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如何做好魏氏梭菌病(羊快疫)的防治
2016-11-22张美荣
◎张美荣
养殖户如何做好魏氏梭菌病(羊快疫)的防治
◎张美荣
随着养殖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百姓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论是羊肉还是羊奶营养价值都被人们所喜爱。同时,养羊业也倍受人们的关注,羊的养殖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养殖效益也成为养羊人的最为关心的问题。但是,羊病是影响养羊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笔者对羊魏氏梭菌病(羊快疫)的防治做以简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羊梭菌病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羊的一组传染病,其发病特点是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对养羊业危害大,严重影响养羊户的经济效益。羊梭菌病包括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击、羊黑疫、羔羊痢疾等病,其中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发病特征是发病突然、病程短促、真胃黏膜呈出血、坏死性炎症。
病原:病原为腐败梭菌
流病病学。羊快疫主要发生于绵羊,尤其营养中等以上绵羊多发,山羊也可感染。腐败梭菌常以芽孢形式分布于然界,特别是潮湿、低洼以及沼泽地带。许多羊只消化道平时存在该病菌,但不发病。该病发生具有明显地方性特点,感染途径通常羊只采食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病菌进入消化道,在受秋、冬和初春气候剧变、阴雨连绵,羊受寒或采食了冰冻带霜的草料等因素影响,机体低抗力降低时,腐败梭菌大量繁殖,产生外毒素,引起发病死亡。
临床症状:该病突然发作,病程急促的特点.一般无明显症状.有的可见病羊离群独处、卧地、不愿走动,强迫行走时,表现虚弱和运动失调,腹部膨胀,有腹痛症状;排粪困难、里急后重,排黑色软粪或稀粪,夹杂有黏液或脱落黏膜,间或带有血丝。体温变化表现不一,口吐白沫流出带有血液的泡沫、磨牙、流涎,多在2~4 h内死亡,最后衰竭死亡.
病理变化。尸体迅速膨胀,可见黏膜充血呈暗紫色。真胃及十二指肠黏膜有明显的充血、出血,黏膜下组织水肿,甚至形成溃疡。胸腔、腹腔、心包有大量积液,暴露于空气易于凝固。心内膜和心外膜有点状出血。肝脏肿大、质脆,呈煮熟状;胆囊胀大,充满胆汁。
诊断
羊快疫生前诊断比较困难,死后部检可见真胃及十二指肠出血性、坏死性炎症。确诊需要在兽医实验室诊断,进行涂片镜检(以肝表面制作触片,用瑞氏或美蓝染色镜检,除见有两端钝圆、单在或知链的精大杆菌个,还可观察到无关节的长丝状菌),也可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或动物试验。
鉴别诊断:与羊快疫相类似的传染病还有羊猝狙,羔羊痢疾,羊毒血症、羊黑疫,其病原菌都是梭状芽胞杆菌。其鉴别诊断如下:羊肠毒血症以死后多软化如泥,临床症状腹泻、惊厥、麻痹和突然死亡为特征。羊猝击以成年绵羊突然发病死亡,部检见糜烂和溃疡性肠炎、腹膜炎、体腔积液为特征;羊黑疫以肝实质发生坏死性病灶(肝脏充血肿胀,表面有一个到多个灰黄色、不规则的凝固性坏死灶,周围常为一个红色的充血带围绕,坏死灶直径可达2-3㎝,切面为半圆形)为特征;羔羊痢疾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
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受寒感冒,避免采食冰冻饲料;定期注射“羊快疫、猝击、肠毒血症三联苗”或“羊快疫、猝击、肠毒血症、羔羊痢疾、黑疫五联苗”;在发生本病养殖场,将病羊隔离,对病程较长的病羊用青霉素、磺胺嘧啶等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对末发病羊只,加强饲管,同时用菌苗紧急接种。
(作者单位:陕西省彬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