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经济时代,谁才是真正的主宰?
2016-11-22马莹倩
文/马莹倩
粉丝经济时代,谁才是真正的主宰?
文/马莹倩
如今在娱乐圈说起“粉丝经济”四个字,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词汇。当选择一名演员的依据变为衡量互联网上的粉丝量,当明星演唱会的票价被炒出新高度,越来越多的商品打着偶像的旗号突破销售纪录,不得不承认,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由粉丝经济主导的新时代。而在这种新形式下催生的“追星模式”也发生了本质的改变。
今年上半年,几位人气正旺的“小鲜肉”接连曝出负面新闻。先是5月底,李易峰发生交通事故,并在车祸后离开现场,给外界留下酒驾肇事逃逸的猜测。6月中旬,吴亦凡又被爆出负面新闻,引来一阵哗然。紧接着7月初,伴随着某电视剧的热播,剧中男主演之一张艺兴的扮演屡遭质疑。明星突发公关危机,照理来说,官方工作室应予以第一时间回应,发表声明解释事实真相。但令人意外的是,上述公关危机事件,明星的官方工作室皆采取了冷处理的方式,未能及时阻止事件的不断发酵升级,以至于迅速招来粉丝的不满。7月中旬,针对张艺兴工作室迟迟不做表态的行为,张艺兴的粉丝更是发出一张问责工作室“七宗罪”的帖子,希望通过“发声”来引起官方工作室的重视。粉丝们罗列的这七条罪状内容颇长,用一位粉丝自己的话总结就是“《老九门》剧组存在严重失职”“不审稿带来无穷后患”“不搞黑号永远清者自清”“公开活动从不返图”“官方宣传戳一下动一下”“资源节奏混乱无比”“安保问题危石高悬”,并在每一项诘问之后都附上了足够的证据进行补充,乍看之下确实有理有据,内容扎实。而细看张艺兴的发展路程,作为“EXO中国四子”之一的成员至今没有脱团,双重身份的限制使得张艺兴此前的发展道路并没有其他三位同期生来得顺利。直到参加综艺真人秀后人气骤涨,并通过参演影视作品逐渐摆脱“萌”的形象,他的发展才开始变得多元化。事业刚刚有了起色,就在此刻遭遇诘难,爱护心切的粉丝自然不能熟视无睹。面对官方工作室迟迟不见采取任何有效手段,粉丝们只得挺身而出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作为偶像最后的坚强后盾。
而那边李易峰发生车祸后,官方的声明也因为漏洞百出使李易峰不断受到舆论谴责,最终李易峰因为交通事故逃逸和驾驶未悬挂号牌的机动车上路,被记了24分。惩处结果一出,李易峰的粉丝们自然按捺不住了,在微博上正式“逼宫”,以“业务生疏、缺乏底线、对待合作方态度不好、媒体关系处理不当、对待艺人切身问题敷衍了事、对待过失推诿”等理由要求李易峰经纪公司更换工作人员。但事实上,这并不是李易峰的粉丝第一次声讨工作人员了。早在2014年10月,一条关于声讨李易峰时任经纪人董可妍的长微博,引起大批粉丝群情激奋,最终欢瑞世纪发布声明,并表示要采取系列措施改进和强化李易峰的经纪团队,并开除了这名经纪人。
粉丝能够理直气壮地向经纪公司声讨偶像身边的工作人员,除了他们自身对偶像义无反顾的热爱,还有一部分原因则要归结于当下粉丝经济的时代背景。热播剧《解密》的导演安建就曾表示当时确定男主角启用陈学冬,只因为影视公司认为,他有1700万粉丝(现在已经是2300多万了),用了他视频网站能卖个更高的价钱。新时代网络语境下,粉丝数量不仅意味着影响力,还意味着经济价值。明星、演员只有拥有粉丝,才意味着有消费者会买单,有市场竞争力。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从粉丝身上获益,也要善于“养粉丝”。套用传统经济时代的思维模式,如今的粉丝就是明星人气的消费者,只有得到他们的关注,才意味着兴趣和潜在购买行为。而明星经纪团队也应该顺应时代重新找准自己的定位,独揽大权的“主人”姿态已经不适用于时下的粉丝经济,只有与粉丝良性互动,经营、管理到位,粉丝群体才会逐渐扩大,并有利于明星的形象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