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改革及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2016-11-22杨龙辉

环球市场 2016年12期
关键词:日语校企考核

杨龙辉 曲 迪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改革及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杨龙辉 曲 迪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进入21世纪之后,中日两国的经济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相互成为了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国之一。大量的在华日企和日益频繁的中日经济交流,催生了对应用型日语人才的巨大需求。《日语会话》课程的教学质量在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传统的《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式片面、考查手段单一、考查体系不完善,不能真正考查日语专业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因此,有必要针对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多元化体系

据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发布的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中国的外资企业(除港澳台资企业)共138298家,其中日资企业共22307家,占16.13%,超过任何一个在中国投资设立企业的国家和地区。中日两国的经济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相互成为了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国之一。大量的在华日企和日益频繁的中日经济交流,催生了对日语人才的巨大需求。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日语人才,已经成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企业需求的当务之急,更是笔者所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所肩负的时代使命。

但是,我国的日语教育从起步到现在还只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人才培养成果,也还存在诸多不足。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从2004年开始,本校将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确定为本专业主要培养目标。2016年3月,为了进一步探寻本校日语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笔者曾以“就职后的困扰”为题,通过问卷的形式,对本校日语专业2009级、2010级、2011级共计200名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95份。195份问卷中,将“日语会话能力不足”列为“就职后的困扰”第一位的有183人,高达94%。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也同样深刻感受到,本专业学生的日语会话水平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日语会话水平,成为了当前日语专业教学改革中急需探讨的首要问题。

要提高学生日语会话水平,重中之重就是提高《日语会话》课程的教学质量。《日语会话》课程是日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它担负着培养学生日语交流和沟通能力的基本使命,对于培养学生的日语实践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日语会话》课程容易演变成《基础日语》和《日语精读》等课程的辅导课。在《日语会话》课程教学中,过于注重单词的记忆和语法的理解,忽视了会话的“听和说”这一宗旨,导致学生虽然记住了单词,弄懂了语法,但是由于缺少“听”与“说”的练习,说出来的日语语音不准,语调奇怪,往往不能完整,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众所周知,课程考核方式对课程教学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为什么《日语会话》课程教学中会存在以上问题?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传统的《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式明显滞后,评价基准过于单一,过于偏重于以教材为核心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考核,过于强调期末考试的终结性考核作用,期末一考定终身,严重忽视了过程性学习和过程性考核的重要性,不能真正的考核学生的日语实践水平和能力。此外,还缺乏《日语会话》课程课后网络自主学习与考核平台的建设,把课堂仅仅局限在了教室之内,把考核束缚在了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之间。最后,校外学习型实训和考核基地严重缺乏,不能把企业现场的工作环境和真实的考核标准引入《日语会话》课程考核,导致我们的考核方式偏离检验学生日语实际会话能力的基本轨道。

综上总总,不合理的考核方式,导致教师不去深入研究《日语会话》课程的特性,而是采取简单的与《基础日语》和《日语精读》等课程的教学方法没有本质区别的方法来讲授,使得学生的会话能力无法得到真正的提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专业素质。脱离企业现实标准的、滞后的考核方式,更是无法让学生找到日语会话学习的突破口和努力方向,不能为今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研究以及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确立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那么,当前对于《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以及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如何呢?笔者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发表的与日语教学相关的论文进行了研究,从论文内容来看,最受关注的话题是日语教学中具体问题的探讨,比如说日语翻译技巧探讨、日语会话技巧如何养成、商务日语文书写作等等,该题材论文占到总数的一半左右。其它依次为日语课程设置、日语资格证考试、商务礼仪等等。大多数论文都是从宏观角度来探讨教学改革,或者研究具体教学法的更新。但是,很少有研究论文涉及《日语会话》课程的考核机制、评价方式等内容。此外,通过《日语会话》课程课后网络自主学习与考核平台的建设,把学习与考核无限拓展到课后,以及通过建立校外学习型实训和考核基地,把企业真实的考核标准引入《日语会话》课程考核、实现校企共同考核的改革研究更是凤毛麟角。至于国外,总体上以日语系列教材开发和商务场合下的日本文化与欧美文化的碰撞与冲击为主要研究内容,对于考核方式、课后网络学习与考核平台以及校企共同考核等内容很少涉及,且不符合中国国情。由此可见,中国的《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系统研究才刚刚起步,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均有待提高。

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探索,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探索出紧扣企业标准和社会需求的、能够真正检验学生日语会话水平的、完善合理的《日语会话》课程多元化考核模式。

1 取消纸面试卷作答的考核方式。《日语会话》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其考核方式应该以真正能检验学生“听”与“说”的交流能力的考核方式为核心。因此,传统的试卷作答的考核方式应该全面废除。

2 调整《日语会话》课程成绩评定标准。《日语会话》课程的考核标准应该做到“双结合”,即过程和结果相结合:既注重过程的完成性,又注重结果的正确性。平时成绩占30%,包括上课出勤率、作业的完成情况、平时课堂学习活动表现。实训项目考核指学生实训周的表现情况及效率的评价,占30%。期末口试是指对学生进行分组,给出会话活动项目,要求学生运用本学期所学词汇和日语常识等知识,完成项目,占40%。根据学生对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具体如表1:

表1

3 制定文本式《日语会话》课程考试大纲,于课程教学开始之时就告知学生。很多学生之所以不能严格按照教师给出的考核标准顺利完成考核并考出理想成绩,很大程度是因为对于课程考核标准了解不够。开学伊始,就将文本式《日语会话》课程考试大纲仔细传达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明确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和努力方向。

4 建设《日语会话》课程课后网络自主学习和考核平台。传统的《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式弱化甚至忽视了课外自主学习和考核的环节,即使涵盖了此环节,也多半因为传统的单一考核方式而徒有其表,无法真正对课外日语会话完成效果做出客观有效的检测和评价。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意义上的只局限于教室内的课堂教学和考核活动已经无法充分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基于网络资源的自主学习与考核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课堂教学与考核的延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弥补课堂内教学与考核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不足。本课题力图开发的《日语会话》课程课后网络自主学习和考核平台采用随机进入的模式,学习者在随机进入《日语会话》课程课后网络自主学习和考核平台的任一章节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然后必须完成本章节设定的考核环节。《日语会话》课程课后网络自主学习和考核平台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理念。首先课题组成员会在学生中进行访谈,并对访谈记录加以整理和总结。根据学校的《日语会话》教学大纲和学生需求,将《日语会话》课程课后网络自主学习和考核平台建设分为以下12章节,分别是:入境手续、卫生检疫、海关、迎接送行、出境手续、旅店(接待、客房、餐饮)、医患、旅游、中国的改革开放、信息化(包含 BPO)、不动产和商务写作。每一章都上传有相应的 PPT 讲解、专属词汇和章节考核等。同时进入企业实习的学生也可通过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和考核。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登录网页,随时随地开始学习并接受考核。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日语会话》课程课堂教学与考核无限延伸到课后。

5 建立校外学习型实训与考核基地、引入企业考核标准、完善校企共同考核制度。校企合作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企业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日语水平和会话能力。特别是给应届毕业生提供更多实践和实习的机会,使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就能接受企业和社会的检验,发现自身的不足,找到日语会话学习的突破口和努力方向,为今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据笔者的调查,迄今为止的校企合作办学,几乎都局限于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完全没有涉及企业和学校共同考核。其实这是对校企合作办学的片面理解。既然要实行校企共同教育,就必须要实行校企共同考核,这样才能让检验标准不单一、不滞后、不偏颇。本课题致力于探索如何与企业联合,建设一批学习型实训与考核基地,并积极探索校企共同考核的合理机制。

五、总结

《日语会话》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存在的本质的区别,通过会话课程全面带动学生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将“教”与“学”,“学”与“练”充分的结合起来。通过会话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有效引导教学朝着培养学生实际日语应用能力的方向发展。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保证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和有目的的练习以及多元化考核方式的实行。因此,针对我国目前的《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式而言,需要进一步的拓展和完善,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和考核模式,保证日语会话课程考核的效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1]刘玲.《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式初探[J].亚太教育.2015(6)

[2]冯倩.如何提高日语会话教学的实践性[J].时代教育.2013(9)

[3]申鑫.大学基础阶段日语会话课的教学模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

杨龙辉,男,(1982-02-05). 湖南长沙,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日比较文学,翻译学,商务日语。

曲迪,女,(1982-05-30). 湖南长沙,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学,翻译学,商务日语。

本论文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15年度教改课题一般项目《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改革及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湘外经院教字2015第53号第15项)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日语校企考核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