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郎平学领导力

2016-11-23魏梅

决策 2016年10期
关键词:郎平中国女排女排

魏梅

郎平不仅是一个优秀的教练,更是一个出色的管理者。从领导力的角度来看,郎平有哪些值得学习之处?

巴西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夺冠,一时间“女排精神”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但郎平却说:“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一语道破女排夺冠背后的玄机。

2013年年初,52岁的郎平二度挂帅时,中国女排还在低谷,虽然中国球员训练刻苦,经常采用“魔鬼训练”,但成绩依然不理想。郎平回归后,短短两年半时间,中国女排便重振旗鼓,这跟郎平的执教管理理念是分不开的。

事实上,郎平不仅是一个优秀的教练,更是一个出色的管理者。从领导力的角度来看,郎平有哪些值得学习之处?

传统体制上的颠覆创新

生性偏执的郎平,其实是一个异类。当年女排五连冠后,有不少队员后来做了体育系统的官员,孙晋芳、张蓉芳都成了局级干部,处级干部一大群,只有郎平不与世界妥协。1985年郎平退役,推谢了北京体委副主任的职位,选择出走美国做穷学生,这种眼光和选择令人称奇。

郎平在自传中曾写一个故事,她曾陪湖南郴州训练基地的官员到当时的“国家经委”去申请经费,借助郎平的名人效应,上面果然给予考虑,很快就拨了款。但是那笔钱却被郴州基地的官员挪为他用,为此,国家体委还让郎平写了检查,郎平感觉很委屈。

“这个事件的阴影在我心里好像再也抹不去。有些人是这样当官的,当了官还得顺着别人说话,不管这是不是你的思想,上面说什么,你就得说什么。我当不了这样的官,我没这个修养,我心太软,老同情人,我不是当官的料。”此后,郎平周游列国,始终游走于体制之外。

2005年,郎平担任美国女排主教练,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小组赛中战胜了中国队,并最终获得了亚军。

2009年郎平离开美国女排主教练的岗位后,刚刚宣布自己准备退,许家印即以极大的诚意,完全的授权,外加年薪500万,力邀郎平回国组建中国第一个真正的职业俱乐部恒大女排。恒大虽然有董事会,但实际上俱乐部的事情基本由郎平一人定夺,从引进球员、教练,到确定薪酬,郎平一手将恒大俱乐部组建起来。

2012年,中国女排在伦敦奥运遭遇滑铁卢陷入低谷,排管中心领导三顾茅庐,力邀郎平执掌中国女排帅印,但郎平当时再三推辞。对中国体坛的体制性弊端,郎平有着切肤之痛。在国外执教这么多年,对比十分明显。在旧的体制框架下,处处都是掣肘,郎平有心无力,知道自己很难突破。

但最后郎平还是松了口。事后她自己透露,是排管中心领导的承诺最终打动了她,这个承诺包括对女排选人用人的绝对话语权、搭建复合型教练团队、打造女排大国家队模式、甚至改变国内职业联赛规则等等,与现有体制和模式差异极大的一整套新思路、新做法,排管中心全盘接受,并全力提供人财物方面的支持。

这些承诺等于给了郎平突破体制的“尚方宝剑”。郎平上任后,大刀阔斧地改组女排队伍,改革训练管理模式。正是凭借全方位的突破,郎平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内,就把中国女排从谷底带到了巅峰。

有人认为,“郎平模式”才是中国体育的未来,她摆脱了传统理念和僵化体制,真正走上一条现代科学的竞技体育之路。她所倡议的科学化管理、人性化管理,走市场化道路,是中国女排重新夺冠的根本。

郎平管理法则

从一套阵容到人人可用。面对人员队伍老化、无人可用的困境,郎平一上任就提出组建“大国家队”的概念。将集训的国家队大名单扩大到30多人,每次参加国家队集训的也有20至30多人,老中青结合,每个位置总是保持三到四个人在竞争。

这一管理理念的转变,改善的不仅仅是运动成绩,更是充满希望的年轻一代。在联赛中表现出色的年轻球员几乎都获得了到国家队一试身手的机会,也让她们得以迅速成熟。由于效果明显,使得上行下效,扩大了地方的人才储备,也从打球的人才越来越来越少的恶性循环,到争相储备人才的良性竞争。而且,郎平的管理理念是让人人都能比赛,给每一个人创造显示潜力的机会;在现有体制上进行管理创新,不论大与小,着眼点都尽量释放每个球员的能量。

郎平的大国家队理念目的是广纳贤才,为国家队建立各个梯度的预备人才。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才能有备无患,每个队员都不可能是无可或缺的。从领导力的角度来说,就是领导者首先要破除陈旧的思想观念,善于并敢于打破定势,学会识人和辨人,激发每个人的能量。

从“魔鬼训练”到科学管理。中国女排精神,曾以不怕牺牲、为国拼命为精神内涵,但这也给郎平的身体带来难以愈合的伤病,医生曾做出“三十岁年龄,六十岁骨头”的诊断。郎平指导下的中国女排,那些摧残身体的魔鬼般训练法则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精细化的科学管理。

郎平上任后,主张运动保护和康复调节,加大运动保护。第一道保护就是有伤病的运动员无法通过国家队的体检,从根本上提高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训练方法上摒弃了以往的陈旧模式,对女队员的生活、伤病、假期等都会给予关注。而在以前,因为国人对女排的期望值很高,希望每个比赛都能拿冠军,教练压力大,为了短期出成绩,就加大训练,加上保护措施和康复条件的不到位,很多优秀的运动员都过早地渡过了运动巅峰期。

郎平将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打造一支高效的、年轻化的复合型团队。复合型团队,即由主教练、助理教练、陪打教练、医生、康复师、体能师、营养师、科研、信息研究、数据统计等专业人才组成。国际化、专业化的团队引入世界上先进的科学训练理念,对过去陈旧训练和康复理念进行了颠覆。比如康复师就位之后,女排队员蹲杠铃等损害膝盖的练习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全面的体能指标,在科学数据的基础上对队员“私人定制”体能和训练计划。

从百年一遇到天才年年见。郎平在管理理念上知人善任,大胆启用一代新人,不断发掘潜力型队员。在关键场次大胆启用新人,朱婷、袁心玥、张常宁、龚翔宇等新人辈出。

在新人培育上,郎平曾说:“对于年轻运动员,她们有天赋,我们就会去培养锻炼她,虽然今年最主要任务是奥运会,但是训练不能只考虑奥运会,还要考虑明年、后年,不能说完成奥运会的比赛任务,下个奥运周期的事儿就不管了。国家队人才的培养需要长期的规划,有新人我们是一定要培养的。”在郎平执教时代,一个又一个新人被挖掘出来,国家队不但实现了技术上的年年进步,球员也呈现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对于领导者来说,团队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不管是发掘潜力股还是培养新人对于打造优秀企业团队都是同等重要的。只有有重视员工的培养的管理理念,注重发现培养新人才能打造一个优秀的团队。

从拼命流血到定制个性。举国体制下对运动员一直是半军事化管理,个性施展的空间很小。而郎平则以队员为主体,管理理念“宽严适度、严中有爱”,注重人文关怀,尊重运动员的个性价值,使团队管理更具人性化。

几年前,有人给女排送东西,还只能隔着栅栏给,因为女排队员禁止走出公寓大门;现在还有不少运动队,晚上9点以后还要收缴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郎平借鉴美式思维,不让队员在严格的训练比赛氛围下太过压抑自己,对女排的管理充满人情味。

郎平平时鼓励队员展示个性,朋友圈中的女排队员经常靓丽出镜;在国外比赛后,允许队员们去逛街购物,整个球队气氛轻松融洽……这种改变,观众从赛场上也能感受到,每到紧要关头,队员们能迅速调整和调动起来。

郎平曾经谈到中、美排球的不同。其中,她特别谈到了中美两国球员在思维方式上的不同,“我们的球员很少问why(为什么),她们应有自己的观点。”在执教中国女排后,郎平将这些东西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潜移默化地灌输给球员,比如在训练中,她不会大声斥责某一位球员,而是鼓励球员要勇于表达出自己的意见,“要让球员有个性,首先你就要尊重她。”

领导者带领的是人,首先应把团队成员当成独立的个体看待,关注他们全方位发展才能更好地凝聚人心。

赛场上的战略与战术

人们对于一时的输赢往往都看得很重,此次奥运会小组赛女排状态不佳,媒体和球迷就几乎一边倒地质疑郎平启用年轻球员的策略。

过去中国女排几乎所有国际大赛都参加,而且都上主力,不敢输、也不能输。郎平上任以后,顶住各方压力,不争一时输赢,而是着眼于长期发展、对各个大赛有策略性的进行取舍,战略性地看待各场比赛。

2013年女排大奖赛,最后对阵巴西,因为是积分制,若想夺冠就必须3:0或3:1击败巴西。但巴西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卫冕冠军,整体阵容几乎没变,实力很强。最后郎平选择了求败阵容,没有上主力惠若琪和朱婷,从而减少主力队员的心理压力、保存体力、也避免输球导致失去自信心。

2014年女排精英赛,她放弃带国家队参赛,改由备战世青赛的队员参赛。也就是那次比赛,锻炼出了2013年刚刚加入国家队的朱婷,所以这次我们才能看到,朱婷在奥运会发挥了重大的作用。2014年大奖赛,带半主力阵容出战总决赛,虽然当时招致批评,但后来世锦赛上刘晓彤和杨方旭的出色发挥,证明了她眼光长远。

倘若没有这些战略规划,而只是靠精神“赢下每一场”、“赢下每一分”,很可能这次与奥运冠军就会失之交臂。

如果我们看过这次奥运女排的比赛,就会发现。几乎每次郎平喊暂停,之后都能得分,对巴西的那场;一个局点、一个赛点的暂停是如此,对塞尔维亚的那场,金牌点的暂停更是直接把金牌收入囊中。

三大球里,排球是唯一没有身体对抗的项目,但实际上,排球非常讲究战术,背后教练之间的脑力较量远远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平静。单说最后这场对塞尔维亚,对方19号发球极狠,球速可以达到100km/h,只要她一发球,很多人心里就发颤。所以第一局,塞尔维亚凭借力量优势首先拿下。

但郎平精准地发现了对方的弱点:塞尔维亚力量强大,但得分方式单一,技术不够。至于球速,实际上排球因为自身的特点,是很容易发球出界的,力量再大,出界也没用。所以,第二局中国队主打快攻,通过多点进攻首先破了对方的气势。而且在第二局里,郎导多个预判都奇准,所以我们都能得分。赢下第二局之后气势迅速起来,第三局就打得更妙了,面对对方的强力扣杀,中国队三人拦网,得分方式多样,很快实现了比分领先。

实际上,关于郎平的战术精准,不是光这场比赛体现出来的。此前,惠若琪就说过:“她真的很厉害,只要她喊拦左边,对手必然不会打右边。打到后面,我们体力下降,脑子也转不动时,就竖起耳朵听郎指导的指挥,她指哪,我们打哪,特准。”“她还会针对每个对手的特点换不同的人,比较有逻辑性和明确的应对方法。”

奥运期间,郎平吃泡面的照片广为流传,因为她需要花大量时间一遍遍看对手比赛的录像,研究对方每个队员的打法,场上才能做得出如此精准的判断。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郎平中国女排女排
红楼女排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中国女排:唯有拼搏,方能致远
女排精神,历久弥新
郎平 希望中国体育注入更多科技动力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壮哉,女排精神!
请别叫郎平“女神”
郎平,永远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