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中兴趣教学

2016-11-23李祥槟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数学知识教材

李祥槟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励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中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引入教学中,“同学们去春游,争着要去划船,公园里有7条小船,每船乘6个人,结果还有18个人在岸上等候。”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二、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还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数学,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例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生活,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为自己的校园设计植树方案,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三、抓住趣味性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生动的问题情境或是有趣的活动情境,都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出各种具有问题和故事情境的实践活动环节,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活动的实效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四、挖掘教材中的“快乐”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思维的具体性,越具体形象的东西就越能唤起他们的兴趣。因此,直观教学的运用,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据此,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在挖掘教材本身“快乐因素”上下工夫,尽量使用好直观教具。例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我就问学生:“你们跟爸爸妈妈到超市去买过东西吗?”学生回答:“去过。”“你自己买过东西吗?”有的说买过,有的说没有。我又说:“那你愿不愿意自己买一次东西呢?”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愿意。”我就把事先准备好的毛巾、牙膏、香皂等物品摆放出来,并标上价格,让学生讨论:如果你想买一条价格为4元9角钱的毛巾,你应该怎样付钱?同学们纷纷举手,一个说:“付两个2元,一个5角,两个2角。”另一个说:“付四个1元,9个1角。”还有的说:“付5元,让售货员找回1角。”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热情高涨,说出了很多种付钱方法。这样既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教学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时,我运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兑换钱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充满情趣;既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既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五、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愉快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诸多人际关系中的主导因素。在偏远山区,教师的话在学生心中好比“圣旨”,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师生关系好,学生爱老师,就会“爱屋及乌”,爱其所教的学科;师生关系好,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高,就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教师所教的各种信息就会在学生头脑里出现一种“易接受”的心理优势;师生关系好,学生的崇拜度高,教师的模范言行、治学精神都给学生以感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精神,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同时,教学中教师亲切和蔼的表情、幽默有趣的话语都会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心境和强烈的求知欲,自觉实现教学过程中的默契配合。

六、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乐于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同时也是认识世界的最重要途径。引入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不仅使数学学习妙趣横生,而且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比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让学生在一分钟内开展拍球、跳皮筋、记成语、默单词、背诗词等活动。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生既体验了一分钟时间的长短,又感受到了时间的珍贵。尽可能地使教学游戏化,不只是乐学的需要,更应该是数学教学的发展方向。

七、适当地组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导入阶段的竞赛活动,可以引导学生从胜负原因分析中寻找规律,从而激发探究新知的欲望;教学新知过程中的竞赛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勤于动脑的钻研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巩固阶段的竞赛,对于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是十分有益的;拓展延伸阶段的竞赛活动,则属于数学兴趣活动的范畴,可以培养学生将数学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及多种实践能力。

八、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

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把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声、色、光、动画等丰富的视听媒体优势,让学生手、眼、脑齐动,兴趣浓厚地进行自主探究,效果更显著。

总之,每一节数学课只要教师精心设计,都会充满乐趣。所以,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地了解当前学生的所思所想,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去挖掘其内在的兴趣因素,让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40分钟的数学课,就能像磁铁那样把每一个学生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数学知识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