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写《乙瑛碑》(四)

2016-11-23滕西奇

老年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笔势笔锋行笔

□ 滕西奇

怎样写《乙瑛碑》(四)

□ 滕西奇

五、疾笔和涩笔

汉代著名书法家蔡邕在《笔势》中说:“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得疾涩二法,书妙尽矣。”

1.疾笔和涩笔的含义

疾笔,是指笔势轻健和爽利,达到奋笔疾进的艺术效果。隶书是由篆书缓慢的行笔变为短速的奋笔,以疾取劲,行笔力戒迟缓拖沓。但是,“疾”决不是单指行笔速度,如果一味图快,势必造成笔画无骨无肉,轻浮失态。

涩笔,是指笔势的迟重和稳健,行笔以逆势而进,笔锋好像在克服着一种阻力向前运行。涩进能够入纸沉劲,达到浑厚沉稳的效果。如同不能把“疾”理解为一味图快一样,也不能把“涩”理解为一味求慢,行笔过于迟缓,必然会造成笔画的呆滞。

2.“疾”与“涩”是对立的统一

明代大书法家祝允明说:“用笔不可太迟,迟则漫无神气;不可太疾,疾则恐窘步而失势。”行笔过快,势必滑而不实;行笔过慢,必然呆板无神。“疾”与“涩”有机地结合起来,手下的笔画才能既爽峻又厚重,呈现出苍劲舒展的艺术感染力。

汉代是隶书的鼎盛期,西汉的简书和东汉的碑刻,率真爽利,古朴典雅,成为令人歆慕的隶书艺术典范,也在于那些技艺高超却没有留下名字的书手们把“疾”与“涩”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臻致极诣。如图8-1、8-2“制孝经”的“孝”字、“经纬天地”的“天”字,几乎每一笔既“疾”又“涩”,疾进流畅和涩行迟重得到妥帖的处理。图8-3、8-4“祠先圣师”中“先”字的行笔,相对来说属于“疾”进,“师(師)”字的行笔相对来说属于“涩”进。由以上四个例子可以看出,对“疾”与“涩”不必预先设计、刻意去追求。《乙瑛碑》 的书写者对于“疾”与“涩”已烂熟于心,随心所欲,水到渠成。

3.注意事项

在运用疾笔和涩笔方面,除了过急和过缓以外,还经常出现以下笔病,应引以警戒。

(1)故意哆嗦

有人为求涩意,行笔有意识地哆嗦,写出来的笔画疙里疙瘩,像堆集着一串串糖葫芦。诸如写“竹”字,将其笔画哆嗦成竹节模样;写“虎”字,则抖擞出疙疙瘩瘩的长尾巴;还有人干脆把纸揉搓一番再展开写字等等,这些都属于对涩笔的误解,也有投机取巧之嫌。书法上常提到金石气,什么是金石气?金石气,就是铸在或刻在金属、石头上的文字,经过千年风化出现的一种剥蚀断裂的残缺美。这种残缺美是自然形成的,不是靠人工能够达到的。如果追求的话,应该通过正当的途径,通常是选择适宜的宣纸,将墨调得稠一些,掌握好行笔的速度等等,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一笔写出来。

图8-1

图8-2

图8-3

图8-4

图9-2

图9-3

图9-4

图9-5

图9-6

图10-1

图10-2

图10-3

图10-4

图10-5

图11-1

图11-2

图11-3

图11-4

(2)拐来拐去

有人行笔偏不走正道,扭来扭去,无论是横画还是竖画,都要拐好几道弯,与“短速奋笔”的隶书用笔之要求南辕北辙。倘若扭过来扭过去再加上哆哆嗦嗦,那就是地地道道的俗不可耐的丑书了。

(3)描画成形

汉碑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由于风化剥落,很多笔画已经变形,如“口”字的四个内角、“十”字的交叉处往往都是圆形等等。我们现在看到的拓本,实际上是书家、刻工和风化的结合体,有些笔画不必刻意摹仿,要透过刀锋看笔锋,透过风化看真相,要在用心理解的基础上去临写。

第三章 《乙瑛碑》的笔画写法及常见笔病

图9-1

隶书的基本笔画,有点画、平画、波画、捺画、钩画、撇画、竖画、折画、提画九种。现将《乙瑛碑》中这九种笔画的写法,配以图示加以介绍。

一、点画的写法

点画是其他笔画的浓缩,是最常用的变化最多的笔画。

1.书写步骤

点画是一笔写成的,下面以最常见的顶点为例,说明其写法。为了表述方便明了,加以图示。如图9-1所示,顶点的写法可分解为四个步骤:

(1)向左上方逆入。入笔处不在顶端,而是在顶端稍微靠下一点的部位。入笔时用手指和手腕的力量推动笔锋向左上方行进(笔尖朝内)。

(2)向右轻拓。笔锋逆行至顶端,轻轻将笔锋右按,令其略微展宽。右拓时要将笔锋控制好,勿使其反弹出去,达不到藏锋的目的。

(3)转锋向左下方行笔。下行时调整好笔锋,先轻按,后轻提,行笔中将入笔处的笔锋覆盖住(藏住)。其顶端基本上是圆的,或介于方圆之间。

(4)回锋收笔。行笔至尽处,提笔向上回锋收笔。实收(实回)空收(空回)皆可,书写熟练了,空收即可。

图9-1所示,行笔路线好像画了一个圆圈,实际上是一笔写成,即逆入上行后不提笔下行便完成其书写过程。图示法有帮助述说清楚明了的一面,也有容易造成误解的一面,应多加留意。

2.点画的变化

(1)《乙瑛碑》的上点常写作平画(短横)。如图9-2“辛西”中“辛”字的上点和图9-3“如瑛言”中“言”字的上点。

(2)上点有的写得很重,有的写得很轻,有的写得很含蓄。图9-4“司空”中“空”字的上点写得很重,有很强的力度;图9-5“孔庙”中“庙(廟)”字的上点写得轻灵;图9-6“无常人掌领”中“无(無)”字的上点写得含蓄有趣。

(3)顶点可直写,也可斜写。图10-1“立”字的上点写得直上直下;图10-2“宗”字的上点,运笔是由右上向左下斜行;图10-3“直”字的上点,其运笔是由左上向右下行笔。

(4)《乙瑛碑》的上点偶有方笔,如图10-4“高”字的上点系方笔写成。

(5)有的上点与下面的笔画连写,类似行草的写法,如图10-5“寅”字的上点。

(6)《乙瑛碑》中三点水的写法,大多是从左向右收束,如图11-1、11-2“酒”字与“河”字三点水的写法。

(7)《乙瑛碑》下四点最后一点,写作向右或向右下方行笔的点捺,如图11-3、11-4“鲁”字和“赫”字下四点的最后一点的写法。

3.写点画注意事项

(1)点画入笔要圆合,或介于方圆之间,不能出现楷书或行书侧锋入笔的斜角。

(2)逆入换向时要控制好笔锋,勿使笔锋反弹到笔画顶点,以达到藏锋的目的。

(3)写点画要有变化,不要千画一面。

猜你喜欢

笔势笔锋行笔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中)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下)
一个动作写出笔锋
旋转&跳跃
名家笔锋
楷书的笔势
王羲之《兰亭序》与赵佶《千字文》笔法之比较
雕刻时光
王忠义教你写书法
论书势之内在构成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