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天动地英雄史诗?民族振兴伟大征途

2016-11-21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中央红军长征红军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个伟大壮举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史册上。红军长征胜利,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我们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继续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奋勇前进。

——习近平

1934年10月,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中央主力红军被迫退出中央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5个省,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之后,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也先后进行了长征。最后,三大主力红军于1936年10月在会宁和将台堡胜利会师,结束长征。

踏征程·遇万难·迎转折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高举革命旗帜,在全国许多地方建立了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逐步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从1930年底开始,中央革命根据地军民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的指挥领导下,先后粉碎了四次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不断扩大,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中国共产党号召抗日救亡,主张对日作战。国民党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调兵百万“围剿”各革命根据地,重点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踏上长征路。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领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长征。11月,鄂豫皖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作为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又一支红军队伍踏上了长征路。

主力红军走了,占领革命根据地的国民党军队叫嚣“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石头要过刀”,疯狂地烧杀“清剿”。留在南方8省15个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以“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种遍革命花”的英雄气概,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35年1月7日,红军智取黔北重镇遵义城。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突重围·变主动·成典范

红军攻占遵义后,蒋介石调集40万兵力逼近遵义地区,对红军形成铁桶般的重重包围。毛泽东等指挥中央红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开始了著名的四渡赤水之战。

一渡赤水,红军主力分三路西渡,改向云南扎西地区前进。二渡赤水,红军避实击虚,挥戈东进,奇袭娄山关。三渡赤水,向四川南部的古蔺、叙永方向前进。四渡赤水,率红军主力渡过乌江,跳出国民党军的合围圈,把敌人的重兵集团甩在了乌江以北。

四渡赤水之战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最精彩的军事行动,树立了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典范。

中央红军南渡乌江后,于1935年4月逼近贵阳。在此督战的蒋介石惊恐万分,急令各纵队火速增援贵阳“保驾”。当国民党军主力特别是滇军被红军引向贵阳以东后,毛泽东抓住云南境内敌兵力空虚的有利时机,指挥中央红军向云南急进,直逼昆明,迫使云南军阀急调滇军和各县民团防守省城,从而进一步削弱了滇北各地和金沙江南岸的防御力量。红军趁机直扑金沙江,先头部队化装成国民党中央军智取禄劝、武定、元谋三县,迅速控制了皎平渡等渡口。5月3至9日,红军渡过金沙江,粉碎了敌人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至此,中央红军摆脱了优势敌军的追堵拦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破防线·夺关隘·永向前

各路红军面对强大的敌人,无所畏惧,浴血奋战,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回旋乌蒙山……他们表现出了不怕流血牺牲、英勇顽强、无坚不摧、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在北进的道路上既要通过大凉山彝族区,又要闯过天险大渡河。蒋介石企图利用彝族人民对红军不了解所产生的隔阂和大渡河天险挡住红军,以重兵南攻北堵,围歼红军主力于大渡河以南。红军正确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总参谋长刘伯承与彝族果基(沽鸡)家族首领小叶丹在彝海边歃血结盟,并帮助建立“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红军在彝族人民支援下,顺利通过彝族区。

1935年5月24日,红一军团一师一团冒着大雨急行140多里,抢占大渡河渡口安顺场,夺取一条渡船。25日,17名勇士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强行渡河,在敌人认为红军插翅也难以飞越的大渡河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这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安顺场河段水深流急,难以架桥。为赶在敌援军到达之前渡河,中革军委决定夺取上游的泸定桥。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在“与敌人抢时间,和敌人赛跑,坚决完成任务,拿下泸定桥”的口号下,冒着大雨,忍着饥饿,翻山越岭,边走边打,一昼夜强行军240里,抢占了泸定桥西桥头。

在红军到达前,敌人已将桥上的木板拆除,只剩下13根铁索飞悬在激流翻滚的大渡河上空。东桥头与泸定城相连,有敌军一个团把守,另有两个旅急速向泸定城增援。

5月29日下午4时,红四团发起夺桥战斗。两个连22名共产党员、积极分子组成突击队冒着弹雨,攀着铁索,冲向对岸。穿过东桥头敌人点燃的大火,攻入城内。后续部队紧跟入城,歼灭守敌,占领泸定城,打开了中央红军北上的道路。

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近3000人在风雪交加中向伏牛山区疾进,在河南方城县独树镇突然遭到国民党军队一一五旅和骑兵团堵截。他们经过一番恶战,终于打退敌人进攻,突出重围,进入伏牛山区。独树镇战斗,红军在地势平坦、气候恶劣的条件下,以劣势兵力挫败敌步骑兵合击,转危为安,是红二十五军战略转移中的关键一战。随后,红二十五军在陕西洛南庾家河歼敌800余人,开始了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34年10月下旬,红二、六军团从黔东出发,向湘西发动攻势,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并在反“围剿”作战中取得了一系列战斗的胜利。1935年10月,蒋介石又调集重兵“围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二、六军团根据敌我力量的对比,决定主动实施战略转移。11月,红二、六军团连续突破澧水、沅江封锁线,转战湘黔边地区。

1936年3月,红二、六军团与国民党军5个纵队10多个师展开乌蒙山回旋战,采取声东击西、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击敌人,在以则河、得章坝、来宾铺等战斗中重创敌军。

战险阻·忍饥寒·同甘苦

1935年6月,中央红军到达雪山脚下。三路大军陆续开始了征服人类生存极限的斗争。红军先后翻越20余座雪山。经过一路作战和长途跋涉,已经疲惫不堪的红军指战员草鞋单衣、食不果腹,要翻越酷寒缺氧的雪山,确实是严峻的生死考验。指战员们用辣椒面、棕背心、麻布片等物品御寒,以“寒风透骨凉,风凉血不凉”的豪迈气概踏着积雪,艰难前行。就这样,一座雪山被他们踩在脚下。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1935年8月,红军进入海拔3500米以上的川西北水草地。草地纵横数百里,荒芜人烟,河沟交错,无路可行。被藏民称为“死沼”“鬼谷”的泥潭和沼气带密布,稍有不慎人马就会被吞没、熏倒。草地气候变化无常,不时有茶盅大的冰雹从天而降,白天紫外线灼伤皮肤,晚上冻得浑身发抖。衣衫褴褛的红军战士夜晚宿营时只能背靠背互相取暖。战士们风趣地说:“过雪山我们是顶天立地,过草地我们又是盖天铺地,我们不愧是天地的主人。”

饥饿成为草地行军中最大的威胁。饥肠辘辘的红军官兵不得不以野菜、草根、煮皮带充饥,甚至从人马留下的粪便中找没有消化的青稞、麦粒。

长征途中,红军官兵团结一致、同甘共苦、生死与共,大家总是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表现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和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人心齐·终会师·谱华章

1935年6月中旬,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县会合,会合后中央红军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6月26 日,中央政治局在懋功县两河口召开扩大会议,确定会合后红军应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创建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方针。

9月15日,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陕北永坪镇。16日与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壮大了西北红军的力量,为迎接中共中央和红军陕甘支队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10月,毛泽东率领陕甘支队登上长征途中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10月19日,党中央率领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宣告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结束。

11月下旬,红一方面军在直罗镇消灭敌一个师又一个团,为中共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

1936年2月,为打通抗日路线和巩固扩大陕甘革命根据地,中共中央决定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东征。5月18日,中革军委决定组织西方野战军进行西征,为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实现三军大会师、发展西北抗日新局面,做好积极的准备。

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和将台堡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中,各路红军在战略上密切配合、互相支援、共同北上,宣传了党的主张,播撒了革命火种,锻造了革命力量。红军所到之处,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严守群众纪律,坚决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红军长征的胜利,实现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谱写了我们党、军队和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壮丽篇章!

责任编辑:王 丹

猜你喜欢

中央红军长征红军
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再唱十送红军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
中央红军最早实行供给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