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之旅
2016-11-22王超鹰
王超鹰
瓷器是东方文明的重要标志。自中国隋唐时期的技术启引,传至韩国、日本及欧洲,至江户时代,瓷器的应用趋于平民化,及至近现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思想碰撞,日本瓷器在模仿、学习与摸索中,开拓出了百花齐放的个人工匠传承时代。在日本各地著名的瓷器之中,九谷烧以传统的形制和彩绘,更别具浓郁的艺术色彩。
古九谷烧距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最初纯粹是模仿景德镇瓷而用于出口。由于日本没有景德镇那样优质的陶土,其原料陶土中特殊的化学成分,胎体藏有细密的蓝青色纹路,呈现出自然、原始的质地瑕疵,难以还原景德镇的温润玉白。于是负责彩绘的工匠们,用非常细密和多彩的颜料,竭力掩盖白瓷表面的瑕疵。至19世纪时,以日本独特色彩表现中国传统图纹的手法,结合九谷烧自创的细密彩绘与日式纹样,九谷烧的形式开始独树一帜。在1877年第一次日本国内劝业博览会上,专家对九谷烧的评述是:“...色彩丰富,而图案复杂不失细致,其独特之美非其他制品所备,且具有令人青睐的贸易价值...”。随着大量出口欧洲和中国,九谷烧逐渐成为日本瓷器的名片,并奠定了在世界陶瓷中的关键地位。
在九谷烧的彩绘中,源自江户时期的红绘釉上彩,更是极富地域特色和艺术造诣的技法。为一博九谷烧的风采,由PAOSNET组织的“探访匠心之旅”一行,前往九谷烧研究中心,专门拜访了红绘大师福岛武山先生和形制大师木原行成先生。
观看福岛大师的红绘过程,堪称艺术享受。只见在光滑的瓷胎上,福岛先生指间的纤毫如同冰上芭蕾般划过。一气呵成的红色线条迅速连成规整均匀的图案和栩栩如生的造型,既有对称美感,也有鲜活的灵动。近处观之,极为繁密的红白相间更造成细腻浓淡的变化,在视网膜上交织出十分奇妙的,如同西方绘画般的立体色彩变化。
福岛先生还不厌其烦地在“探访匠心之旅”的多位团员名片上绘画签名。毫厘面积,却题材广泛,画面惟肖处体现了福岛先生一丝不拘的工匠精神,每画完一枚便引得掌声阵阵。
与福岛先生临座进行现场演示的木原行成先生年逾80,擅长九谷形制60余载,为诸多彩绘大师提供瓷胎,也是福岛先生的御用形制师之一。木原先生在就要满50岁的时候,首次参加了全日本创造美术展,并获得了最高龄的新人奖。此后创作热情不减,屡屡以突破性的作品惊艳陶艺界,被誉为九谷烧的革命儿。
在九谷烧的画廊里,恰好举办木原行成先生的个展,每一件作品都用淡雅而别样的语言,叙述着全新和未来的九谷烧。这些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匠心是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是善于从自然与历史中汲取艺术灵感,是严谨的传承和不断创新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