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纪录片剪辑
2016-11-23程楠
程 楠
(山西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浅析纪录片剪辑
程 楠
(山西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2016年暑期上映的《我们诞生在中国》,让很多观众重新认识了导演陆川,也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纪录片。好纪录片是拍出来的,更是编出来的。在一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剪辑是尤为关键的一步,是导演表达主题、阐明思想的最终途径,也是观众接受信息的唯一渠道。
纪录片;剪辑
纪录片创作从前期选题开始,就必须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共同运用到实践中。纪录片的剪辑,从本质上来说也是对影像的处理,是将画面、声音进行蒙太奇处理的过程。
一、剪辑意识
在纪录片的创作中一直强调编导思维,这里也包括了剪辑意识的控制。剪辑在纪录片的创作中不仅仅是属于后期制作的一个技术性环节,而是渗透到每一个工作部门和创作过程——从采访到撰稿,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制作,剪辑意识是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围绕剪辑和配合剪辑的思维活动。
二、剪辑艺术
(一)画面性
影视剪辑实质上是镜头的选择与组合,即从前期拍摄的大量素材当中,选择合适的镜头,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进行排列组合,选出最佳的镜头组合顺序,然后寻找恰当的剪辑点联接镜头。纪录片和其他类型影片相比,为了强调素材的真实性,在拍摄时不会过多地对现场环境进行干预。由此,拍摄过程中必须注意镜头的景别、构图、角度等问题,在后期剪辑过程中,强调纪录片的画面性。
2015年12月,在浙江卫视播出的纪录片《南宋》,从北宋后期开始讲述,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多方面进行解读,还原真实的“南宋”。同样,在今年G20峰会召开之际,浙江卫视推出了纪录片《杭州》,两集纪录片是一次对杭州全方位的探寻。片子以城市空间作为切入点,根据自然风貌、人文精神、城市的过去与未来等主题完成拍摄。以空间贯通时间,寻找相关的人物和事件,让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杭州。于是,我们在片中看到了不同视角下的杭州,变化多样的景别、构图和角度让观众再一次领略杭州之美。
(二)故事性
纪录片的故事性是从前期创作开始就不容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纪录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片种:新闻纪录片、历史纪录片、政论纪录片、人文地理纪录片、舞台纪录片、系列纪录片、杂志片等。如今的纪录片,样式繁多,不完全是故事型,然而众故事性已经成为一种共识。通过具体故事讲述人生命运、生活经历和社会事件,成为纪录片创作的普遍思路。
1.叙事结构流畅
影视创作离不开蒙太奇。纪录片不靠虚构故事和表演取胜,通过剪辑把不连贯的生活画面组接成一部完整的作品。由此合理使用蒙太奇技巧,是成功的关键。纪录片的叙事往往采用并列的方式。在一组画面中,画面与画面之间并无因果逻辑联系,素材相对自由地围绕核心或主题陈列。在镜头与镜头之间,在段落或段落之间,使用简略的交代,如旁白、字幕、音乐这些人为附加材料进行粘合。
2012年,央视推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引发了收视高潮。2014年,《舌尖上的中国2》重新登陆荧屏。通过展示人们日常生活中与美食相关的多重侧面,描绘与感知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家族观念、生活态度。《脚步》《心传》《时节》《家常》《秘境》《相逢》《三餐》每一集都讲述几个小故事,不同人物、不同地域、不同家庭的故事都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形成主题。
(3)虚增企业利润。因为我国企业目前实行的是权责发生制,以取得收款权利付款责任作为记录收入或费用的依据,因此企业通过赊销所获得的收入全部记入当期收入,但资金不一定是本期流入企业,因此赊销在一定程度上虚增了企业的收入,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2014年1月16日至1月30日在英国广播公司第一台播出的《隐秘王国》,采用特殊摄影的方式拍摄超小型动物的世界,每位观众都可以通过摄影技术缩小观察的视角,在这个隐秘的小世界里探索生命的奥秘与价值。例如在第三集《都市丛林》中讲述的就是一只小狨猴的故事。在里约热内卢嘈杂的街道上,一只小狨猴发现自己和同伴走散了,它不得不独自面对这个繁忙、令人迷惑的城市,何况这里还隐藏着众多危险。从小狨猴身上,观众可以感受到它的迷茫、不知所措,感受人类社会和动物生存之间的巨大矛盾。在未来感十足的大都市东京,一只独解仙逃脱了抓捕,为找到避难所,它开始了穿越这个奇异世界的非凡之旅。在叙事结构流畅的前提下,提供给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
2.突出刻画细节
纪录片的故事不拘长短,要想使故事讲的流畅生动,必须注重细节。细节是主题的血肉肌肤,缺乏细节的故事容易落于平淡、空乏。细节能够强调叙事、表现情节、突出矛盾、渲染主题。选择人物的情绪、语气、表情、动作的细微变化;选择环境特点、生活氛围、人物装束、物体表现色彩等,记录细节,让故事讲述更加充满生气。
2008年6月22日,享有盛誉的美国SILVERDOCS纪录片节宣布了今年的各大奖项,在最受瞩目的国际纪录片竞赛单元中,《红跑道》获得评委会特别奖。故事讲述的是一群练体操的孩子和他们家庭的故事,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在影片中,让观众难忘的镜头片段就是两个学前班年龄的女孩——邓彤和王露凝,在教练的指示下并排双脚悬空,单单利用双手和臂力悬吊在单杠上。时间慢慢过去,两个女孩一个哭泣,另一个咬牙坚持,神情痛苦无比。就是在这样一个长镜头中,让观众看到了很多细节,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小姑娘们的坚持,也看到少儿体操训练的艰辛和体制的残酷。
3.处理声音,实现声画关系和谐
客观声是纪录片真与美的支柱元素,没有客观声的纪实是不完整的纪实。声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媒介,又是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现场声、采访、解说和音乐,是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在剪辑中处理声音元素,实现声画关系和谐。
(1)采访。纪录片中的采访剪辑是一种声音的组接,但又不是单纯的声音组接。例如张以庆导演的《幼儿园》,故事讲述的是武汉一所寄宿制幼儿园内,一个小班、一个中班、一个大班的孩子在14个月里的生活。片子真实客观记录了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场景。在采访中问到孩子们一些关于“爱情”“金钱”“成长”“社会新闻”等成人化的问题,孩子们的回答有的显得很可爱,有的则比较成熟。
(2)现场音。现场音的价值首先在于传达信息;它能够渲染氛围和传达情绪,有效地阐释画面,使视觉形象的某种深层意蕴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现场音能使作品显得自然、充实,更加具有立体感。因此,在剪辑过程中,要对声音进行加工和处理,充分利用声画对位、声画同步等声音蒙太奇处理手段,使画面含义发生听觉变化,营造特定气氛,给观众以联想。杨荔钠于1999年拍摄的《老头》,将现场音进行合适的处理,沧桑的画面配合巧妙的叙事,让故事更加耐人寻味。
(3)解说词。好的解说词是写出来的,也是剪出来。解说词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它以不完整取胜。在剪辑过程中找准解说词的位置,使其不多也不少,突出解说词的妙笔、亮点。风格多样的解说词也使剪辑出现多种风格。
(4)音乐。音乐丰富了纪录片艺术,纪录片艺术推动了音乐创作。首先,音乐是纪录片中最富艺术性的主观音乐。纪录片中的音乐不需要完整,它的效果应该是与其他艺术元素实现有效结合,互为补充,起到阐释、揭示的作用。因此,在剪辑过程中,要注意合理使用音乐,既不要过多,也不少太少。
其次,解说词要为音乐让路,音乐要为现场声和访谈让路。总结起来就是从作品整体、章节、段落去考虑音乐的剪辑,选择恰当的合适的剪辑点,实现声画关系的统一。
张以庆导演的《幼儿园》中,几次出现《茉莉花》这首曲子。当孩子们第一次进入幼儿园的时候,清新的童声伴奏合唱由远及近:“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白又香人人夸”。此后,这首歌曲在孩子们睡觉、陈志朋等妈妈接自己回家却久久等不到时,在大班孩子们毕业时都适时响起。《茉莉花》的抒情,给观众以无限遐思。恰到好处的使用,使《茉莉花》也成为很重要的段落部分,在整合结构部分起到了很大影响。
三、结语
纪录片作为影视艺术展最具有生命力的花朵,在创作中要始终保持编导思维,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去构思设计和后期剪辑。从理论上来说,纪录片的剪辑与剧情片并无不同,因为两者都是影像,都是处理影像之间的关系。任何在剧情片中出现过的语法现象,都有可能在纪录片中出现,这就要求剪辑师在剪辑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纪录片类型和样式,去分别处理声音、画面,使两者共同结合,实现完整叙事,完美表意。
[1]朱景和.纪录片创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姚争.影视剪辑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3]环球网.浙江卫视推出纪录片《杭州》:全方位解读山水之城赫尔创新之城[J/OL].2016-9-5.
[4]傅正义.影视剪辑编辑艺术[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5]聂欣如.影视剪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6]https://www.sogou.com/link?url=DOb0bgH2e KjR iy6S-EyBciCDFR TZxEJgF8h0UmV2jjJVy6JvJfJZBvC JC-1zdrX 6nesQ8ErcOQX KjSR U1I_g_z7hvoKkqAB9I8uH Y6KuUCNG27Y5k_1QxQ..&query=%E9%9A%90%E7%A7 %98%E7%8E%8B%E5%9B%BD
[7]周文.世界纪录片精品解读[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8]衣建龙.纪录片创作中的剪辑艺术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6(10).
J932
A
1007-0125(2016)11-0098-02
程楠(1992-),女,汉族,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