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师专升本院校转型策略

2016-11-23韩伏彬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专升本河北京津冀

韩伏彬

(衡水学院 教务处,河北 衡水 053000)



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师专升本院校转型策略

韩伏彬

(衡水学院 教务处,河北 衡水 053000)

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师专升本院校提供了发展机遇,要求学校在发展定位、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做出积极转变。学校应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要求,积极调整学校发展定位、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成功实现学校应用转型。

京津冀协同发展;师专升本院校;应用转型

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当前河北本科高校共有61所。其中,新建本科院校26所,接近所有本科院校的一半。在26所新建本科院校中,师专升本院校为10所[1]。这些地方本科高校的底子是师范教育,升本后经历了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变,由单科性向多科性发展的转变。应该说,这些转变对学校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毕竟受制于升本时间短、基础薄等因素制约,学校在学科专业结构、师资队伍水平、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与社会行业企业的发展要求尚存在不小差距。在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师专升本院校如何应对,在抢抓机遇中实现华丽转身,是值得深思的紧迫而重大的问题。

1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要求

1.1 对学校定位的要求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三省(市)的发展定位作了明确要求。其中,河北的定位是“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这一定位表明,河北今后的发展将在生产、生活、生态上步入绿色发展轨道,需要河北高校在商贸、物流、交通、生产、城镇建设、生态环保等领域培养大批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根据高校办学水平,笔者认为,省属重点骨干高校可定位为培养知识理论为主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可以定位于培养大批基于职业岗位的技能型人才,而包括师专升本院校在内的非重点地方本科院校则可定位为培养知识技能兼备的技术型人才。

1.2 对学科专业的要求

根据河北的定位,我省有针对性地编制了“三区一基地”四个专项规划[2]。具体涉及到轨道交通、空港海港、大宗商品、制造业、农产品、传统商贸提升、电子商务、快递、多式联运、物流品牌化、绿色商贸等建设工程,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产城教融合、园林城市创建、建筑能效升级等8个攻坚行动,民居改造、安全饮水、清洁能源利用等12个专项行动,以及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整体修复,落实好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三个“五十条”措施。面对以上一揽子建设工程和行动内容,河北师专升本院校应积极做好学科专业发展定位,以现有传统优势学科为基础,大力拓展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大数据、生态环保等领域的专业,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1.3 对教师队伍的要求

尽管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没有直接的对河北高校教师队伍发展要求的表述,但笔者认为,河北师专升本院校教师队伍的发展应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需求,加强两类“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一是继续引进和培养应用学科的大师级人才培养,加强学校学科专业知识理论的应用转化研究,为学科专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队伍保障;一是大量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通过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校企交流等制度改革,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

1.4 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的定位以及河北省自身的发展规划表明,河北省今后的发展主题将是服务京津,发展河北。主要可概括为全面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做好交通、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谋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修复好、保护好、建设好河北的生态环境,为京津冀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这些规划的实施要求河北高校有针对性地培养出各级各类应用型人才,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更加专注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

2 河北师专升本院校转型策略

2.1 确立务实的学校发展定位

“应用”“特色”“大学”成为了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定位的关键词,但是若不加思考或笼统地说办特色型、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就会出现新的办学“同质化”现象。据笔者统计,河北省10所师专升本院校目前的定位几乎都是办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见表1)。其中100%的学校目标表述中都具有特色鲜明,80%都将自己定位于应用型,不禁令人感到一种新的“千校一面”时代的袭来,这一问题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笔者认为,国家实行对高校进行分类指导、办出特色的教育导向是无可厚非的。但关键是部分高校没有真正理解国家层面的用意,误认为将“特色”二字写进学校发展目标就好像自己对应了国家的要求。其实不然,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新世纪参加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本科高校大部分是部委直属和省属重点高校,办学历史较长,办学实力雄厚,应该说大多数学校具备了鲜明的特色或一定的特色。而反观当前我省师专升本院校刚刚完成或正在进行合格评估,就迫不及待地要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就有些操之过急了。因此,笔者认为,在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过程中,师专升本院校应本着务实的心态,结合河北省和学校所在地市的发展定位,首先将自己办得有“型”或初具成型,然后在成型的基础上逐渐培育、打造和凝练出自身的特色,最后是将特色放大放亮,做成自己的品牌,影响国内外,而不是急于求成甚或好高骛远。

表1 河北十所师专升本院校办学目标比较

注:办学定位的表述主要来源于各学校网站。

2.2 着力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一般而言,在研究型大学,人们往往认为学科是龙头,引领专业的发展。因为学科知识的不断创新发展,会逐渐积累生成新的专业。但是在河北师专升本院校这样的地方应用型院校中,由于学校的学科发展不够强大,其对专业的引领作用不够明显,因此有人就提出了学科是支撑,专业是主体。专业的设置很多时候主要是根据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而不是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根据统计,河北师专升本院校的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专科专业数量过多(见表2),“学”字号专业重复设置率较高,且集中在教育学、理学、艺术学、文学等学科门类(见图1),专业的应用性不强。表2数据显示,河北师专升本院校本科专业与专科专业总体比例为6∶4,说明专科专业数量偏多,与本科院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的身份不符,图1表明重复设置专业比例较高,占校均专业的62.5%,并且多以“学”字号专业为主,说明专业的应用性不强。因此,河北师专升本院校应在学科专业方面进行转型,调整优化结构,调整的思路或大体方向应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定位,尤其是河北省功能定位的四大专项规划,瞄准生产、生活、生态性服务业,在生态修复保护、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现代农业、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城镇规划建设、清洁能源应用等领域着力专业(群)建设,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表2 河北师专升本院校本科专科数量比例

注:表中数据均来自各学校网页。

2.3 侧重提升教师实践指导能力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师资队伍转型是短板之一,尤其是师专升本院校更是如此,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的职称结构不能与转型相适应,河北师专升本院校很多高职称教师基本分布在过去师专传统学科专业,后续新上的大多数非师范类专业高级职称教师偏少。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在统计的专业教师中,新办本科专业如数字媒体技术、环境设计、日语、音乐表演等专业只有1名副高级职称教师,即便是非新办本科专业如动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专业依然没有正高级职称教师。二是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与转型相适应,目前河北省师专升本院校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来到学校工作的毕业生,缺乏行业实践经历和经验,专业实践技能缺乏。今年5月份,笔者在学校面向学生征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时发现,在“学校教师的教学还有哪些改进的地方”的问题上,“提高实践教学指导能力”成为比例最高的选项(54.9%)(见表3)。显而易见,教师的知识结构中最缺乏的还是专业实践能力。三是从行业外聘兼职教师比例小。向应用型高校转变,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结合行业企业一线实际生产管理情况,有针对性的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高工高管参与学校教学活动,但是从各专业实际聘请的兼职教师中看,绝大部分是高校教师,很少有行业和企业一线专家和技工。要知道,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堪称世界工程师的摇篮,通常情况下,学校兼职教师的数量一般都高于专职教师,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

的比例在6 ∶4左右,如柏林经济与法律高校(HWRBerlin)有156名全职教授,495名兼职的校外特聘讲师。[3]有的学校甚至更高,如德国柏林应用科学大学,兼职教师是专职教师的5倍多;斯图加特职业学院的专职教师是80人,而兼职教师1 600人,并承担了60%以上的教学任务。[4]因此,河北师专升本院校应修订出台鼓励攻读专业学位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出台鼓励教师赴企业兼职锻炼,提升专业实践指导能力的教师队伍建设政策,鼓励教师以重大创新论文、专利、作品、报告等为成果取向的教师职称评审政策,鼓励侧重成果应用、市场导向的绩效考核等系列政策。切实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行业企业一线需求调整课程体系,杜绝因人设课,增加专业实践课程,大量聘用兼职教师,将生产中鲜活的经验和技术带进课堂,确保理论与实践挂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表3 你认为学校教师的教学还有哪些改进的地方

2.4 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在人才培养上,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5]。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已经为转型地方高校指明了人才培养目标和路径。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笔者认为,河北师专升本院校当前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上最大的短板有二:一是人才培养方案;一是实践教学环节。前者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课程结构偏重理论化,缺乏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后者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实践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尽管近几年师专升本院校都在推行师范生的顶岗实习工作,但是由于实习时间多安排在第七学期,与学生公务员、研究生等考试向冲突,再加上学生专业人数与地方中小学需求对接人数不一致等原因,导致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整个学期都在实习学校打杂,不能进入真正的实习角色。另外非师范类学生的实习处于放羊式,实习效果难以保证。此外,实验教学中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偏少;毕业论文(设计)主要还是以论文为主,毕业设计很少,能结合行业企业一线问题进行选题研究的更少。因此,河北师专升本院校应在今后的转型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不同来源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方案,推行学分制管理,加强导师制度的实施,通过增配学生自主学时提升课程学分,改变理论课程门数过多的弊端。在实践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监管力度,一方面要发挥合作单位的作用,积极利用好一切广泛而有用的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国家、地方相关政策和各级各类产学研战略联盟,高新技术园区,以及合作各方的资金、人员、场地、设备等条件,全面开展合作办学,实施联合申报项目、科技联合攻关、技术开发、技术受让、成果转化,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创办经济实体、联合培养人才,实现科技资源共享、技术咨询或服务等,将师生在课堂和实验室共生的科学知识技能充分在社会这一实践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1] 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EB/OL]. 教育部网站,2016-06-03,[2016-08-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moe_634/201606/t20160603_248263.html.

[2] 我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专项规划编制完成[N].河北日报,2016-03-02(1+5).

[3] 翁震华,Wilfried Stiller.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教授聘任体制研究—以德国下萨克森州应用科技大学为例[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9(05):44-46.

[4] 张艳芳,汪晓莺.德国高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09(33):220-222.

[5] 王伟廉.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教育研究,2009(12):30-34.

Beijing-Tianjin-Hebei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of Hebei Local Universities Upgraded from Normal Colleges

HAN Fu-bin

(Educational Affairs Office, Hengshui University, Hengshui 053000, Hebei, China)

Beijing-Tianjin-Hebei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fers a rare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for Hebei local universities upgraded from normal colleges and requires their development goals, structure of sciences and majors, mode of talents cultivation to be transformed. The local universities upgraded from normal colleges should make school’s orientation accurate, structure of academic disciplines optimized, teacher’s practical teaching ability strengthened and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olicy of Beijing-Tianjin-Hebei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Beijing-Tianjin-Hebei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universities upgraded from normal colleges; applied transformation

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京津冀协同发展与河北师专升本院校转型路径研究):201601118

2016-04-31

韩伏彬(1975-),男,河北磁县人,衡水学院教务处副教授,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G648.4

A

1008-9446(2016)05-0075-04

猜你喜欢

专升本河北京津冀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10.河北卷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7年-2018年专升本院校录取分数线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孙婷婷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