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太原市某医院医疗综合楼方案设计

2016-11-22

山西建筑 2016年5期
关键词:综合楼大厅病房

王 江

(山西土木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3)



谈太原市某医院医疗综合楼方案设计

王 江

(山西土木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3)

针对太原市某医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集中布局的设计方案,并从平面布局、细部设计及外观形象设计等方面,论述了该医疗综合楼的设计方法,为今后医疗建筑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医院建筑,建筑单体,门诊大厅,病房

医院是人类维护身体健康,恢复身体机能的场所,是人类生存繁衍与疾病抗争的重要阵地。现代意义上的医院始于西方,其发展深受技术、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并与医疗技术和医学模式的演进息息相关。我国作为一发展中国家,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关心下,新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院建设日新月异,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医疗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老旧医院已不能满足当前的形势,新建和改扩建的需求日益迫切起来。

1 项目概况

太原市某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面向全社会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现有职工500余人,设有急诊科、心内科、妇产科等36个临床科室。该医院位于城市中心旧城区,现有建筑以及周边均为多层建筑,凌乱破旧,流线混乱。随着近年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建筑的规模和设施条件与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发的突出,因此院方拟新建设一医疗综合楼,以便更好地适应医院未来的发展。

该医院场地北临北二路,东临西一路,用地呈一不规则形,其中东西最长约108 m,南北深约83 m,总用地面积7 078 m2。该院原有建筑呈“工”字形布局,其中3层门诊楼位于基地北侧,紧临北二路,5层住院楼位于南侧,中间为医技楼将两者相连。

在方案设计前期,设计单位多次去现场考察。由于该院地处城市中心,用地局促且无法向周边扩张,用地紧张的矛盾突出,设计难度大,挑战性强。方案构思前,该楼如何布置,集中式还是分散式,如何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避免对环境造成突兀感和压迫感,如何在建设期间还能保证医院内正常的医疗服务的开展,这些都是设计人员必须要解决的课题。经过与院方多次地探讨与协商,结合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方案决定采取集中式布局,在现有的基底条件下,通过紧凑密集的立体布局来解决高效运行的医疗功能和相关技术要求。院方先拆除原有的门诊楼和部分医技楼,在拆除的原址上新建该医疗综合楼。原有的住院楼1层、2层改为临时门诊,这样可以保证医院在建设期间的正常运转。

2 建筑单体设计

现代医院建筑的设计不仅仅是简单地去解决功能分区和流线组织,而是要更好地去体现高效便捷和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同时营造出宜人的就诊环境,通过合理的平面布局以及人性化的细部设计,体现出对医患双方的人文关怀。

受周边环境和地形的制约,该医疗综合楼建筑平面呈“L”形,其临北二路一侧拟建8层,临西二路拟建为-1层,地上10层。该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0 580 m2,建筑高度最高为45.9 m。该工程-1层为设备用房,档案室和医技机房。1层为门诊大厅和急诊用房,2层~3层为门诊用房,4层~8层为住院病房,9层为手术室,10层为多功能厅。该大楼主要入口位于东侧,后退西二路道路红线12 m,急诊入口及次要入口位于北侧,紧临北二路。原有的住院楼在新楼建设期间改为临时门诊和住院部,待新楼建成后改为医院办公楼。该平面布局顺应地形特点,功能合理,流线清晰,强调建筑对周边景观的借用,同时也注重使建筑本身成为环境中的焦点,强化了视野的开放感和眺望感。而新旧建筑自然围合而成的院落,也为医院在闹市区提供了一难得的放松、休憩的清幽场所。

门诊大厅是患者进入医院开始就诊疗程的起点,同时也是患者对医院的第一印象。门诊大厅主要是为病人挂号、收费、取药、咨询等活动的空间,大厅应富有空间导向性,指引患者按照就诊流程动态地到下一行为区域,避免患者在人流中迷失方向,或仍滞留在大厅造成人流拥挤。

大楼从主入口进入即为2层高的共享大厅,正面为挂号、划价、取药等窗口,右侧即为楼梯、电梯。线路紧凑,一目了然,满足了患者尽快到达候诊科室就医的心理需求。大厅内大面积的落地玻璃不仅与室外场景相融合,而且获得了良好的自然采光。宽敞明亮的大厅为患者提供了一个亲切温馨的就诊空间,可以舒缓患者紧张的就诊情绪,减轻他们的幽闭感。2层、3层为各科诊室,层高均为3.6 m。各科诊室采用厅式候诊方式,均设置了较大面积的候诊空间,不仅为病人提供了安静,舒适的候诊环境,同时还增加了病人就诊的私密性。

病房层每层层高均为3.3 m,每层设21间普通病房及1间重症病房,共有48张床,每层设1个护理单元。病房以双床间为主,三床间为辅。每个双床病房都带有卫生间,力争为病人创造了一个相对安静、舒适的环境。病房内的细部设计充分考虑了患者的各种生活和就医需求,体现了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每层还设有盥洗间,内设微波炉和开水炉,方便病人及家属热饭热菜及使用开水。在医院建筑设计中,患者是核心,而医护人员也同样需要关注。护理单元设计除应考虑病人外,“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样应在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中得到体现,为医护人员营造宜人的工作场所,以便他们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护士站设在病房层中部,护理单元平面布局高效而舒适,可直接看到来访人员及每间病房,适中的位置可以缩短护理人员的看护距离,使他们的工作强度降低,从而使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得到提高。

9层为手术室,层高3.9 m,设有多间手术室及其配套用房。10层层高5.1 m,设有一300人的多功能厅,满足会议以及院内学术业务学习交流的需要。因相邻关系的日照要求,该楼北部为8层,在该楼屋顶设有遮阳构架,在屋面布置有花坛以及小品,形成空中花园,不仅为患者提供了一舒适宜人的立体休憩活动场所,同时也有助于塑造绿色健康的花园式医院形象。

建筑外在形象设计充分考虑周边环境,与地域周边氛围相协调。该建筑体量简洁、明快,细节丰富细腻,充分利用材料的肌理,构件的光影效果及建筑的形体来塑造建筑物的个性。屋顶轮廓线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立面退进有序,变化丰富,同时在重点部位引入感观效果强的诸如框架构件、玻璃幕墙、金属百叶等造型手法,其轻盈的质感与开窗较小的墙面形成强烈的对比,赋予建筑一种清新内敛稳重大气的时代特色和文化气息,力求体现出安静典雅的医疗建筑风格(见图1)。

3 结语

我国当下正处于转型的重要关口,而当前的医院建筑亦面临着经济体制、医学模式和技术革命的三大变革。这三大变革对医院在价值观念、功能结构、空间形态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在用地紧张的城市中心区的医院改扩建项目,设计者首先要考虑城市法规,相邻关系等影响因素,在满足医院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处理好整个医院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在为医患双方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就诊氛围的同时,还需要对建筑外立面包括体量、色彩、质感、比例等一系列元素进行调整,尽量消除体量过大、过重而带来的压抑和冷漠感,力争构建无压力的医疗氛围,设计出符合时代特色,体现城市文脉,丰富城市景观的医疗建筑形象。

[1] 罗运湖.现代医院建筑设计[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周 敏.浅谈医院建筑设计——以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设计实践为例[J].广西城镇建筑,2013(6):78-82.

[3] 刘彭涛,赵新伟.某医院建筑设计分析[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7,16(1):53-55.

[4] 张春阳,李 黎.现代医院建筑设计探索——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技大楼为例[J].城市建筑,2007(7):30-31.

Discussion on a hospital medical complex building design in Taiyuan

Wang Jiang

(ShanxiCivilArchitecturalDesignInstitute(LimitedCompany),Taiyuan030013,China)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a hospital in Taiyuan,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design scheme of centralized layout, and from the plane layout, detail design and appearance image design and other aspects, discussed the design method of the medical complex building, provided reference for future medical building design.

hospital building, building monomer, outpatient service hall, ward

1009-6825(2016)05-0023-02

2015-12-04

王 江(1971- ),男,工程师

TU246

A

猜你喜欢

综合楼大厅病房
更正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挪威Bodø市政大厅
关于某综合楼外墙贴面砖脱落原因的探讨
BIM技术在某大型商业综合楼施工中的应用
跟踪导练(四)4
网上办事大厅解决方案
某综合楼内气体灭火系统设计
大厅里飞起雪花
浅析云铜时代之窗超高层综合楼建筑防火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