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钧瓷大师孔相卿的“七种武器”

2016-11-23曹千里

天工 2016年5期
关键词:青蓝窑变钧瓷

文 曹千里

艺术人生

钧瓷大师孔相卿的“七种武器”

文 曹千里

没见到钧瓷之前,以为天底下最美的瓷是雨过天晴的汝窑。

见了孔相卿先生烧制的钧瓷以后,才知道世上之瓷还可以如此华美绚丽,怪不得古人形容钧瓷时写下令人神往的诗歌:“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烟光凌空星满天,夕阳紫翠忽成岚。”至此也才信了那句 “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可是,单凭色彩就能如此价值连城么?且听大师详解。

孔相卿先生告诉我们,钧瓷之所以名贵,首先是因为禹州神垕境内特有的土质、水源和气候。这里既有秉承天地灵气的大龙山、凤翅山特有的孔雀岩、豆腐石、玛瑙岩、虎皮绿等名贵矿石的独特土质,又有饱含自然之精华的颖河水配料,加上暖温带季风型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矿藏丰富的土质,经寒风的冰冻、春暖的软化、夏日的暴晒、秋雨的浸润,形成了禹州境内烧制钧瓷的独特资源。自成五色瓷土,十色釉药,所烧制的钧瓷胎质精纯,坚实细腻,釉色浑然天成,乳光晶莹,绚丽多彩,极富诗情画意。其次是“窑变无双,钧瓷无对”,拥有任意一件钧瓷,就拥有了世界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再次,钧瓷那似琴如铃的开片声,伴以纵横交错的冰裂纹络,使其莹润釉质更加灵透欲滴。最后,它的烧制难度极其大,有“十窑九不成”之说。

“当然,最后这个难题我们已经攻破了。”孔相卿先生言语间流露出几分自豪,旋即现出孩童般的笑靥。与艺术同行的人,果然葆有赤子之心。

《伟人尊》 孔相卿/作

没错,钧瓷液化气窑炉的创烧成功,一举打破了千年来“十窑九不成”的铁律,这也是孔相卿傲视群雄的“七种武器”之一。“七种武器”?容我一一道来。

钧瓷烧制的革命——液化气窑炉的创烧成功,是其一。

业内人士都知道,历史上烧制陶瓷都是用柴或者煤,温度的把控完全靠老窑工日积月累烧窑的经验,人力并不能精准地控制温度,所以导致了成品率很低,严重制约了钧瓷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1992年,孔相卿创建孔家钧窑有限公司以后,先攻克的就是这一难题。

他四处学艺,回来后带领团队根据钧瓷窑炉的特点,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摸索出了科学、合理、有效的钧瓷窑炉及烧成方法,这也打破了制约钧瓷产业发展的瓶颈。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很快无偿快速推广了这项技术,使钧瓷行业率先领先于其他传统窑口,在短时间内形成产业化。要使得一个行业不断发展,必须要有这样一位胸襟开阔的领头人,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国字号大师,不仅“大”在技艺,更关键的是“大”在气度。

“以器定法,一器多法”——创立现代钧瓷生产工艺体系,是其二。

建立现代生产工艺体系,听上去就不容易,做起来更难。孔相卿却又是微微一笑:“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听上去轻描淡写,却唯有亲历其中的人才能体味这两句话的分量。

众所周知,之前的钧瓷制作工艺一直停留在实用器皿的生产模式上,产量低、创新少,其档次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很难进入现代的艺术瓷市场。怎么办?孔相卿与他的团队对传统生产工艺进行了全面改进,他们按照艺术瓷的要求,创立了新的生产工艺体系,提高了产品的工艺含量,增加了品种,满足了工艺瓷的要求。此法推广以后,淘汰了旧有的工艺,改变了整个产区工艺落后的局面,也带出了大批企业,造就了当今被普遍采用的钧瓷生产工艺,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孔相卿与其他埋头苦干的工匠的区别就在于,他心里还装着除了手艺之外的事,比如,本行业的发展。

破解“窑变”之谜,是其三。

“窑变”,是陶瓷界最古老、最神秘的传说。陶胎放进窑里,千锤百炼之后,我们无法知道大自然送给我们的到底是什么礼物,无法知道这礼物是艳惊天下还是平淡无奇。唯一确定的是每次都不一样,就像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这也正是窑变最大的魅力所在。可是,“窑变”的奥秘到底是什么?古代那么多惊为天人的名贵釉色我们真的再也无法还原了么?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孔相卿利用现代科学理念来理解钧瓷的“窑变”,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之后,最终证明了钧瓷的“窑变”其实是在材料制备、生产、烧成等工艺环节中受到了一系列物理、化学的影响。这些因素都对最终的“窑变”效果产生影响,这样就确立了新的研究方向,把“窑变”视为“高温化学反应”。 反应环境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因为反应环境是动态的,所以就出现了“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钧瓷产品,遵循这个规律,成功地复制出了历史上多种名贵的釉色。

铜系青蓝釉研制成功,是其四。

破解了“窑变”之谜后,孔相卿从专门研究配釉的父亲那里得到了大量的一手资料,经刻苦钻研,他先后开发了“美人醉”“桃花红”“紫金斑”“山水釉” “兔毫”“星辰釉”“青红釉”“霁蓝釉”“锦彩釉”等上百个品种,然而最让孔相卿得意的是他研发出来的“铜系青蓝釉”。

提起“铜系青蓝釉”,孔相卿说:那是一个美丽的“错误”。那天,他一边后悔弄错了时间,一边打开窑门,心想这下坏事了!哗啦——清澈透亮的青蓝釉出现在画面上,一下子把孔相卿震撼了!如清澈透丽的蓝天,似深邃美妙的大海,像纯美无瑕的蓝松石……这完全不同于铁还原的青蓝釉。“太美啦!要是钧瓷都能烧出这样的釉色,那该多好啊!”从没有过的兴奋让孔相卿连续几天睡不着觉。艺术家特有的直觉告诉他,钧瓷釉突破在即。“铜系青蓝釉”烧成范围极窄,它的出现具有偶然性,为摸清其烧成规律,孔相卿前后用了三年时间,终于使其从偶然呈色进入到了常态呈色。铜系青蓝釉的出现,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力和想象空间是前所未有的。

那件松石蓝梅瓶,还有震动四野的《中原壶》,都是铜系青蓝釉的。

《中原壶》诞生,钧瓷茶具成新宠,是其五。

一提茶壶,本能地想起紫砂,一提瓷器,本能地想起景德镇,而钧瓷历史上,始终不见“泡茶”制式的茶壶。钧瓷就不能烧制出茶壶么?孔相卿不相信,他经过不懈努力、艰难探索,最终解决了种种难题,新创“二次规整法”,烧出了钧瓷茶具,被河南工艺美术协会定义为“中原壶”,也就是“中原茶具”的代表,为河南的传统陶瓷找到了一条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径。

《中原壶》 孔相卿/作

拓宽钧瓷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其六。

我们见到的历史上的钧瓷大多都是瓶瓶罐罐等器皿的造型,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壮大,单调的艺术形式不能适应新需求。孔相卿依托工艺、技术的进步,对艺术形式也进行了大胆创新。尤其是在液化气窑炉成功上马后,烧制钧瓷不再使用匣钵,使得钧瓷从钧不盈尺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各种人物、动物、异型与借鉴现代陶艺的造型层出不穷。他把现代人的审美理念融入创作中,把抽象变形的艺术形式、拟人化的创作手法以及镶嵌装饰工艺等,都第一次运用到作品中,创作出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作品。比如,获全国首届陶艺大赛金奖的《丰尊》;获中国艺术博览会金奖、被中共中央办公厅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破例收藏的《伟人尊》等。他创作的作品连续六届荣获中国钧瓷文化节评比第一名,而且《伟人尊》又作为唯一的现代钧瓷作品入选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纪念邮票。

中国钧瓷文化园的设计建设,是其七。

展厅一览

中国钧瓷文化园是目前国内唯一的钧瓷主题文化公园,被河南省旅游局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申报项目。文化园占地156亩,主要由牌楼、钧瓷文化广场、天成阁、禹州地形湖、乐钧坊、钧陶瓷科研孵化基地、钧瓷文化交流区等部分组成。是集钧瓷美器展示、科研、烧制、试验、体验、学术研讨交流和个性钧陶瓷艺术展、文化传播、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国钧瓷文化第一园。说到钧瓷文化园,孔相卿望着远方,眼睛闪闪发光,似乎看到梦中的图景在徐徐展开。

武林传说中,七种武器得其一,便可称霸一方。孔相卿兼具七宝,能不笑傲瓷林?然而,我们看到相卿先生丝毫没有霸主的傲气,只是孜孜以求、兢兢业业地耕耘在钧瓷世界里。他一定记得十六岁那年在中央美院学习时发过的誓言:一定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发扬光大,突破地区局限,在整个工艺美术的大视野中要求自己!孔相卿做到了,他还将做得更好……

孔相卿

1963年出生于禹州市神垕镇,孔子第七十四代后裔。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钧瓷烧制技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大师联盟副主席,河南省钧瓷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总监,郑州大学艺术陶瓷研究所所长,河南大学硕士生导师,禹州市钧瓷行业协会会长,禹州钧瓷文化博物馆名誉馆长,孔家钧窑有限公司艺术总监。

孔相卿出身钧瓷世家,钧瓷铜系青蓝釉创始人。1992,年创建孔家钧窑有限公司,确立“莫道世上黄金贵,不如孔家一把泥”的艺术品格。2012年8月,孔家钧窑有限公司获批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4年5月,许昌市政府为表彰孔相卿在钧瓷行业的科研贡献,授予其“许昌市最高科技成就奖”。

猜你喜欢

青蓝窑变钧瓷
斑斓釉画的美丽窑变
王亚珂收藏钧瓷欣赏
窑变刻瓷,工巧合一
王金合 钧瓷精品欣赏
牛艳娇钧瓷作品欣赏
特色窑变组壶
西门亚军作品精选
周贯涛 十二生肖钧瓷壶
教训
荀卿之教,青蓝绚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