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遥平凡的世界的苦难意识

2016-11-22易谭鹏

青年文学家 2016年30期

易谭鹏

摘 要:路遥怀着对家乡黄土地的满腔热忱,用毕生的精力创作了经典巨著《平凡的世界》。在这部著作中,路遥从普通人的角度刻画了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俩普通生活中并不平凡的人生。作者通过对孙少安、孙少平形象的刻画,揭示了当时人们对于苦难环境的思考。论文通过分析文中人物的坎坷经历,进一步探讨了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表现出来的苦难意识。

关键词:路遥;平凡的世界;苦难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01

路遥是一位在用生命进行创作的伟大作家,他用尽毕生精力写下了为数不多却能给人心理带来极大震撼的作品。《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孙少安的人生经历影响和鼓舞着多少在苦难的境况中挣扎、奋斗的年轻人,使在迷惘人生中挣扎的青年在平凡的世界中看到了自己的缩影,并寻找着关于平凡和人生的感悟。

1、分析文中的人物描写,体会路遥的苦难历程

路遥在作品开头就描写了孙少平在求学过程中每顿饭只能领到两个黑馒头的凄惨情境。孙少平穿着寒酸的破烂衣服,看到乙餐盘里还有一点剩汤剩水时,就如同偷窃般蹲下来,用勺子把那些混着雨水的剩菜汤舀向自己碗里。这些细致的描写无疑是路遥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路遥出生在贫瘠的陕北高原,他的家庭贫困到连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家里除了一床破棉絮几乎一无所有。在路遥七岁时,父亲再也无力承担家庭重负,在一个寒风凛冽的日子,父亲带着路遥一路乞讨来到同样贫穷但没有子嗣的伯父家中。虽然伯父想尽力支持路遥的学业,但是由于家中极度贫困,伯父在路遥小学毕业后就再也拿不出钱来让路遥继续求学。路遥的初中生涯在教师与同学的接济中度过,他在学校只能吃最便宜的丙菜和黑窝头勉强填饱肚子。

初中时期的路遥每天都在忍受着饥饿和眩晕的折磨。这些痛苦的经历都体现在他的作品描写中。路遥曾经和宣传队演员林红有一段美好的爱情,但在林红工作后两人因差距越来越大而分手。这在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故事中有所体现。田晓霞是官二代,是年轻漂亮的记者,而孙少平只是煤矿的底层工人。他们坚贞不移的爱情故事可能只是路遥对自己失败爱情的一种寄托。此外,路遥的写作方式也体现出了他的苦难历程。他以牺牲的精神来完成如此繁重的写作使命,斩断自己舒适的生活,用滴血的手指拨出绝响。他像苦行僧献祭一样匍匐在自己的写作圣地,最终成就了这篇刻在文学史上的巨著。

2、战胜生活中的苦难,实现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史诗般的描写了在贫瘠的黄土地上中国历史的变迁、普通百姓的悲欢离合以及底层群众不向苦难低头的奋斗历程。在静静的品读作品时,你能感觉到路遥表现出的浓浓的苦难意识。作者描写了孙氏兄弟在面临时不放弃不妥协,他们通过一次次艰苦的尝试、努力的奋斗,最终战胜苦难走向自己想要的生活。这篇作品始终以艰苦与奋斗、平凡和伟大作为主旋律去表现普通生活中实实在在的苦难和苦难生活中不屈奋斗的人。

孙少安是一个聪明、善良、敢于创新、品行高洁的农村青年。由于家境贫困,在小学毕业后孙少安就回家务农。虽然他成绩优异,但是为了帮父亲供弟妹读书而选择了辍学。苦难的生活让少安过早的懂得了默默地付出与静静的承受。他不怕吃苦,不自卑自怜,勤于思考,在改革的形势下承包了砖厂,通过艰苦努力,最终成为农民企业家。孙少安在苦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坚韧与战胜困难的勇气,使他的形象丰满而高大。可以说,孙少安是苦难生活中的奋斗者。

而孙少平凭借着自己的学识冲出狭隘贫瘠的双水村,飞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加入到城市建设的队伍中。孙少平不想一辈子困在农村,他想要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因此,孙少平带着仅有的几十块钱到县城揽工,他看够了白眼,受尽了屈辱,经过几番曲折磨难,终于成为了一名矿工。这在孙少平看来已经是人生的重大转折了,他终于有了一份正规的工作。虽然这工作又苦又累且极具危险性,但他还是感激命运的眷顾,努力的工作。一段段人生的磨练造就了孙少平坚强的意志与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在承受苦难的同时,用近乎基督徒的虔诚去实现自己高尚的精神追求。在苦难的生活面前,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精神奋斗者。

平凡的世界里就算是甜蜜的爱情也充满了苦涩的泪水。作者描写的悲凉、凄美的爱情,让读者的眼中时常充满泪水,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孙少平与田晓霞那种冲破世俗,优美而烂漫的爱情之约,被一场大水淹没。而少安与田润叶的爱情也被现实的生活摧毁,孙少安娶了善良、勤劳的秀莲。正当他们在苦难的生活逐渐好起来时,亲爱的秀莲却病重倒下。爱情的消亡、婚姻的破亡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平凡的世界》中的苦难意识,是这一文学作品不可规避的主题。它告诉我们,生活中的苦难不是不可战胜的,只要你有战胜苦难的决心与意志,在苦难的生活面前,你就可以造就一个不平凡的人生。路遥从苦难中跨越过来,但又没忘记苦难,他用智慧与真挚的感情,谱写了长篇巨著,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为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指引了成功的方向——那就是战胜困难,实现不平凡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鲍怡菁.试论《平凡的世界》中的苦难意识[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2):162-163.

[2]张卉.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苦难意识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6,(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