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智慧视野下的非正式学习及其环境模型构建*
2016-11-23张剑平夏文菁
张剑平 胡 玥 夏文菁
集体智慧视野下的非正式学习及其环境模型构建*
张剑平胡玥夏文菁
(浙江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8)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性软件的普及方便了人们的共享与协作,为“集体智慧”的发育与成长提供了沃饶的土壤。在人人互联、资源共享的时代,互联网上的“集体智慧”作为一种崭新的智能形式,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准确、及时和完备的非正式学习体验。在教育领域中,互联网上的集体智慧可以划分为四种形式:集体知识库、开放式学习平台、开放式网络社区、用户行为数据库。集体智慧的这四种表现形式是虚实融合的非正式学习环境模型中虚拟环境层的核心内容。在虚实融合的非正式学习环境模型中,还涵盖了诸多的非正式学习活动,与这些学习活动相对应的非正式学习策略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学习指导。
互联网;集体智慧;非正式学习;环境模型;学习策略
一、集体智慧的内涵与特征
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社会性软件的不断普及,人们基于移动互联网及智能终端获取资源、网络社交、信息分享及学习已经成为了生活常态。互联网上的用户不再仅是信息与知识的使用与分享者,更是知识的生产和创造者。通过网络学习、社交等活动,人们创生出大量的知识、经验和智慧。随着这些知识、经验、智慧的不断产生与叠加,我们迎来了“集体智慧”的时代[1]。
在集体智慧时代,知识的更迭速度加快,网络社交行为更加频繁,学习也正在从正式走向非正式。在这样一个漫无边际的互联网集体智慧环境中,研究互联网上的集体智慧及基于集体智慧的非正式学习环境模型,可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认识与理解身处其中的学习环境,展开更为有效的学习。
(一)集体智慧的内涵
集体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也译作群体智慧),其概念最初来自于美国自然哲学家和昆虫学家惠勒(W.M.Wheeler)对蚂蚁社会性行为的观测,其本意是指生物个体通过协作和竞争能够达到高于其智力水平的现象[2]。加拿大学者皮埃尔·列维(Pierre Levy)认为,集体智慧是“一个普遍分布式的智能形式,可以不断增强,实时协调,并导致技能的有效调动。”在数字化的时代,当文本、图表、声音等各种形式的数据被大量转化为数字形式,并且能在网络空间(Cyberspace)中进行存储和传播时,人类的个体智能就虚拟地联接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智能形式,这就是集体智慧[3]。
基于互联网的集体智慧不是个体思想在网络空间上的简单集合,而是分布在互联网上的结点中,这个集体就像人的大脑一样工作的虚拟化智能体。集体智慧是分布于这个智能体内智能和思想的有效结合,是个体心智的协作和凝聚。基于互联网的集体智慧使得人们的知识获得高度的拓展和延伸,人类的智力也得到空前的增强与提升。它改变了人类传统的智力呈现方式、学习模式和思维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组织形态、行为方式[4]。
(二)集体智慧的特征
一般认为,互联网时代的集体智慧具有以下基本特征[5]:
1.准确性
近年来,一些学者研究并评估了集体智慧的质量。学者Jim Giles研究发现,集体智慧的典型代表——维基百科内容的正确率堪比 《大英百科全书》[6],Norbert L.Kerr等提出集体智慧的价值大于个体智慧[7]。基于此,我们认为,在保证集体中的成员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多样性观点的前提下,将集体智慧与个人智慧或是专家智慧进行比对,集体智慧的确优于个人,并且达到与专家水平相当的高度。
2.动态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高,集体中的成员获取知识、沟通协作、贡献个人或团体智慧更加方便快捷。这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获取与贡献智慧的积极性,也使基于互联网的集体智慧具有更新频率快、内容前沿、交互性强等静态权威型知识所不具备的优势。目前,互联网上的集体智慧仍处于不断地发展完善之中,这为集体智慧始终保持与客观知识的动态一致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说明了集体智慧所具有动态性。
3.完备性
在互联网上,学习者个体或群体不会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只要能够连接到网络就可在任何时间、任意地点获取与贡献知识、参与互动。集体中的个体拥有不同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兴趣与特长,并且每个个体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都有差异,因此,贡献与参与的内容也有不同,这就确保了集体智慧的完备性。
二、集体智慧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一)国外研究
以 “Web of Science核心文集”为数据源,以‘collective’*(‘intelligence’+‘wisdom’)为主题检索词,文献类型为‘ARTICLE’,截止时间为2015年底进行检索,得到1012条论文数据,其年代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国外“集体智慧”研究文献的年度分布(截止至2015.12.31)
“集体智慧”并不是一个新词汇。早在1971年,纽约大学医学院的大卫·韦克斯勒(David Wechsler)发表在 《美国心理学家》期刊上的论文Concept Of Collective Intelligence就提到过“集体智慧”一词。文中作者阐释了集体智慧的概念,认为集体智慧是在集体的交流与相互影响中产生的,指出集体智慧可能不如个人行为有效,但通常更具有创新性[8]。在随后的20多年中,关于“集体智慧”的研究一直比较有限。直到1997年,学者们对于“集体智慧”的关注度开始有所提升,相关研究逐年增多。近两年来,国外学者研究“集体智慧”的热情更是高涨,仅2015一年,相关的期刊论文就多达140余篇,“集体智慧”正在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从文献上看,国外“集体智慧”的研究主题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1)质量的评估与控制:这是对集体智慧价值大小及对影响集体智慧价值相关因素的探讨。质量评估主要是比较集体与个体智慧的价值,在不同的领域和环境下,集体智慧的价值是变化的;集体智慧质量的控制研究是探讨影响集体智慧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表明,集体中个体参与动机、个体特征、集体规模等都会影响集体智慧的质量[9]。
(2)实现模型构建:主要研究集体智慧实现的模型与途径。一些国外学者在研究集体智慧的实现模型,例如,Thomas Malone设计了集体智慧实现模型,包括有四个部分[10]:预期目标、参与者、参与动机、集体智慧实现的过程与方法。DG.Gregg等学者发现在互联网环境下更容易产生和发挥集体智慧的价值[11]。事实上,上述集体智慧的实现模型大多是基于互联网环境的。
(3)技术支持下的环境构建:集体智慧的技术支持研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应用而生。大量学者致力于创建社会化集体交互的互联网环境空间,以期激发个体或集体智慧贡献者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增加在互联网环境中的交流协作,为集体智慧的共建共享提供更适宜的平台。
(4)实际应用:集体智慧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包括社会管理、环境治理、远程教育、市场预测、电子商务等领域[12],且大多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詹姆斯·索罗维基(James Surowiecki)在《集体的智慧》一书中指出,集体智慧之博大远远超出了我们许多人的想象,我们应该向集体请教[13]。
(二)国内研究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www.cnki.com)文献期刊作为数据源,以‘集体智慧’or‘群体智慧’为检索词,对截止到2015年底的文献进行关键词检索,共搜索到相关文献774篇。剔除会议论文、报纸文章和其他相关度不高的文献,最终选择了期刊与硕博论文共362篇文献,其年度分布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国内集体智慧的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随后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世纪末,其相关研究才逐渐为国内学者重视,关于“集体智慧”的研究文献开始逐年增多,至今仍是研究的热点。
图2 国内“集体智慧”研究文献的年度分布(截止2015.12.31)
本文使用BICOMB软件对362篇文献进行了频统计。在合并同义词的基础上筛选出
频,将国内集体智慧研究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集体智慧的理论研究高频
有:资源聚合与分享、知识构建、分布式认知等。应用研究多集中在教育和政治领域。在教育领域研究高频词有:协同学习、开放学习资源、集体备课、虚拟学习社区等。
通过文献内容梳理,我们得知国内集体智慧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应用研究也比较有限,主要应用在教育和政治领域。在教育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和教师集体备课两方面。在学生学习方式创新部分,集体智慧提供学生在线知识库、虚拟学习社区或平台。集体智慧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集体备课制度上。教师集体备课既有利于发散教师教学思维、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
最初集体智慧的发现是在动物身上,主要研究者也是动物学家。后来逐步衍生到教育领域,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集体智慧,重视“互联网+教育”,研究互联网时代集体智慧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另外,国内有学者研究“全球脑”,“全球脑”是集体智慧网络学习的高级形态,在本质上还是集体智慧[14]。本文主要关注互联网上的集体智慧在非正式学习中的表现形式及其环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习者非正式学习的一些策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互联网集体智慧环境并从中学习。
三、互联网时代集体智慧的表现形式
目前,人们对于互联网上集体智慧的表现形式尚无一致看法。有专家从社会性软件的主要功能视角,将互联网集体智慧的表现形式分为四类:搜索引擎、在线百科、QQ群、博客[15]。也有学者从应用领域的视角,将商业和教育领域作为应用背景,把互联网上的集体智慧大致分为五类:集体知识库、开放式创新、协作式索引、决策支持与专家预测、专家发现[16]。
在教育领域,集体智慧主要表现为互联网上广博的数字化资源。本研究从学习工具和知识来源的视角出发,将互联网上集体智慧的表现形式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集体知识库
这是一类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知识库,其中包括有各种各样的专题数据库、图书资源库、Wiki知识库等等。上述各类数据库自身就收集了海量的信息,经过相应的链接后形成了更加庞大的集体智慧。在这里,集体知识库的知识主要由专业机构进行专门收集和存贮,学习者可以方便地在线检索获取知识。根据需要,学习者也可通过互联网向该类知识库贡献个体知识。
集体知识库的例子:维基百科(Wiki)
维基百科 (https://www.wikipedia.org)诞生于2001年1月,是一个基于维基技术的全球性多语言百科全书,是由各方面专家编写内容、经过审核以及同行评审后推出的免费百科全书。维基百科项目一开始只是Nupedia的互补项目,后因为其自由且开放性编辑的特性,反而吸引了更多的民众使用并加以修改[17]。通过维基百科,学习者可以实现对某个领域知识的整理与创作[18]。
(二)开放式学习平台
这是一类用于非正式学习的在线课程及学习过程管理平台,包括目前流行的网络精品课程、MOOC、优课等课程学习平台,也涵盖 Moodle、Sakai、Blackboard等典型的开源学习平台。从在线学习资源的角度看,这类平台不仅可以提供学习资源、而且能够支持非正式学习过程,保存学习成果、记录学习绩效,从而为正式学习提供学习分析相关数据。
1.开放式学习平台的例子:Coursera
Coursera(https://www.coursera.org)是 2012年 4月正式诞生的,它与全球一流大学和机构合作,向全球开放免费优质的在线课程平台。它由美国斯坦福大学Andrew Ng和 Daphne Koller两名教授联合创立,旨在普及全世界最好的教育。在Coursera上,无论年龄、背景和地域,只要连接到互联网就可以参与课程学习。通过Coursera,学习者能够观看贴合网络学习的互动式课程视频。如果学习者在观看课程视频之后,还能完成课程测验和项目、参与课程互动讨论和生生互评,就有机会获得全球一流大学正式认证的学习证明或证书[19]。
2.开放式学习平台的例子:Blackboard
毕博平台(Blackboard,简称Bb)是美国Blackboard公司开发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在线教学管理平台之一。Bb支持数百万级用户,是大多数大学及教育机构的共同选择,其中包括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等名校。通过Bb平台,教师可以发布、组织课程;学习者根据学习计划自主选择课程开始在线学习、交流与测评。值得一提的是,Bb平台非常注重教与学数据的记录与收集、统计和分析,这有助于教与学的评价与提升[20]。
(三)开放式网络社区
这是一类被共同的期望所激励而参与其中,以达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和实现追求为目的的网络虚拟学习社区 (或称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社区(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VLC)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交流、协作的场所,从而保存了大量分布式的知识,积聚了个体的多元智能,推动了知识建构的发展[21]。在该类网络社区中,学习者针对学习内容、问题与心得自主展开协作讨论,如,知乎网、果壳网、微信等。
1.开放式网络社区的例子:知乎网
知乎网(https://www.zhihu.com)诞生于2010年12月,是一个免费网络知识问答社区,由交互式知识分享社区发展而来。用户根据自己需要提出问题,其他用户使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解答问题。知乎网由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组成了不同的“圈子”,他们分别拥有各自擅长和关注的话题[22]。通过知乎网,学习者可以提出疑难问题或回答他人的提问,彼此帮助、协作讨论解决问题。2016年4月,知乎上线新功能“值乎”,“值乎”是一个付费语音知识内容分享社区。与知乎以往免费共享知识的理念不同,“值乎”认为任何知识分享都是脑力劳动的成果,应当予以报酬。
2.开放式网络社区的例子:微信
微信(http://weixin.qq.com)是2011年1月,由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具有即时通讯和社交功能的免费软件。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大量用户的支持,并且被衍生应用到各个领域,其中包括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它提供学习支持的主要途径是语音和文本的交互、微信群的互动、自动回复响应、公众号消息推送和内容分享[23]。微信中含有大量的显性与隐形知识,需要学习者主动挖掘,进行探索学习。
(四)用户行为数据库
这里所说的用户行为数据,是指广大非正式学习者在通过互联网进行非正式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被记录下来的与学习行为相关的各种信息。这些数据可以被用于统计、分析或深度挖掘,并从中发现用户在线开展非正式学习的规律。由于该类数据可能会涉及个人隐私,所以,目前该类数据的产生、收集和使用并不十分方便,还需要受到相关的法律、规章或伦理、道德的制约。在教学领域,已有研究者通过采集在线学习者的行为数据库,构建学习者模型及测试领域的自适应方法等,促进个性化教学及网络智慧学习环境的搭建。
用户行为分析的例子:ALEKS
ALEKS系统(https://www.aleks.com)始于 1992年,它是由美国的软件工程师、认知科学家和数学家组成的团队共同研发,是基于网页的人工智能评估和学习系统。ALEKS(亚历克斯)通过对学习者学习数据的分析、能够迅速准确地掌握学生的能力水平及认知缺陷,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通过亚历克斯,学习更有针对性、更加个性化。
四、基于集体智慧的非正式学习环境模型
一般而言,正式学习受到时间、地点、资源等因素的制约。而非正式学习则不受这些因素的限制,对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非正式学习是在工作、生活、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场合内,由学习者主动发起、自行调控、自我负责接受知识的学习形式[24],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社会性、形式多样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学习者、教育专家意识到非正式学习的重要性。
近年来,先后出现了一些非正式学习环境模型,例如Pettenati和Ranieri(2006)构建的非正式学习环境下网络协作学习模型,该模型中非正式学习环境有四个层面,分别是社会网络层、组织层、协作管理层、反思元认知层[25]。上述模型中的元素关系和作用不明显、层次稍显模糊。冯俐(2009)构建了基于社会性软件的非正式学习环境模型[26],该模型将非正式学习层次划分为:社会网络层、组织协调管理层。其中社会网络层是开展学习的基础,主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动机、社会背景和学习风格等,是学习者的内部条件,是环境策划者的不可控因素;组织与协调管理层的主要内容是信息的管理、学习工具的选择等,是策划者的外部选择与可控因素。
朱哲(2010)等人则根据社会建构理论、社会性软件基本理论,构建了基于社会性软件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模型[27]。该模型认为,非正式学习过程的第一步是通过搜索引擎、RSS订阅等方式获取知识;第二步是通过博客、播客、社会性网络与书签等发布和共享知识。交流与协作和对个人知识的管理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如图3所示。
图3 基于社会性软件的非正式学习模型
上述提到的非正式学习模型虽然都描述了非正式学习的主要过程,但是都未强调非正式学习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而环境因素对非正式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不能忽视学习环境的变化与作用。正如凯文·凯利所述,如今我们正处在去中心化不受控制的互联网世界,人类相当于互联网中的神经元,无数神经元连接起来形成集体智慧[28],产生了巨大的能量,拓宽了学习者的范畴与学习空间,使得学习者不再局限于学生,学习环境也不再限制在课堂内。每一个通过互联网集体智慧获取、创造知识的个体都是学习者。因此,我们要重视联通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融合了虚拟资源与现实环境的人人互联、人人交互的集体智慧学习环境[29]。本研究根据虚实融合环境的特点,结合前述互联网集体智慧的表现形式,构建了虚实融合视野下基于集体智慧的非正式学习环境模型,如图4。
图4 虚实融合视野下基于集体智慧的非正式学习环境模型
该模型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在集体智慧背景下虚实融合的非正式学习环境中,学习资源、学习路径、知识管理、知识利用的基本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该模型中,非正式学习环境由虚拟环境、现实环境、虚实融合环境三个层次有机结合而成。虚拟环境层由集体智慧的四种核心表现形式 (群体知识库、开放式学习平台、开放式网络社区、用户行为数据库)和为非正式学习提供支持服务的各类社交软件、学习平台、知识搜索/应用/分析工具等组成。学习者个体或集体以及他(她)们所开展的面对面的非正式学习活动过程均处于现实环境层中。虚实融合环境是实现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交互的场所,主要包括知识获取、社交协作、休闲娱乐、知识管理、终身学习、数据服务等职能。
技术营造的虚拟环境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这正是集体智慧的存在与体现。互联网集体智慧对所有人开放共享,可谓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无论学习者身处何方,只要连接到网络就可以利用开放的集体智慧学习。这不仅支持了网络化的泛在学习,推动了“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和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发展,以及“人人皆可学、处处都能学、时时能够学”的学习型社会的建设[30],还使得知识没有边界,达到了相对的公平。如,贫困落后地区的学生群体可通过互联网享受虚拟环境中的数字化资源,这有效缩减了地域间的信息鸿沟,并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资源共享与教育公平。
现实环境层注重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处于现实环境层中的学习者自主展开非正式学习环境下的泛在学习,获取知识提升技能的例子不胜枚举。一位荷兰小女孩通过在开放式学习平台YouTube上观看视频学会了唱歌剧,她的歌声让专业评委感到震惊。同样,在没有专业教练的培训也没有同伴的情况下,一位肯尼亚的男生因为对标枪感兴趣,自主地在互联网上学习,拿到了奥运冠军。美国15岁的少年利用集体知识库wikipedia和google,革新了胰腺癌的检测,震惊了医学界[31]。以上事例说明,只要有足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互联网上的集体智慧就能支撑学习者的非正式学习,满足学习者的多种需求。
集体智慧视野下的非正式学习,是在人人互联、资源互联的背景下,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环境的互动与共同发展。在虚拟与现实融合环境中,非正式学习活动是处于现实环境中的学习者与汇集在网络中的集体智慧的交互过程。这些交互主要通过学习者获取知识、协作社交、休闲娱乐、知识管理、终身学习和数据服务等功能或途径来实现。
五、基于集体智慧的非正式学习基本策略
在图4的虚实融合环境中,我们将基于集体智慧的非正式学习活动划分为知识获取、终身学习、社交/协作、知识管理、休闲/娱乐、数据服务等诸多类型。本文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针对上述学习活动,提出并分析非正式学习的基本策略。
(一)提升自身数字素养,构建个人网络知识库
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我们迎来了 “互联网+”下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在呈指数级爆发性地增长,每天都会产生广袤的信息,让人们目不暇接。这些信息鱼目混杂,质量良莠不齐,部分内容可能还是相悖的,容易造成信息迷航。因而,我们对公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素养。所谓数字素养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检索、理解、评价、创造并交流信息的能力,获取、评价和创建是数字素养的核心要素[32]。
信息检索能力在数字化资源不断扩张的今天尤为重要,这也是21世纪人才首先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如今信息的呈现不再仅仅是以文字为载体,还以图像、音视频等形式存在。接着,学习者要掌握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善于借助权威、教师、媒介、品牌、政府、朋友、自身等审慎的“过滤”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33],在知识洪流中挖掘出有价值、有深度的信息。
信息的获取和评价固然重要,但只有将信息为己所用时,知识才是力量,因而,更为重要的是信息的创生与个人网络知识库的构建。学习者要能够在获取与评价的基础上,整理出独立的知识和深层次的想法,最终能输出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的学习结果。如,在微信公众平台获取信息时,学习者要有意识地将公众号分门别类,锁定有价值的公众号进一步阅读分析、深度思考,并融入个性化、有创造的生成形成个人网络知识库。
(二)充分利用开放学习资源,践行终身学习
随着大规模在线网络课程(MOOCs)、电子教科书等网络优质资源的开放,学习者已经拥有大量的数字化资源。针对越来越多的数字化共享资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02)提出了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OER)的概念。开放教育资源是一种世界性的潮流,通常是指免费对全世界人民开放使用的教育资源,包括课程、文献、软件工具等[34]。开放教育资源的贡献者中不乏各行业的精英、专家,他们的观点、见解不断地充实着互联网集体智慧,提高着集体智慧的准确性与完备性。
开放教育资源拓展了知识的边界,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融,改变着个体与世界。例如,开放的数字创造工具App Inventor,它是支持从未系统学习过编程知识的个体或团体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像搭建乐高积木一样简单有趣开发Android移动应用的编程软件。在使用这款软件进行学习编程开发时,互联网中的集体智慧可以提供一站式服务:开放编程软件提供开发平台,集体知识库提供相关资源资讯,开放式平台提供免费优质的网络编程课程,网络社区提供沟通协作的平台。通过自主开发实践,移动技术不再神秘化,这也间接推动了技术的传播与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知识无界限。只要有创意想法,集体智慧就能满足人们做任何事情的愿望,这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
随着知识、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半衰期逐渐缩短,人们需要时刻学习以保持与时俱进。因此,终身学习已经变成个人发展的内在需求。而OER恰好为人类的终身学习需求提供了广袤的资源,为顺利开展终身学习活动提供了途径与保障。
(三)借助虚拟学习社区功能,进行知识分享与共建
学习者的协作交流是产生集体智慧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学习者在非正式学习环境中的交流与协作至关重要。在线学习社区的影响力已远远超出了社区贡献者力量之和,它将互联网上的个体无时无刻地联系起来,提供了学习者合作交流的机会与途径,鼓励学习者在社区里创建衍生知识,提高了用户的粘性[35]。它更有可能激发个人与合作创造能力,这也保障和增强了集体智慧的动态性[36]。
在普遍意义的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往往是以查阅数字化资源、观看在线视频等形式的自我活动来完成基于互联网的非正式学习,这是一种以学习者“个人”为中心的个体学习。而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可以找到素未谋面却又志同道合的学习伙伴,能获取全方位多角度的知识,并且可以自由地分享与共建知识。学习不再只是个人的学习行为,更是集体的活动[37]。这不仅调动学习者的积极自主性,还有效提高了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出发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非正式学习时应当充分利用在线学习社区,发挥其作为学习工具的作用,促进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的有效互动,提升学习绩效。
(四)学会知识管理与应用,尊重知识共享行为规范
知识应用与表达需要学习者在互联网环境下具备一定的知识管理与应用能力。知识管理的核心是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表达[38]。在线知识管理往往可以借助知识与思维管理软件,如,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思维导图等来实现。知识的应用途径就更为广泛了,如,撰写维基百科、百度百科内容条目,回答知乎上他人的疑问等。
在集体创作的移动互联时代,知识共建共享是大势所趋,它带给学习者丰富的学习资源及体验,但这种分享与应用也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只有尊重开放资源共享行为规范,才能维持开放资源和集体智慧的稳步增长,并保证其可持续性发展。
在互联网上,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CC)协议是一种最为基本的创作授权方式。CC协议一方面,是为了增加知识类创意作品的流通可用性;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规范开放资源共享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问题。CC协议提供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授权形式及条款组合,创作者既可以与大众分享创作,授予其他人再传播的权利,也能保留其他一些必要的权利[39]。
具体来说,CC协议包含有以下四个基本选项:①姓名标示(Attribution,BY),必须提供原作者的署名信息;②非商业性使用(Noncommercial,NC),不得用于盈利;③禁止演绎(No Derivative Works,ND),不得改动原作品,不能进行再创作;④相同方式共享(Share Alike,SA),允许修改原作品,但是必须使用相同的许可协议发布。因署名权利已成为必选项,因而上述选项有以下六种协议组合:①姓名标示;②姓名标示—禁止演绎;③姓名标示—非商业性使用;④姓名标示—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⑤姓名标示—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⑥姓名标示—相同方式共享。
可见,移动互联时代的集体智慧是学习者共同享有的宝贵财富,广大受益学习者要珍惜享有的广袤与优质资源。在了解CC协议、尊重开放共享规范协议的前提下,合理使用互联网集体智慧,积极主动地将个体与集体智慧通过互联网发布分享,与其它学习者交流协作。只有这样,基于互联网的集体智慧才能持续地为人们提供知识与便利,从而更有效地开展非正式学习活动。
(五)拓展非正式学习的途径,通过参观和娱乐进行学习
如今,人们进行学习的场所不再局限于封闭固定的地点,学习无处不在。学习者能通过移动手机、智能电脑、掌上游戏机等在社会休闲娱乐中学习。事实上,任何休闲娱乐项目也都有其教育价值的一面,蕴涵其中的教育意义不容小觑。研究表明,决定学习者差异的,往往是课堂以外的非正式学习。此处以场馆学习和游戏化学习为例。
场馆学习是非正式学习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衍生出了融合3D技术的虚拟展厅,学习者足不出户就可参观虚拟仿真场馆。场馆中还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其中包括在线互动游戏、探究式学习项目等[40]。在参观实虚拟场馆的过程中,学习者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与吸收了场馆所传达的知识。
同样,不少网络游戏也有教育意义。非正式学习中的游戏化学习通常更为自主和有趣。简·麦格尼格尔(Jane Mc Gonigal)在《游戏改变世界》一书中指出,游戏是一种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它不是独立于现实生活而存在的。相反,很多的科学、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都被包装在游戏里面,游戏常常试图解决人类面临的迫切挑战[41]。如,历史文化系列游戏《文明》,该游戏由大师席德·梅尔(Sid Meier)设计,是一类混合式仿真策略类游戏,甚至被人们作为历史和国家经济建设的辅助教学软件。它根据一定的程序规则、模拟真实情境,激发学习者在线发动和抵制战争或是与其他文明展开对抗,涵盖了社会制度、世界奇观、国际盛事等历史内容,颇具教育意义。
[1]黎加厚.“集体智慧教学时代”的到来[J].信息技术教育,2007(6):16-17.
[2]集体智慧[DB/OL].[2016-04-21].https://zh.wikipedia.org/wiki/集体智慧.
[3]LéVY P.Collective intelligence:mankind’s emerging world in cyberspace[J].Perseus Publishing,1999(1):70-71.
[4]张剑平.虚实融合环境下的适应性学习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23-25.
[5]刘海鑫,刘人境.集体智慧的内涵及研究综述[J].管理学报,2013,10(2):305-312.
[6]GILES J.Internet encyclopaedias go head to head[J].Nature,2005,438(770):900-901.
[7]KERR N L,TINDALE R S.Group performance and decision making[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4,55(1):623-655.
[8]WESCHSLER D.Concept of collective 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1,26(10):904-907.
[9]ARROW K J,FORSYTHE R,GORHAM M,et al.The promise of prediction markets[J].Science,2008,320(5):877-878.
[10]MALONE T W,LAUBACHER R,DELLAROCAS C.The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genome[J].IEE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Review,2010,38(3):38-52.
[11]GREGG D G.Designing for collective intelligence[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10,53(4):134-138.
[12]戴旸,周磊.国外“群体智慧”研究述评[J].图书情报知识,2014(2):120-127.
[13][美]詹姆斯·索罗维基.王宝泉译.群体的智慧——如何做出最聪明的决策[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20.
[14]张立新,朱弘扬.论网络学习行为的生态属性及其提升策略——兼论全球脑与网络生态化学习[J].远程教育杂志,2015(2):31-37.
[15]王凯成.互联网环境下集体智慧形式探究及用户参与度分析——以各高校教育技术专业学生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10(4):51-54.
[16]庄子匀,陈敬良,罗尧成.网络集体智慧研究述评[J].情报杂志,2014(5):31-37.
[17]Wikipedia:About[DB/OL].[2016-04-21].https://en.wikipedia.org/ wiki/Wikipedia:About.
[18]李凡:社会性软件支持的大学生学习模式设计研究[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2012;85-87.
[19]关于Coursera[DB/OL].[2016-04-21].https://www.coursera.org/about.
[20]Blackboard_百度百科 [DB/OL].[2016-04-21].http://baike.baidu. com/view/1969844.htm.
[21]GAN Y,ZHU Z.A learning framework for knowledge building and collective wisdom advancement in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ies[J]. Educational Technology&Society,2007,10(1):206-226.
[22]苑宁.知乎·果壳:知识型问答社区对比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6(17):258-259.
[23]王萍.微信移动学习的支持功能与设计原则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3(6):34-41.
[24]余胜泉,毛芳.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19-24.
[25]Pettenati M C,Ranieri M.Informal learning theories and tools to support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distributed CoPs[J].Proceedings of Innovative approaches for learning and knowledge sharing,2006: 345-355.
[26]冯俐.基于社会性软件的非正式学习环境模型构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69-75.
[27]朱哲,甄静波.基于社会性软件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模式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10(2):84-87.
[28][美]凯文·凯利.东西文库,译.失控:机器、社会系统与经济的新生物学[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109-111.
[29]张剑平,许玮,杨进中,等.虚实融合学习环境:概念、特征与应用[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3):3-9.
[3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2016-10-13].http://www.moe.gov.cn/srcsite/ A16/s3342/201606/t20160622_269367.html.
[31]网络素养:如何让学生从“消极的电子设备消费者”变成“智慧网络人”?[DB/OL].[2016-04-21].http://mp.weixin.qq.com/s?__biz= MjM5NjAwODI2OQ==&mid=2653356296&idx=1&sn=118a 73f89cd239c1e4814105a1d3550a&scene=1&srcid=0422RJY7p0 wIXtaP6dJ0SezZ.
[32]程萌萌,夏文菁,王嘉舟,等.全球媒体和信息素养评估框架(UNESCO)解读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5(1):21-29.
[33][美]凯文·凯利.周峰,董理,金阳,等译.必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317-321.
[34]焦建利,贾义敏.国际开放教育资源典型案例:一个研究计划[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1):9-13.
[35]王广新,白成杰.网络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67-71.
[36]段金菊,余胜泉,吴鹏飞.社会化学习的研究视角及其演化趋势——基于开放知识社区的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6,35(3):51-62.
[37]田阳,冯锐.在线学习社区中社交学习策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6(1):37-45.
[38]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168-180.
[39]Creative commons[DB/OL].[2016-04-21].https://zh.wikipedia.org/wiki/创作共用.
[40]夏文菁,张剑平.文化传承中的场馆学习:特征、目标与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8):5-11.
[41][美]简·麦格尼格尔.闾佳译.游戏改变世界[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326-329.
张剑平,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数字化学习、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教育;胡玥,浙江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化学习;夏文菁,浙江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化学习。
Informal Learning and Its Environment Model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Zhang Jianping,Hu Yue&Xia Wenjing
(Institu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Zhejiang 310028)
In recent years,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the popularity of social software facilitate people’s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provide solid fundament for“collective intelligence”.In the era of interconnection and resource sharing,collective intelligence,as a new intelligent form,provides learners more accurate,timely and complete learning experience. In education field,collective intelligence on the interne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forms:collective knowledge base,open learning platform,open network community and behavior database.These four forms are core contents of virtual environment in informal learning environment mode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virtual-actual fusion.This model contains lots of informal learning activities,the informal leaning strategies which are matched with these learning activities can provide learners learning guidance.
Internet;Collective intelligence;Informal learning;Learning environment model;Learning strategies
G420
A
1672—0008(2016)06—0003—08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课题“虚实融合环境中的非正式学习模型及其应用研究”(项目编号:BCA130018)的研究成果之一。
2016年5月13日
责任编辑:陈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