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建筑中的明清家具
——以天水民俗博物馆为例
2016-11-23邹丹婷天水市博物馆甘肃天水741000
邹丹婷(天水市博物馆,甘肃 天水 741000)
浅谈古建筑中的明清家具
——以天水民俗博物馆为例
邹丹婷
(天水市博物馆,甘肃 天水 741000)
[摘要]古民居建筑中,家具的使用门类繁多,流传至今仍被人们惊叹乐道的还属明清时期的各类家具。明清家具堪称家具中的巅峰作品。随着明、清时期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同时期的家具在造型、雕刻手法、用料等方面逐步发展变化,独具时代特征。
[关键词]明清家具;民居;古建筑;家具艺术
在中国古民居建筑中,随到一处,其中流露出的便是中华民族生活的智慧。从建筑构造、庭院设计,到房内陈设,无不体现了古人在生活中渗透的艺术文化。家具是古民居建筑文化中的一个强大分支,早在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青铜和石制的家具了。通过千百年来祖先们的发明创造,形成了不同时期各具风格的家具形态。家具的形态变迁折射出每个时期人们的生产发展、生活习俗、经济文化、审美情趣等状况。
一、中国家具历史简述
中国家具历史文化悠久绵长,不同时期的社会变革造就了各类不同艺术风格的家具。随着历史的发展,家具的形态不断变化,最终成为在人们生活中不可替代的服务工具和具有欣赏性的艺术佳品。早期人们席地而坐,地面铺草席,室内仅有卧具;后来出现屏、几、案等家具,卧具与坐具并用,出现床榻;到商、周、秦、汉、魏时期,出现了凳、桌;一直到南北朝时期,坐具高度上升,高型坐具陆续出现。唐代时期,床榻并用,依旧采用憩居形式。直至宋代,人们才真正开始垂足而坐的生活。宋元时期,家具种类逐渐增多,高度由低升高。到辽金时期,家具制造持续发展,已经按照用途细化分类,并逐步建立高档家具系统。元代,家具秉承宋制,在造型制作手法上没有大的突破。明清时期,家具制造业达到顶峰。明清时期的家具是中国家具的代表作品,除了实用价值以外,还具有鉴赏收藏价值,体现了古人的生活品位与艺术情操。家具历经多个时期的发展变革,最终达到生活运用与艺术造诣相辅相成。
二、明清家具概述
明清时期的家具艺术文化高度发展,拿出每件赏玩,都堪称艺术佳作,被后人称作“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明式家具,一般是指在继承宋元家具传统式样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由明入清,直至清乾隆前期,以优质硬木为主要材料的日用居室家具,因为这种家具形成于明代,时代特色鲜明,故称其为“明式家具”。清代乾隆以后,家具开始崇尚豪华繁缛的风格,充分利用了雕、嵌、描、绘等手段,并吸收了外来文化艺术,在家具形式上大胆创新,变肃穆为流畅,化简素为雍贵,一变前代风格,这一时期的家具被称为“清式家具”。
明代是家具发展史的一个高峰时期。明代政治、经济、文化稳定发展,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是继汉唐之后又一个长治久安的王朝。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形成了家具特有的风格。明式家具线条简洁流畅,造型质朴圆润,整体性强,纹饰雕刻内敛,装饰物及珠宝镶嵌较少,以实用为主。明式家具渗透着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将礼仪文化通过家具体现在生活起居上。
清式家具是在明式家具的基础上逐步演变而来的。清代中期,社会政治发展稳定,手工业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被人们称为清代的盛世时期。这一时期的家具吸收外来文化影响,在造型、样式上追求繁缛、富贵、厚重。清式家具品种丰富,设计巧妙,主要体现在雕刻手法与镶嵌饰品上,雕刻纹饰内容精细,装饰物材质名贵,多运用螺钿、珐琅、玉石、象牙、云石、瓷板等物品。
三、明清家具的类别
明清时期,人们在制造家具时,既注重实用价值,又重视艺术品位。此时家具的门类广阔,种类繁多,划分细致。按照生活用途可以分为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柜架类、屏风类、文玩类等。天水民俗博物馆—南宅子是西北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院落,由12个院落、78座单体古建筑组成,现藏2000余件民俗展品。下文以南宅子为例,简述明清家具的类别及其主要特点:
(一)椅凳类
椅凳类家具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向前迈了一大步。古时人们席地而坐,席子是出现最早的坐具,之后高度逐渐升高,出现榻,亦坐亦卧,后才演变成各类椅凳坐具。椅凳类家具一般可分为杌凳、坐墩、交杌、长凳、椅、宝座等。南宅子中明清椅具保存较多,有官帽椅、玫瑰椅、灯挂椅、靠背椅等。桂馥院前正厅内陈设有一对明式四出头官帽椅,这是一种搭脑和扶手均探出头的椅子,因其造型像古代官员的帽子而得名。该椅座面长58.8厘米,宽47.3厘米,通高126.5厘米。椅的搭脑和扶手均出头,搭脑过立柱后仍向前探,并在顶端向外挑出、翘起,搭脑中段弧度呈罗锅式,扶手两端外撇,与搭脑和谐统一,曲线优美、富有弹性。靠背板光素、绚丽,呈“S”形,圆形立柱与后腿一木连做,两扶手正中下连帮棍,以下粗上细直立,即“老鼠尾巴”的做法,鹅脖部分向前倾斜,适合人体靠背的曲线,坐在椅子上比较舒适,符合人体功能学。此座椅浆色锃亮,上下无一丝装饰,结构简练至极,完全采用线条和弧度来处理,方中带圆,充分体现了明式家具简洁明快的特点。
南方官帽椅也是官帽椅的一种,搭脑左右和扶手前端不出挑,也称为“玫瑰椅”。绣楼一层丫鬟房中藏有一对明代黄花梨木南方官帽椅,通高46厘米,长21厘米,宽15厘米,这种扶手椅的后背与扶手高低相差无几,比一般椅子的后背低,适合靠窗台陈设使用,造型别致。常见的式样是在靠背和扶手内部装券口牙条,与牙条端口相连的横枨下又安短柱或结子花。也有在靠背上作透雕,式样较多,别具一格。
梳背椅也是较常见的椅具代表。在南宅子书房内展示,椅背中间用四根细圆梗木均匀地排列成靠背,形似木梳,因而得名“梳背椅”。此椅为明代核桃木制作,通高115厘米,宽46厘米,长58厘米。制作风格简练,线条组合疏朗空灵。
(二)床榻类
床榻与人的关系十分密切,人的一生中,有1/3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在中国古代家具中,渗透着民俗雅韵的古床占有不可忽略的一席之地。根据床的造型分类,一般可分为罗汉床、架子床、拔步床、高低屏床及圆床等。
架子床是使用率较高的卧具,南宅子槐荫院正厅内展有一张清代镶嵌鱼骨人物故事架子床。该床高246厘米,长204厘米,宽145厘米。床通体髹红漆,四角有立柱,床左右及后面装床围板。正面月洞门安拐子纹门罩,内嵌四块小方形黄杨木透雕人物。顶部安长方形、扇形床帽。楣板及门两侧板均嵌鱼骨古代人物故事画面。床座有束腰,三弯腿外翻。此床做工精美,清雅别致,构件可拆卸,便于移动和组合。
拔步床是升级版的架子床,俗称八步床。桂馥院正厅西耳房内陈列有一张清代南方拔步床。此床长210厘米,宽215厘米,踏步深76厘米,高275厘米。它的独特之处是在架子床外增加了一间“小木屋”,从外形看似把架子床放在一个封闭的木制平台上,平台长出床前沿二三尺,使床前形成了一个小回廊,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范围。回廊两侧可放置板凳、烛台、衣箱等杂物。此床主体部分由花梨木制作,雕饰部分分别由紫檀木、黄杨木等硬木制作。挂檐上面镶嵌象骨人物故事图案,先用图谱在木料上刻出图案,然后用磨成型的象骨片嵌入图案内,再打磨平整。这种踏步式架子床冬暖夏凉,相当于在室内再造了一个多功能的、私密性强的起居空间。
(三)桌案类
南宅子院内出现的桌案类家具有长条桌、八仙桌、花几、翘头案、半圆桌等。其中,桂馥院正厅中堂下方陈列有一透雕牡丹凤凰长条桌,清代梨木制作,长215厘米,宽48.5厘米,高85.5厘米。桌面攒框光素,闷榫。直枨与桌面下透雕牡丹凤凰,两边牙子镂变体龙纹,枨下两边饰拐子纹角牙。两侧挡板透雕卷草纹图案。面板下边沿、直枨、四腿均起阳线。做工规整,雕刻精细,古朴典雅。在长条桌后方摆设有明式核桃木透雕卷草龙角牙翘头案,长297厘米,宽51厘米,高93厘米。案面两拼,腿与桌面为透榫相接。四腿面均起线处理。前后腿间镶有挡板,均透雕二龙捧寿纹,下端有石榴纹板牙。做工精细,具有明式家具遗风。另外,书房院私塾内有一核桃木万字纹书帐桌,清代,长124厘米,宽93厘米,高86厘米,桌面多拼,四周攒边框。看面有二屉,屉面饰连续万字方格纹,圆环铜拉手。直枨下刻透花蝙蝠云纹牙板。桌背面枨上饰连续万字方格纹,枨下刻透祥云蝙蝠纹牙板。侧面枨上刻透雕福、禄、寿图案,枨下透雕蝙蝠云纹图案。造型美观,寓意吉祥幸福。
(四)柜架类
柜架类家具用于存放、摆设物品,是明清时期较常见的生活用品。
桂馥院正厅西稍间拔步床旁摆放一件清代核桃木亮格柜,柜体长57.5厘米,宽35厘米,高94厘米,从上到下分三段。第一段为亮格,四角牙透雕缠枝纹,两侧挖花蝶形券口。第二段为两抽屉,屉面铲底浮雕卷草龙相对,有圆形铜质面叶,双鱼纹拉手。下段为柜子,柜门对开,有铜饰件,左扇减地浮雕如意花瓶、牡丹、梅花,寓意平安如意。右扇雕灵芝花瓶、花草,寓意平安长寿。
在储藏类家具中,也有体型较大的,槐荫院正厅内摆放一大型柜具,银杏木材制作,翘头四屉橱柜。制作年代为清代,长290厘米,宽47.5厘米,高93厘米。案形结构,橱面两头翘起成卷书状。橱面下设四个抽屉,屉面浮雕鹿、大象、花卉、狮子戏球图案,装黄铜拉手。屉下为左右两柜,门旁两侧雕平升三戟、平安如意、凤戏牡丹图案。六腿直立,足雕莲瓣纹,腿间有阳刻石榴纹壸门牙板。此橱柜有桌和案两种功能,既可储物又可做桌案使用。
古建筑中的明清家具千姿百态,在服务人们起居的同时点缀着人们的生活空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中图分类号]K87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4-00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