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知道你来过

2016-11-23

中外文摘 2016年24期
关键词:墨宝刻画涂鸦

□ 刘 威

我们知道你来过

□ 刘威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如浮云苍狗白驹过隙,生命如此短暂,总要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点什么。如果没有轰轰烈烈的人生,至少可以留下一块墓碑——大多数人离世之后,名字会被篆刻在一块石头上供子孙后代祭奠。当然,也有的人在活着的时候就选择把自己的名字和笔触留在石头上,供过往的路人嗤之以鼻。比如,9月1日在北京房山区的醉石林、金祖山、火焰山等山石上喷上“沧海桑田掀巨变,造就嶙峋乱石山”等字样的陈志成。

9月8日,印尼巴厘的一家潜水观光公司在其脸书的主页上贴出了两张照片,上面显示当地的海底珊瑚礁竟然被人刻上了字,“陈帅、飞飞、美女姐姐、童儿”等简体汉字清晰可见。刻字的不知是何方神圣,以敢下五洋捉鳖的无畏精神把自己的名字留在海底的石头上,为国际世界鄙夷中华文明贡献了一份宝贵的力量。

“是谁造就了这神奇的造化,其中若没有我的参与,岂非美中不足?”

大唐贞观500年之前的那场决战中,孙大圣不仅随地便溺,还蘸着唾沫留下了到此一游的墨宝。于是,你秉承这种精神,处处留名,走出国门冲向世界,不求海枯石烂,但求地老天荒。

你在自由女神像上刻上了“到此一游”的潇洒签名。

你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的金色回廊留下“国安是冠军”的豪迈宣言。

你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写下“丁XX到此一游”的爬爬大字。

而在国内,这种留名四方的事,在大大小小的景点中更早已司空见惯。以各种方式在各种材质上留下“到此一游”的现象屡见不鲜,长城故宫泰山黄山,各种景点都难逃咱们的魔掌。走哪儿都是“到此一游”的传统已经光明正大地融入了我们的血液,历史悠久。

说到历史悠久,有人会举出古人的例子来反驳。华夏大地,多少厅堂楼阁山川绝壁上留下古人的诗句。厚古薄今,古人能刻画,我们就不行?再说,读点书就了不起啊,不会掉书袋就不能涂鸦刻画了,还有人争辩道。

跟古人比存在感,你咋不上天呢,你咋不和太阳肩并肩呢?

咱们的确没有法律规定不能随意刻画,所以到处都有随意涂抹粗鄙不堪的“到此一游”。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监管部门站出来,对这种无聊的行为大声喝止。这让我想起了新加坡。新加坡被称作“花园城市”,他们的政府对乱涂乱画、破坏环境的行为采取的是“零容忍”的政策。

1994年6月,美国18岁的少年迈克尔·费伊和他的一班朋友在新加坡境内肆意涂鸦喷漆,遭到新加坡政府的逮捕法办,新加坡法庭决定对其处以鞭刑,一时世界哗然。“美国媒体对自家男孩被别人剥下裤子鞭打屁股勃然大怒”,“消息传出后,数十名美国人写信给新加坡驻华盛顿使馆要求改判,就连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也为这位少年求情。”求情无效,新加坡的鞭子依然抽在了乱涂乱画者的身上。2015年,又有两名德国青年在新加坡城铁车厢上胡写乱画。犯事后,两人虽然离开新加坡,但仍然遭到新加坡当局通缉。同年11月下旬,他们途经马来西亚返回澳大利亚期间被马来西亚警方逮捕,继而引渡回新加坡被处以鞭刑。

这样的熊孩子,父母都不一定舍得打,但是被外国人抽了鞭子还留了伤疤,估计他们这辈子都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韩国有位作家写过一本书,《如何证明你来过,活过,爱过》:“你竭尽全力想和这个世界发生联系,却感到自己越来越像个无声无息的影子,孤独寂寞。”这大概可以解释那些留下到此一游墨宝的同学内心的原始冲动,我手写我心,吸引别人的注意,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个存在过的痕迹。

孙长老,快收了神通吧!我们知道你来过了。

(摘自《中国青年》2016年第20期)

猜你喜欢

墨宝刻画涂鸦
创意涂鸦
陈墨宝作品
创意涂鸦
陈墨宝作品
陈墨宝作品
刻画细节,展现关爱
“晒墨宝杯”首届全国小主人书法大赛作品精选 小学组(1年级-预备班)
ℬ(ℋ)上在某点处左可导映射的刻画
Potent环的刻画
涂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