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阅读策略,这边风景“读”好

2016-11-23黄长法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点睛梅花童话

黄长法

阅读教学训练是什么?叶圣陶先生提出:“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而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极关重要。”可见,阅读教学要抓住思维训练这个关键,提高阅读教学效益。可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却是这样一个情景:教师没完没了地围绕着文章情节追问一个个问题,机械地分析,死板地串讲,把好好的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这种高耗低效的现象扼杀了多少学生语文阅读的乐趣!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阅读,欣赏这边风景“读”好呢?本文从三方面做一阐述。

一、点睛之问,开启思维轨迹

古语曰:“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今天的阅读课堂上,“动笔墨”对学习的有效性依然有重要意义。学生究竟在课堂上理解了什么,收获了什么,通过问题引领,可让老师知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情况。这里不是反对发问,而是你的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对文本阅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一位老师在执教《黄河的主人》一课时,设计的问题只有一个:“为什么说老艄公是黄河的主人?”就这样一个问题,却有一定的份量,老师给了学生足够长的时间,在小组内阅读、思考、讨论,给出小组最终结论。四人小组中有明确分工,小组合作学习有条不紊,教室里气氛活跃,每一个学生都在思考或是倾听、讨论。最后的小组汇报环节,学生回答的精彩程度,出乎了我们所有听课老师的预料,因为这每一个回答,都是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点睛之问,是开启学生思维训练轨迹的最佳钥匙,当然,点睛之问的取舍需要老师在深入探究文本的基础上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是老师智慧的凝结,而点睛之问的答案,则是学生智慧的沉淀。

二、拓展阅读,提升思维深度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如果我们能节约教材的思维训练时间,用于拓展阅读,读出教材背后的内容,可以想象那是一个多么可观的阅读量!如何进行拓展阅读呢?

1.补充内容。比如一年级下册第四课《春到梅花山》中有这样一段话“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段文字生动地写出了梅花的外形美。从中孩子很容易从中读出人们喜欢梅花的表面原因——梅花的外形美,怎样让一年级的孩子知道人们喜欢梅花的根本原因——梅花不畏严寒高贵的品格,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在第一课时之后,可向学生推荐王安石的《梅》“墙角数枝梅……”毛泽东的《咏梅》“待到山花烂漫时……”在授课时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文意。

2.拓展背景。语文教材只是一个引子,如何通过一篇文章将学生带到更加广阔的天地呢?可以采用介绍读原著,通过一篇课文的学习,给孩子们介绍一本著作,让孩子们打开一本书。这可能也是语文教材编著者的本意吧。在学习《蚕姑娘》一课时,学生对蚕表现出一种不太喜欢的感觉,主要是因为蚕的外形很难看,孩子熟悉。鉴于此,我们向学生推荐了《昆虫记》一书,通过阅读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走进昆虫的世界这样一来,语文学科就为孩子们掀开了自然学科的神秘面纱,而且最主要的是有效地增加了阅读量。

三、活动练写,凸显思维个性

叶圣陶在《认真学习语文》中说道,阅读是怎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料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养料。写作是怎么一回事?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这两件事,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的。可见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将“写作”长期植根于“阅读”的沃土中,使学生更好地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以惠泽“写作”。那么如何开展多姿多彩的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凸显思维个性呢?

1.“招聘大会”练真才。例如学完《珍珠泉》后召开“招聘大会”,老师担任开发商,准备把“珍珠泉”这块美丽的景点开发成“珍珠泉儿童度假村”,为此招聘各类职员。第一轮招聘设计师,征集设计方案,要求设计师把“珍珠泉度假村”的设计方案画出来,然后写成书面说明,谁设计新颖,理念独特,就予以采纳。竞聘大会上,学生们策划的度假村布局合理,设施一应俱全,对学生的创意设计真是叹为观止。其他职员的招聘也让人拍案叫绝,赞不绝口。招聘完毕后学生又随即写出自己的感受,大家文思泉涌,思维空间大为开阔,习作获得圆满成功。

2.“童话表演”吐真情。学完童话单元后可组织“童话表演剧场”,要求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在准备过程中,学生读了许多童话并创造性地编出自己的童话,并对制作道具、服饰、美工、配乐等都做了合理安排,汇报表演十分成功。这些童话有关于汇报问题的《快乐星球》,有体现团结友爱的《拔萝卜》,有做事果敢的《虎口拔牙》。演出中,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都洋溢着无穷的创造力;巧妙的构思、精美的道具设计,包含着学生的情感和灵性。活动后让学生围绕这次演练进行习作,由于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大为激发,因而习作中学生都显现了真情,表达了真意。

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利用一切契机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从教材例子出发,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去观察、思考,并深挖拓展文本背后的背景材料,在丰盈阅读的同时努力寻找思维表达的突破口,使学生不断提高阅读水平,从而真正实现风景这边“读”好!

猜你喜欢

点睛梅花童话
梅花
梅花
童话镇
为什么梅花能在寒冬开放
名师点睛(9)
让人物“动”起来
午夜童话镇
画“狮”点睛
“轴对称”复习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