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基于产业链的“大质量”格局

2016-11-23

纺织服装周刊 2016年42期
关键词:服装行业纺织服装

构建基于产业链的“大质量”格局

中纺联检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羽绒蓬松度检测。

研究人员对抽检样品进行检测。

“对质量的理解,一开始只是从物理、化学层面理解,关注服装是否耐用,是否有毒有害等。随着质量工作的不断深入,逐渐拓展到对产品、服务质量的关注。随着消费者的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在当下,过程质量、体系质量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质量逐渐成为一个更加富有“弹性”的词汇。”

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主任伏广伟眼中,质量一词,既是经济学角度的收益与成本,又指产业发展中常抓不懈的体系,本质上,还承载着消费者对于商品价值回归的诉求。

多年植根于纺织服装行业阵地,检测人眼中的质量内涵无尽丰富。而检测作为产品质量一支标尺和保障,确实提供了一个更加具象的角度,可更深入地观察到纺织服装产业质量建设的蜕变之路和未来趋势。

观念更迭 由量到质的齐飞跃

改变,在过去五年,深刻发生在质量与质检领域。

回顾“十二五”,伏广伟首先说道,消费者对质量的参与意识发生了较大改观,参与质量管理的程度大大提高。消费者开始重视标识标注、检测报告等信息;重视并了解服装质量存在的各种风险;对绿色、环保、可循环利用纺织品的接受度明显提高。

企业作为产品的缔造者,质量意识大大提高。从数量上来看,过去五年,纺织服装企业的质量意识的提升十分显著,企业申请全方位检测比例大幅提升。

“十二五”时期,中纺联检的业务量始终以每年20%的速度在增长,反映了行业在质量和健康可持续方面的进步。在可追溯、动态的供应链质量管理体系中,各个环节都会尽可能选择更好的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在生产过程中的管控更加严格,实行过程检测,产生质量问题的概率大幅度降低。

而同时,在“量增”基础上,还发生着本质的变化,即行业对质量的评定标准发生了改变。对质量的评定不再绝对化,而是与价格建立起了科学的相关关系。对质量的要求不再秉承单一标准,而是日益多元化、多样化。

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便是,质量过剩问题引起关注,譬如,消费者对色彩鲜艳度及色牢度的过度追求,给环境带来了压力和危害的行为遭到更多环保主义者的抵制和摒弃。

这都意味着,行业对质检的目的与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企业对质检的诉求从被动向主动转变,通过质检进行自我管理的本质作用开始盛行。

新常态下 质量强则产业强

进入“十三五“,经济新常态成为新特征,纺织服装行业同样整体呈现出增速放缓、投资风险加大、市场需求不足的态势。伏广伟认为,“十三五”时期,是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会逐渐上升到对品质的要求,这将是影响质量建设方向的根本变化。

品质和质量的不同之处在于,质量是买卖双方达成的一致;品质则带有情感要素,具有文化内涵,是匠心精神的传递、价值的传递、企业文化的传递。

“十二五”期间,中国纺织工业的质量水平整体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标准化工作是纺织服装检测领域一个非常突出的方面,行业制定标准的速度加快,标准的门类更齐全、体系更完整、涉及面更广、影响也更加深远。特别是突出了团体标准的制定执行,对有效补充跨领域、跨学科、跨专业的融合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伏广伟表示,“三品战略”提出的增品种、创品牌、提品质,为纺织服装行业带来了新要求、新变化和新使命,也要求行业直面挑战,突破瓶颈。

当下,纺织服装行业领域比较突出的不足仍是产品质量的不均衡,优劣产品并存,质量高低不均衡的问题。我国纺织工业既能生产出全世界质量最好的产品,同时也必须承认仍有假冒伪劣产品存在于市场。归根结底,这是市场发展阶段不同层次需求、发展水平与阶段性规律决定的,需要行业做出更多的努力去改变。

信息化、数字化 推进产业链质量管理

如何去改变?行业质检工作不能忽视整个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很显然,信息化、数字化将为“十三五”时期的行业质量管理与检测带来契机。

伏广伟表示,行业质量管理已经出现了信息化发展态势,“十三五”时期会更加显著。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可以有效促进产业链质量管理体系的形成,这也顺应了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

2009年开始启动的国家面料馆就是一个例证。国家面料馆着力搭建一个可溯源的面料质量体系、原创设计平台以及纺织服装的快速供应链,让上下游企业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实现安全、诚信对接,此举对于营造产业链共赢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基于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有利于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把握和控制,有效降低结果性的质量损失。在这方面,吊牌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纺织信息中心累计发出了2000万个吊牌,通过对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的引导来优化供应链,中端引导作用成果显著。

在产业链思维的引领下,企业也在不断强化自身供应链系统和质量追溯系统,如,开创创建内部实验室,实行生产过程的检测;进一步重视出厂前的检验,增加在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的检测;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后,建立品质跟踪系统等。这不仅是有效的手段,也是链条管理思维的体现。

弘扬工匠精神 产业呼唤价值回归

个性化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企业的质量管理需要上升到新阶段、新境界。

在我国,产品的同质化已经深刻影响到了消费者的偏好,加之纺织服装产业正从加工贸易型工业进入创新生产阶段,让国人不出国门就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是产业发展的应有之义。

对此,伏广伟表示,在“十二五”期间,纺织服装企业的质量意识有大幅度提高,主动进行质量设计,质量管理日益精细。

而何为质量设计?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伏广伟提出了一个这样的概念:在订单下达之后,企业对客户要求的各项指标要求都能在生产之前进行把控,对应的成本也能精确计算。这就是质量设计。

可以说,质量设计是企业未来质量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方面,反映企业是否能适应不同的供应链质量要求,满足不同层级的质量要求,并能对成本进行有效管控。

此外,随着个性化产品的不断增多,特别是高级定制的兴起,非破坏性实验将应运而生,快速发展。对网络流通产品的管理会进一步提高,网络流通产品的监管技术和手段必将得以丰富和提高。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标准与检测领域也将随之不断提升和变化,归根结底是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和体验。伏广伟表示,正因身处大工业时代转型期,工匠精神才弥足珍贵,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应被追寻和弘扬。匠心不灭,价值回归,纺织服装行业美丽明天更加令人期待。

猜你喜欢

服装行业纺织服装
《纺织品 遮热性能的测定》等9项纺织服装行业国家标准发布
澳洋纺织
2022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让人心碎的服装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49项纺织服装行业标准将于2016年9月1日实施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