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间半书房,日月中藏
2016-11-22艾英
艾英
书房,是一处特殊空间,拥有独特氛围;书店,是城市文化坐标,带来独特心境。
在书房,时光停滞不前,心安静下来,领悟深邃的理性精神,收获精彩的人生风景,体味文字的温暖和灵性。这些年,自己买的书、朋友送的书越来越多,不知不觉间,家有三间半书房。
第一间是正式书房。装修新房子时,特意打造一间二十多平方米、怀旧风格的书房:位置在三楼东边南面,斜屋顶上开着天窗,窗下写字台宽宽大大;书架是以前房子里的书架,水曲柳木材、黄色木纹,足足占两面墙,成L型;名家书画、摄影作品、装饰品、小玩意儿,是我多年来在城市和山水间行走收获的宝物……这里有我生活的印迹,心灵的回忆,更主要的是有近万册书。书以文学作品居多,也有历史、哲学、艺术、新闻等方面书籍,有许多精装本、豪华本,还有英文原版书,整齐有序地排列。有些书已经泛黄,似乎吹弹即破,留有旧时气息;有些书很干净,像没读过一样。书房也洁净,我在这里读书、写作,思索、发呆。
第二间是电脑室兼书房。这里原是儿子的地盘,有两个书架里是儿子童年和少年时代的书,但到他的青年时代,数字化迅猛发展,90后习惯在电脑上、手机上阅读,新书增加得少。后来儿子到外地、外国读书,这里被我占据。书在不停增加,就把近几年的新书放到他的书架。
第三間是客房兼书房。家里客房一年半载没人住,是一处空房间,越来越多的书没处安放,我把朋友送的书放在这里。没有专门书架,柜子、箱子、茶几,可放书的空档都放满书,有近千百本。这是朋友送的最珍贵的礼物,是与写作的朋友精神联系的纽带。翻阅和品读这些书,会想起与朋友有关的人和事,字里行间满溢可触摸的记忆。
第三间半是主卧室。我床头总有几本书,或同时在读,或想读哪本读哪本;先生床头是他喜欢读的书。双休日午后,在阳光充足的房间随意地读,心很宁静;平常夜晚,就着灯光各捧一本书静静地读,梦亦安详。
这是我现实中的书房。而喜欢读书的我,在自己生活的城市喜欢逛书店,每到一个城市也喜欢寻觅书店。我还不止一次地幻想,在城市沸反盈天的繁华地带、色彩缤纷的时尚小店中间,拥有一间“朋友书店”。“朋友书店”有两层楼,又分前后两间,有旋转楼梯上下。屋里白门白窗,门口有一棵龟背竹,两面墙是高高的书架,书架顶层有吊兰,纤细的叶子从上面垂下来;另一面墙是矮柜,上面是青花陶瓷花瓶,里面插着玫瑰、康乃馨、唐菖蒲、勿忘我等干花,墙上挂着几幅书画作品;宽大的玻璃窗下,放着几张圆桌,每张桌旁有两把椅子;有人站着翻书,有人坐着捧读;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一应俱全,可以为读者复印或打印书中需要的章节或页面;书店有一次性杯子,备有速溶咖啡、袋泡茶、纯净水;有音乐在轻轻地回荡,似有若无。书店从上午9时到晚上9时开放。许多人在这里,以一杯茶、一杯咖啡、白水一杯,泡上几个小时。
每天,我除了整理书,就静静地坐在门口桌旁。或是在读书,或是在电脑前写读书笔记、书评、书摘、书介,或整理书目、算账。不管谁来,我会面带微笑,轻轻道一声“你好”!
我会静静观察每个进书店的人,猜他们的职业、年龄,兴趣、爱好,熟悉或陌生的读者在小屋里伫立、盘桓,小坐、品读,带一两本书或满心欢喜离开。人们也会在临走时,留下一个名字、一张名片、一个电话,说说自己的喜好,如有新书,可在第一时间通知他们……
其实城市并不缺少书店,只是缺少个性书店。“朋友书店”以书会友,以友会书,以书为友,以友为书。我一直以为,朋友是另一个或另一些自己,一些一样的人成为朋友。“朋友书店”为有闲暇、有情趣的人找书,为有内涵、有品位的书找人,人们来此不止挑书,也寻找生命意义、生活乐趣。
大多数时间,书店是冷清的。这样的寂静正是我内心最渴望的东西。我在电脑前写作,聆听生命内核的声音,让精神自由地漫游;在自己构筑的语言时空里,给心灵一个可以自由呼吸的“牧场”。也许,我会写一本书——100个读书人的故事。
开一家书店,是我这个读书人的终极梦想。
书房、书店,让我在回忆和现实、生活和幻想之间自然切换,获得心灵的丰富和安宁,与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温柔而淡然地相处。
栏目主持人:薛华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