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再扬正是电影好风景,花开时节又逢君

2016-11-22马莹倩摄影许桁

东方电影 2016年9期
关键词:谋杀案学校

文/马莹倩 摄影/许桁

李再扬正是电影好风景,花开时节又逢君

文/马莹倩 摄影/许桁

每次见到李再扬先生,总会被他的气质吸引,即便已年届古稀,依旧精神饱满,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让人丝毫看不出这是个已在国外生活了几十年的人。说起来,李先生算是我们的一位“故人”。去年的中美电影节,我们共同参加了在洛杉矶举行的颁奖典礼。活动结束后,经人介绍,我们与李先生初识。那晚,李先生谈兴甚浓,与我们聊了许多。期间,他告诉我们他曾是上影演员剧团的一员。当他得知我们就是上影人的时候,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在外漂泊数十载,他最心系的就是当年在上影做演员的点点滴滴。我们当下约定,要在国内,要在上影重聚。上个月,李再扬先生终于安排好美国的工作,专程飞抵上海。在上海电影博物馆里,我们陪他找到了当年他在上影艺校的同学合影。李先生激动地表示,“我终于找到组织了”。也借着这次机会,我们得以认真地听这位老上影人,讲述他与电影绵延数十载的缘分。

机缘巧合入了行

缘分有时候真的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无论是阴差阳错的失之交臂还是机缘巧合的意趣相投,它可以将两条毫无关联的平行线交织在一起。而李再扬与电影、与表演的“相遇”可以说就像是一场命中注定的缘分。1959年,即将高中毕业的李再扬正处在选择大学的人生十字路口,年轻人自然平时也热爱文体活动,但“电影学校”一开始是他从没想过的选项。原本将自己的人生轨迹设定为医生、生物学家的李再扬在十七八岁的热血年纪,也难免有去外面世界闯一闯的心态。受到周围醉心表演艺术的邻居鼓动,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陪同邻居一起去考了电影学校,几千人的初试,最终只留下了几十个人进行复试。而此前毫无表演基础的李再扬当时靠着本色出演竟幸运地进入了复试环节。正式的复试考核之前,他拖着姐姐、父亲做了不少功课,钢琴、演唱、跳舞,几乎每个门类都触及了一点。然而复试当日,真正令他获得评审老师青睐的却是一出“源于生活”的小品。复试的题目很简单,“假设你是一名被父母困在家里的孩子,门被反锁了,面对楼下小伙伴的邀约,你要怎么从家里出来?怎么解决当下的困境?”一接到题目,李再扬就瞬间把“表演”这回事儿给忘了,满场搜索着可以从这个空间里出去的契机。“我当时一瞄,只看墙上有一个窗子,透气的,我想太好了。心里根本就没想过其他任何事情,就只有一个念头要爬上那个窗子,跑出去。”他一鼓作气的举动当时吓坏了在场的老师,但也就是凭着这股纯粹的冲劲,没有任何表演功底的李再扬顺利地通过了复试,叩开了“表演”这扇大门。

李再扬对表演的认知很纯粹,无论是当初复试“想要走出去”的单纯动机,还是之后他在慢慢学习表演过程中所接触的理论、方法,他都秉承着一个“真”字。他至今记得在大学学习表演课的一件趣事,也正是因为那次经历令他悟出了表演的真谛。那堂表演课上,老师让大家上讲台去找一根针,所有表演系的同学以为只要“演”出找针的动作就好了,开始像模像样地摸索起来,然而事实上,老师真的藏了一根针在讲台上,他当时要求大家做的是最真实化的接触。“他的目的其实就是叫我们找针,那我们后来知道真相就真的去找了,自然就入戏了。就像我们现在作品里的情感表达,一定要真实,那个就是我最早学表演的第一课。”

李再扬先生位于倒数第三排左起第12位

前苏联的杰出戏剧艺术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其著作《演员自我修养》一书中这样写道,“当一个演员能够完全为剧本所吸引的时候,那是最好不过的。那时候他不顾本人的意志,生活于角色的生活中,也不考虑他所做的什么,只是依循着角色的本意,下意识地而直觉地活动。我们的下意识是我们的意识所不能及的。”表演最自然的境界,就是抛开“演”的枷锁,进入“下意识”的自我反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演员个人的悟性,也需要一次次“实战”的磨炼。庆幸的是,李再扬同时得到了两者的“眷顾”。还未正式从电影学校毕业,他就已经接到了不少片约,直到后来名声大噪的《405谋杀案》更是完全让他摆脱了“演”的束缚。

落叶归根的追溯

李再扬的银幕处女作是一部名为《我们是八路军》的电影。表演学校毕业后,21岁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的他顺应国家号召参军,在军队一待就是七八年,人生就一下子迈入了而立之年。也许是军队严整的纪律使他瞬间成长,褪去了青涩气质的他穿着一身军装去试镜,立马就被挑中了。电影正式开拍前,剧组首先要到延安生活3个月,实地去体验那段艰苦岁月,为之后的拍摄做准备。而这3个月的磨炼,也让李再扬第一次真正接触到“现场拍摄”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剧组一边准备,他就在一边学习,“在延安拍戏的时候,大家围在火堆面前烤火,教我怎么进画面、出画面、怎么接戏。这都是一些很经典的东西,要是没学到的话其实就是一项大损失。”有了前辈的指导和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李再扬在拍摄《我们都是八路军》时几乎都是拍一条就过,就连现场的灯光师也对他很满意。回想起这段最初的拍摄经历,他至今记忆犹新,“我表演的方式就是生活化,你别看这生活,其实也都是设计好的。导演要求很严格,刚刚拍戏的时候,我有一个动作要手摸一下挎包带子,这是很生活化、很自然的,哪怕之后重拍我也都会保留这个动作。”除了一些小细节,在表演的过程中,他还注意当时的文化背景。一个简单的挥手告别,到底是用老派的上下摆动,还是用国外那种横向式的挥手,他也会仔细揣摩上半天。不少看了《我们是八路军》的前辈们,后来再提及这部电影中的这位新人时,说道:“不愧是科班出身的。”无疑当时对李再扬来说,是最大的肯定。

电影《405谋杀案》剧照

被称为是中国影史上第一部刑侦片的《405谋杀案》是李再扬的第二部大银幕作品,他在片中饰演了一名加油站职工,是武装民兵的首领。虽然是一个反派的设定,但由于起到了贯穿全片的作用,他在影片中的作用不容小觑。而电影《405谋杀案》后来更是获得百花奖的提名,当时票房价值超过一亿元人民币。如今电影系的学生学习中国电影史的发展,《405谋杀案》仍是其中一部绕不开的电影。收获荣耀之外,李再扬也没有被掌声所累。再后来,他又接连出演了《蓝光闪过之后》《万水千山》等多部电影,即使有时只是客串,他也从未应付着敷衍过去。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节奏虽然很赶,但李再扬心里始终惦记着自己的“娘家”上海电影制片厂。后来经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批准,李再扬通过申请出国留学,他在国内的表演生涯也就此告一段落。

1984年,想要站在摄像机后面,更全面了解电影产业的李再扬获美国布鲁克斯摄影研究院电影学校全额奖学金,自费赴美留学,专攻电影电视,编、导、摄、录、剪辑、制片等内容。1989年,7次获得荣誉学生称号的李再扬从布鲁克斯电影学校电影电视专业毕业,摘下文学士的头衔。时隔一年,他又修完全部硕士课程,并留校任助理教授并兼任“托尼柔斯影视中心”总经理。任职期间,影视公司曾两度被圣芭芭拉市评为该市最佳影视公司。同时李再扬先生也是美国加州圣芭芭拉市“中国节”的两名创办人之一。虽然如今已经退休,但他不愿做一个无聊的闲人,依旧希望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无论是回归银幕也好,继续待在幕后也罢,只要能为中国电影的长足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他就觉得有意义。

猜你喜欢

谋杀案学校
只有我一个人在学校是这样吗
2019,美国发生41起大规模谋杀案
WhokilledPamela Werner?
阿加莎·克里斯蒂游戏改编作品
学校推介
上学校
害怕
小区谋杀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