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战消费金融下半场
2016-11-23董莉
董莉
个人消费过程中无疑会形成信贷需求,大量的需求势必会催生一个新的服务模式,消费金融应运而生。
我国零售金融规模已达到百万亿,其中消费金融市场属于万亿级别。零售金融以房贷、车贷、消费金融、信用卡为主体。消费金融的基石更是各种消费场景,比如购物、餐饮、教育、医疗、租房还有家装等等。
传统银行信贷审批流程繁冗、耗时长,民间借贷利率高、渠道复杂甚至不正规,普通人能享受到的信贷服务便捷度、质量、效率不高。同时,电商、O2O、移动交互的普及率增加,很多人已经习惯了用数字化的方式(如手机移动端)处理生活的一切所需。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中国居民部门消费信贷余额18.9万亿元,同比增长23.3%,增速是一般贷款增速的 1.6倍。艾瑞预计,2014~2017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依然将维持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预计2017年将超过27万亿元。
在这个万亿级别的市场,玩法也随着时代和技术不断衍生,继银行信用卡中心和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后,互联网金融带来了更多的玩家和玩法。
消费金融通过互联网化对消费金融业务从本质上做出了改善,可以对用户进行差异化定价和更加精细的定制。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机构进入到消费金融的领域,整个市场呈现出井喷的局面。零壹研究院院长李耀东认为,在消费金融的发展趋势中,技术的驱动能力会越来越强,技术驱动可能取代场景的驱动成为新的趋势。
2014年底,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风口初现,智能信贷的机会到来。智能信贷的所有流程都在线上完成,从风控、授信到贷后管理均由系统自动完成,除了对模型的调整,人工不会干预信贷的流程。智能信贷具有极速、简便、边际成本递减、适配线上线下多种场景等优势。纯数字化的智能信贷条件成熟,正在成为中国消费金融的主力军。
2016年,消费金融进入了互联网化的下半场,在消费场景的拓展上酣战不断,场景的选择,成本的控制,风控的把握,数据的精准分析等等,无不考验着入场参展各家的技术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