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坛纪实:现场新闻与新闻样式创新变革

2016-11-23陈凯星,汪金福,叶铁桥

中国传媒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样式新华社传统媒体

论坛纪实:现场新闻与新闻样式创新变革

【编者按】“现场新闻”是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技术创新相结合的产品,是一款基于互联网生产和传播的融合产品。2016年,新华社顺应新闻在线阅读趋势,率先转型在线生产,为6.2亿手机网民奉献出一款融合了大数据、无人机新闻、VR新闻的现场直播态全息产品,“现场新闻”不仅是信息展示端还是采集端,记者不仅告别纸和笔还告别了PC端。10月20日,在第四届中国新兴媒体产业发展大会的“现场新闻与新闻样式创新变革论坛”上,来自互联网和传媒产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纵论“现场新闻”,大家一致认为新闻样式创新获得业界肯定、融合发展模式值得推广复制、产业发展前景占得市场先机。

时间:2016年10月20日

地点:山东海阳市

主持人: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董事长陈凯星

嘉宾:新华网董事、副总裁汪金福

中国青年报官微运营室主任叶铁桥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

四川广播电视台总编室主任王红芯

观媒创始人 观媒研究院执行院长薛陈子

主持人:近来,移动视频直播成为行业风口。年初,新华社社长蔡名照同志提出了“现场新闻”这一全新理念,作为落实这一理念的具体举措,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推动了新华社客户端升级改版和新媒体专线的改造升级,今天很高兴能有这么一个机会,邀请互联网和传媒产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共同探讨“现场新闻”背后的新闻样式创新变革。

汪金福:新闻样式变革的背后是理念创新。今年年初,我们就传播形态可能产生的变革做了一些讨论和预测,一个是关于VR的颠覆能力,还有一个就是视频。2015年与2014年的直播相比,增长60%以上,一些市场研究机构预测2016年视频直播市场规模可能会达到150亿元,2020年达到600亿。面对这个趋势,新华社和其它一些转型中的传统媒体,都在思考下一步如何发展。各传统媒体不得不去思考三个问题:一是如何借鉴互联网思维,二是如何引领舆论导向,三是如何体现社会效益。过去,传统媒体有一个误区,我们的内容刷屏就可以了,满足于把内容推出去,而不是把用户圈进来,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特别是移动直播的市场良莠不齐,如果做互联网直播,传统媒体能不能在这个方面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面对这三个问题,新华社迎难而上,探索了一条不同于一般网络视频平台和移动APP的路径,这就体现在“现场新闻”新闻样式创新。首先,“现场新闻”实现了新闻生产的去中间化,把记者在线下变成了“记者在身边”“现场在眼前”。我的观点是新闻样式变革体现在国家通讯社的决策者对于未来媒体的整体布局,以及国家通讯社在媒体业态急剧变化面前的担当和责任意识、引领意识、科学态度和融合意识等。其次,是体制创新。现在一谈到融合发展基本上就想到“两微一端”标配,新华社从体制机制、管理架构的模式迈出了新的一步,比如现在除了全媒报道平台的上线,比如“现场新闻”在新华社引起的采编流程和分工变化等;第三,技术与内容的深度融合将重新定义新闻样式,现在我们讲技术引领和驱动,实际是完全融合在一起。比如“现场新闻”很难把哪个是技术、哪个是内容切片出来,技术内容是融为一体。过去传统媒体转型中最大问题是技术问题,这是一个瓶颈,现在大家都意识到了,现在新华网连续三到四年加大对技术的投入,目前新华网技术团队有180多人,拥有大量自主知识产权,这都是着眼于未来的布局。

叶铁桥:首先,从内容发展形态来看,直播在当前已经到了一个风口。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在各种技术手段充分发达的情况下,要凸显新闻的时效性,势必要接近0秒状态去呈现新闻现场。内容行业也在不断地膨胀、爆发,人人皆可创造内容。直播是内容发展到现在一个必然趋势。其次,直播对于媒体而言是一个机会,移动互联网对媒体经济的影响非常大,但现在的直播基本上是以秀场直播与游戏直播为主,没有新闻直播,这就是我们新闻单位的机会。CNN在Facebook上直播了一场台风,有20多万的点击量,所以说这种媒介形态还是受到用户欢迎的,关键是如何呈现。对于没有受过训练的自媒体或者普通民众而言,对于如何把现场新闻直播出来,这里面有很多技术壁垒,他们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也不知道新闻点在哪里,从这点来看也是媒体机构的一个好机会。第三,像Facebook这样有大规模活跃用户的媒体,很容易把内容分发出来,尤其是直播,直播是一种需要在一定时间段有大量在线用户的一种媒介形态。对于媒体机构而言,除了内容的采集制作之外,重要的是找到分发渠道。如果没有分发渠道,单凭自己的分发渠道的话,可能很难达到直播目的和效果。新华社有很大的传播平台,但我们今天的传播是一种泛社会化传播,也是一种社交传播,从这方面来看新华社的传播平台虽然大,但还没有做到Facebook 那样大规模的用户覆盖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新闻单位如何让自己直播能力更好的分发平台、分发模式结合起来,这可能也是下一步“现场新闻”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匡文波:谈谈我对“现场新闻”的看法。首先,学界认为新媒体的特色是互动性,这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一个本质特征,而新媒体的形态在不断地变化。客户端作为新媒体的一种形态、手机媒体的一种应用,“现场新闻”的切入做得很好。手机媒体最大优势就是时效性强、互动性强,现场新闻抓住了行业切入点;第二,与互联网相比,传统媒体有其自身优势,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原生内容,但是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并未在互联网环境下充分发挥。“现场新闻”在内容上获得了实时新闻的优势,占有一定的先机;当然,我们在研究“内容”和“技术”的同时要关注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用户,我的建议是新华社今后应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用户需求挖掘和分析上,互联网行业有一句名言就是“只有数一数二”,“现场新闻”完全有做大做强的基础和条件。

王红芯:以前有人说直播是广电的最后一个高峰,今年网络直播的风行,对我们的冲击也很大,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根本性的改变。直播和现场对广电来说并不陌生,我们的24小时新闻频道口号:第一现场、第一时间。我们追求更多现场和更多直播。但互联网直播技术大规模应用以后,特别是直播态新闻出现后,对我们的震动也很大。这一技术应用于日常报道中,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闻生产力的解放。过去我们有频道的控制,必须是直播时段,必须是确定时长以及能不能直播等,一个时段只能对一件事情进行直播,不能进行多点直播。但现在可以多点同时直播,所以我们现在的口号是:24小时在线、在场、在播。

这样的形势对直播能力也是一个考验。作为传统媒体,我们对直播能力做了如下提升:首先是建立了融媒体平台,通过云端的建设进行采集、制作和云播出以及云分发,原有的专业级广播设备、相机等安装了无线模块,使节目拍摄的素材可以实时传送至云端,进行实时制作、汇聚、分发与播出;其次,记者的手机可以接入制作网,在没有专业设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拍摄;第三,对记者也进行了工具开发应用的培训,他们的手机上也装了生产系统的APP,可以在远程进行选题、报题、申领任务,把拍摄素材等传到云端;第四,建立可视化指挥系统。在地图上可以显示记者在什么地方完成什么任务,在突发情况下,可以与记者做视频连线。通过这种方式,编辑记者开始实现向全媒体转化,目前记者拍摄的素材可以经过云端处理后,在电视大屏、IPTV、PC端、客户端以及微信公众号进行同步直播,这就对原有直播技术做了一个提升。直播只是一个手段,直播的内容是根本。最后在互联网条件下的直播,我感到背后的逻辑、受众的逻辑还需要去探索。

薛陈子:观媒是最年轻的民间传媒智库,对于“现场新闻”这款产品有以下几个感想。首先,我关注到今年一个有关网络直播细节,今年里约奥运会后,中国女排回到首都国际机场,现场人山人海,有很多平面媒体、非广电之外的商业网站都在使用直播形式做报道,我们观察到在一些媒体现场画面上,镜头中最大亮点不是女排本身,而是华晨汽车做的广告横幅,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说明直播机构的动机是多元的,舆论导向亟待引领;第二就是权威性,在现场新闻时代,第一时间启动直播,这确保了原创内容的确权。从技术角度思考,一到两年后会有一个新技术,可以实现对全网视频信息的点击和比对,从多个角度证明现场新闻直播的准确性,新闻本身的情报性将随着直播的普及而凸显;第三,作为国家队,新华社应该引领视频直播这种新闻业态。现在很多商业网站都在做直播,但很多制作人甚至都不了解斯坦尼康(注:即Steadicam,摄影机稳定器),出现了很多诸如直播镜头摇晃等不够专业的行为,这种低质量直播会拉低行业整体的标准。作为国家队,新华社肩负有提升行业标准的责任,除了手机移动端,应该把这种专业级的、广播级设备同步送到现场,甚至通过移动发射设备进行直播。最后,再谈谈挑战。当直播开启后,更多的自媒体,甚至是竞争对手都可以拿到第一现场的信息,比如,从当年甬温动车事故现场报道案例来看,很多人可以通过自媒体发表一些不合适的新闻或观点等;类似情况对“现场新闻”的舆论引导能力和整体运营能力也是一个挑战。建议新华社应采用组建自媒体聚合联盟等手段,与自媒体建立良好的素材共享、产品分发、利益共赢关系,这样就能够使几个舆论场发生共振,将有望在这个市场中实现媒体融合发展的目标。

主持人:我总结一下各位专家的观点,首先,“现场新闻”是一个新闻样式的创新,在内容创新的第一个阶段是“+互联网”,就是把传统的内容搬上互联网,新闻样式没有发生改变;只有新闻样式发生改变,才能真正地走向“互联网+”;第二,“现场新闻”是系统性创新,对于新闻的生产方式具有颠覆性意义,其实现在很多记者都是线下生产、线上发布,而现在现场新闻推动了新闻生产走向了在线生产、在线加工、在线分发和在线阅读;第三,“现场新闻”另外的重要意义是融合发展,是融合发展的一个抓手,融合发展必然对新闻的深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会带动新闻采编流程的改变和生产行为的改变。

猜你喜欢

样式新华社传统媒体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
视界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这是巴黎发布的新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