的各要素及音乐语言的表达方式,从而丰富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与表现,使学生建立一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会识谱,使其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呢?下面我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一、营造氛围,提高学生识谱兴趣
1.识谱训练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效地聆听音乐,培养其敏锐的听觉、良好的习惯,提升其聆听音乐的能力,是我们音乐教学必须要关注的目标。如《我是草原小牧民》,我在教学过程中,反复跟音乐做律动,学生跟音乐“骑马”,时而散步、时而奔跑,在教歌之前不是先教识谱,而是将整首歌曲反复给学生聆听,经过几遍这样的听,虽然歌曲还没有学,学生却能轻声跟着唱了,这样学生对歌曲的旋律熟悉了,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激发,再进行后续的教学学生就会“自觉自愿”地接受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训练。
2.创编歌词
新课标指出,中小学音乐的创作教学主要包含四个内容:创作节奏或节奏短句;创作旋律或旋律短句;为歌曲选编前奏、间奏、运用线条、色块、图形、乐谱等,记录声音、音乐情绪或旋律。比如我在上歌曲《白桦林好地方》这一课时,让学生自己创编歌曲的歌词,“安吉呀好地方,我们的家乡,那里有大竹海竹飘曳飘荡,溪龙白茶帐篷客,我将要再回还,蓬得得蓬蓬蓬。”当一首首稚嫩的、充满童趣的儿歌小作品问世时,我组织评选出一首最好的儿歌,大家一起学唱。这样的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乐谱的积极性。
3.旋律新创
在教学中,我时常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设计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课堂上认识“mi sol la ”三音时,教师可以给出一条四二拍的节奏句,要求学生用“mi、sol、la”三音按节奏编出自己的歌,唱一唱;在认识十六分音符时,可以通过节奏接龙的游戏要求每个学生编创出一条带有十六分音符的四小节节奏句。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创作节奏短句、为乐句选择半终止或完全终止音、创作上下句等练习来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
4.游戏识谱
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快乐的学习,我经常通过让学生在唱唱、跳跳的游戏活动中亲身体验音乐、感受音乐,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得好:“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情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摸索出的几种方法和大家一起分享以下:
(1)在游戏中识谱,如在上《顽皮的杜鹃》这一课时,我根据杜鹃鸟叫声特点来确定相应的音符和节奏。(X—)模仿二分音符,(X)模仿四分音符,( X X )模仿八分音符。然后让学生把这些音符送到杜鹃鸟的家(音符房子)中,最后大家一起唱一唱,拍一拍,唱对了就算找到了家,请他进家门。
(2)听音游戏,如在上《火车开了》这一课时:我请几位学生分别做小火车,手拿或头戴火车的图片、头饰,边开边听音乐。当开到指定地点时,听到老师弹什么音,就把“小火车”放到音阶相应的位置上,排完后把黑板上的音符唱一遍,也可配上节奏唱。在律动中锻炼学生的听觉,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3)节奏游戏,在教学时,把趣味性的游戏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告别识谱的单调和乏味,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快,而且记得牢,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比如我们在理发的时候发出的“咔嚓— 咔嚓—”声,用不同速度擦黑板时发出的“刷 — |刷 — |刷 — |刷 — |”“刷刷 刷刷 |刷刷 刷刷 |”声,跑步的时候会发出的“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声等等。通过这些节奏游戏训练和体验,降低了识谱的难度,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先“歌”后“谱”,提高学生识谱信心
有很多老师把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理论知识教给学生,让孩子枯燥乏味地去学唱歌谱,以为这样学生可以很正确地唱好歌谱,但是很多学生都觉得识谱非常枯燥,对音乐课产生了畏惧,因此逐渐地对音乐失去了信心,积极性也不高了。我在教学中发现许多歌曲曲调是非常优美的,学生在初次聆听后就产生一种对歌曲喜欢想唱的欲望,例如:在学唱三年级歌曲《甜甜的秘密》时,当我播放第一遍音乐时,学生就对歌曲及歌曲中的律动颇感兴趣,有很多学生都随着音乐摇摆着身体,这时我马上让学生学唱歌曲。在反复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再学唱歌谱,学生明显感觉到识谱难度降低,信心随之增强。这样“先唱歌后唱谱”的倒置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又比如:有的时候我会根据歌曲的特点,把音乐课堂“搬”到室外进行教学,如六年级第三课的《DO RE MI》,我把学生带到学校操场的大草坪上,开展两课时的合唱式、游戏式学习,在音乐游戏中唱准7个音符的音高,能用轻快的、富有弹性的、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在互动、欣赏、演唱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作品,通过律动、游戏等音乐实践活动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制作一些音乐卡片,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进行先识谱后唱歌的学习。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识谱,后唱歌,通常情况下,针对有一定识谱能力的学生使用这种训练,同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结合器乐,提高学生识谱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多老师对于识谱是无从下手,我想可以试着借助器乐让学生在开始学习曲谱时产生好奇心。比如,在课上出示《闪烁的小星》并用口琴吹给他们听,学生听到优美的旋律,会被着旋律吸引,便会不由自主地提出想学习的愿望,可是当乐谱摆在他们面前就无形说明:要想吹奏好歌曲就必须先认识这些未曾认识的乐谱。“识读乐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因此,学生在兴奋的情绪中激起对乐谱学习的兴趣。
当然识谱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点一滴地引导,渗透。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会学生识谱唱歌,就该“先识谱”,为学生打下良好的音乐基础,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音乐殿堂里尽情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