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思考
2016-11-21周军
周军
发展生态农业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性保障。临安市在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市之后,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努力实现由国家生态市向国家生态文明市的跨越提升。这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赋予了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将牢固树立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之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提升临安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一、临安市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建设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污染控制与治理并举,着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积极探索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农业生态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按照“减少投入、减少污染”要求,推行减量化投入、清洁化生产
1、推进农田清洁化生产。2015年,完成各类作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5万亩,减少化肥投入总量785.5吨。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等非传统化学防治技术,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3.7万亩,“一高双低”农药使用率达89.2%,农药使用量比2014减少6.2%。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8667吨,应用面积8.67万亩,提高肥料利用率达2?3个百分点。
2、发展设施集约化农业。大力推广应用喷灌滴灌、肥水同灌等节约型技术,钢管大棚、避雨棚架等生产设施,低耗能、高效率的新型农机具,有效控制温度、湿度、光照、水肥、气等环境条件,既实现农业投入品的减量化、再利用,又促进农产品的安全供给和优质高效。2015年,新认定粮食生产功能区8000亩,建成主导产业示范区2个、特色农业精品园3个,新建和提升蔬菜基地9100亩,新增补贴农机具2924台(套),建成设施农业面积2679亩。
3、加强养殖污染综合整治。2015年,全市关停养殖场453个,完成保留场污染治理323个,新建干粪收集房10700.04平方米、沼气发酵池4622.23立方米、三级沉淀池31320.24立方米、沼液储液池5966.51立方米,完成生态化治理养殖场达标验收470个。通过就地利用、异地对接,新增生态消纳地6.3万亩,新增沼液利用12.5万吨。
4、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和回收。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定期开展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规范农业投入品的经营和安全使用行为,全面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努力减少氮、磷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排放。推广植保专业统一防治等手段,并由合作社统一收集各种包装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2015年,制定了《临安市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实施方案》,统一购置400只废弃物回收桶发放到全市162个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1.6吨,农用薄膜回收1180吨,回收率为87.2%。
(二)按照“创新模式、产业循环”要求,推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1、积极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积极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和模式,实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加快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示范点、示范企业(合作社)和示范项目,形成点面结合有机联动的推进机制。积极推进太阳镇省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在原有生态模式基础上新增“太阳公社”模式,2015年继续推进12个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主体创建,7家示范主体已通过省级认定,其余示范主体将于2016年进行认定。
2、创新农作制度。因地制宜探索和构建新型农作模式,积极推广粮经结合、粮饲结合、间作套种、水旱轮作、立体栽培等新型农作模式和种养结合、适度规模的生态循环模式,建立了一批“千斤粮万元钱”、“畜禽—沼气—作物”、稻田养鱼、果园套养家禽、吊瓜立体栽培等农作制度创新示范点,提高资源和废弃物利用率,推进农业节本增效、循环发展。
3、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针对笋壳数量大、处理难的实际,突出笋壳等农业废弃物饲料化研究,在笋壳青贮等技术试验成功基础上,扶持发展以湖羊为主的草食动物产业,每年产生的8万吨笋壳基本都被羊场消化利用,既减少了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还变废为宝,降低了养殖成本。积极做好农作物秸秆、桑枝条等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全市农作物秸秆作有机肥还田综合利用的约9.2万吨,作饲料利用的约2700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5%。利用桑枝条、山核桃蒲壳生产食用菌,年栽培量450万袋,实现产值2900万元,占整个食用菌产业产值的80%以上。
(三)按照“环境生态、质量安全”要求,推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监管
1、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特色”为要求,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制订完善粮油、茶叶、蚕桑、水果、花卉、中药材、畜牧标准化生产等技术标准,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大户实施标准化生产,以点带面,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制定发布并推广应用临安市主导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和生产操作规程13个,生产模式图入企率达到100%。2015年,临安市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率达61.04%。
2、开展“三品”认证。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一体化认证工作,规范农业生产、农业投入品使用、病虫害防治等情况记录,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可追溯。至2015年底,全市共认定无公害基地总数达127个、无公害农产品136只,认证绿色食品5家、产品8只,认证有机食品(基地)15只,“三品一标”认证比例达50.3%。
3、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加强临安市检测站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项目”并顺利通过了浙江省农业厅组织的项目绩效考核,检测能力名列杭州地区各县(市)前茅。全市18个镇(街)和26个主要种植企业均建立了农残快速定性检测室,初步建成了以临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为核心、全市各镇(街)检测室为主导、生产企业检测室自检为补充的市镇企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定性检测体系。建立“临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对所有检测室实行联网管理,各镇街(企业)的检测数据全部实时上传,实现了检测管理信息化,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各检测室工作的开展。2015年全市累计完成各类农产品药残定量检测823批次,不合格产品处置率达100%。
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总体思路和建设重点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探索,临安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模式不断创新,内涵日趋丰富,效果日益显现。但要实现从点上示范推广向面上整体推进,仍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临安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着眼于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两区”建设为主平台,以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利用资源化、环境影响无害化为主线,以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示范区、示范企业、示范项目为载体,着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循环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推进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和生态文明试点市建设。
力争“十三五”期间,全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理念深入人心,符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产业体系、组织结构、生产方式、运行机制、政策框架基本形成,先进适用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广泛应用,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水资源、肥料、农药和农业废弃物利用率提高,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确保到2020年,农作物病虫害统防与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达10万亩、高效双低新农药普及率达100%;农药使用量逐年下降且比2015年下降6%以上,废弃农药包装物无害化回收处置率达90%以上;化肥使用总量逐年下降4%以上,农田土壤酸化与污染得到明显控制;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9.5%以上、排泄物处理与利用率达98.1%以上,年利用沼液量25万吨;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率达61%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可追溯率达95%以上。
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切实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加强农业资源保护、推进节约集约利用,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自然资源保护。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严格执行基本农田、标准农田管理、占补平衡各项规定,确保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坚持数量保护和质量建设并举,深入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工程等措施,培肥土壤地力,提升耕地质量水平。加强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严密防控农业生物灾害,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鼓励和引导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合作和社会化服务等途径,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土地资源向新型生产经营主体集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奠定基础。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投资开发生态循环农业,加快形成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骨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社会力量为补充的生态循环农业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强化资源节约利用。紧密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两区”建设,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节工等节约型农业技术,着力减少农业资源消耗和物质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完善补贴政策,鼓励利用地力难以提升的丘陵山地发展设施农业,扩大设施栽培、节水灌溉、肥水同灌等节地节水节肥设施应用,提高土地利用和产出效率。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建立老旧农业机械淘汰补贴机制,加大节能高效先进适用农机具应用,促进农业节能减排。
(二)围绕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着力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和结构。农业本身是一条原料互为利用、物质多级循环的生物链条,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产业融合、功能多元的农业产业体系,有助于实现物质能量在产业间、区域间的闭路循环。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以“两区”建设为重点,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强镇强村为抓手,积极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建设一批富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带、产业群,增强产业集聚效应。认真落实畜禽禁养区、限养区政策,统筹考虑环境承载、消纳能力,鼓励利用山地丘陵发展农牧结合生态畜牧业,加快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和生态养殖小区建设,推动畜牧业由分散养殖向规模养殖转变。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按照种养结合、协调发展的要求,结合实施临安市“十三五”现代农林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科学安排种养业结构。坚持粮食生产不放松,大力推广粮经轮作“千斤粮万元钱”高效模式,实现稳粮与增收的有机统一。加快发展生物质产业,大力发展草腐类食用菌,积极培育生物质燃料、肥料、饲料产业,促进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推进产业联动发展。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改造,提升加工规模和档次,改变农产品加工“低、散、小”和以粗加工为主的格局,减少加工环节浪费和废物排放。加快发展农产品储藏保鲜和冷链运输,支持农产品产地市场建立冷藏保鲜设施,逐步形成从产地到市场完整的冷链运输系统,减少流通环节的损失和消耗。因地制宜发展以农业产业为主导的休闲观光农业,弘扬农业生态文化,开发农业功能,促进农业的一二三产联动发展。
(三)围绕保障产品优质安全,加快发展高效生态的精品农业。清洁化、标准化生产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题中之义,也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展精品农业的重要基础。积极推行清洁化生产。进一步强化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整治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从源头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危害的隐患。优化农作物用肥结构,积极推行测土配方施肥,鼓励增施有机肥、配方肥,控制和减少化肥用量,改良土壤有机质和理化结构。认真落实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规定,扩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绿色防治技术应用,探索推进病虫害物理、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加大环保型饲料、兽药推广应用,推行畜禽清洁化健康养殖,努力减少氮、磷等排放。积极培育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推进专业化服务,提高肥料、农药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抓好农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快完善集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加工包装于一体的农业标准体系。积极培育标准化实施主体,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统一服务,实行按标准组织生产和订单收购。加强标准化技术示范,以点带面扩大标准化技术应用,提高技术的覆盖面和到位率。加快推进品牌化经营。坚持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鼓励和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农产品质量认证,发展壮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为品牌农业发展奠定基础。注重加强品牌资源整合,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统一质量标准的基础上,与基地农户共建共创农产品品牌,集中力量创建一批区域性农产品知名品牌。注重加强农产品品牌宣传和营销,鼓励开展品牌农产品直销和连锁经营,加快建立优质优价机制,促进品牌农业健康发展。
(四)围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牢固树立生态环境就是竞争力的理念,坚持预防和治理并举,着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积极创新农作制度。按照立体化、循环化、无害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循环高效生产等技术模式、品种以及产业布局的研究推广,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粮经结合、农机农艺结合等新型高效农作制度,积极推广农作物间作、套作和轮作,实现品质改善、地力培肥、生态改良的共赢效果。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充分挖掘农业废弃物和副产品的利用价值,促进畜禽排泄物从污染治理向资源利用转变,鼓励农作物秸秆采取还田增肥、气化固化、基质栽培等途径,推动农作物秸秆向生物质肥料、饲料、燃料、原料等综合利用转变。深入实施农村沼气工程,进一步推进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培育农村沼气服务组织,健全沼气服务网点,多渠道扩大“三沼”综合利用,促进农村生活污水、畜禽污水等转化为清洁能源和优质肥源。按照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加快建立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农膜等集中回收处理机制,促进农业投入品及包装物回收处理,防止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完善农业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网络,逐步建立耕地质量、生态环境的评估和控制机制,有序引导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充分利用农业污染源普查成果,加强数据分析和开发利用,有针对性研究、落实分类治理措施,强化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防范土壤和农业灌溉水源污染,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五)围绕强化现代科技支撑,加强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的有效支撑,要坚持科技研发、技术集成、转化应用并重,不断强化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支撑。完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标准体系。根据生态循环农业的不同模式,加快形成集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加工包装、废物利用、经营服务等一体的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建立生产、管理和服务有机结合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使生态循环农业真正有标可依、有章可循。加强生态循环农业技术集成攻关。积极推行农科教协作,整合农业科研资源和力量,加强制约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的技术攻关,重点在新型生物农业技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态农业技术、立体复合的农作制度、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方面有所突破,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各领域。依托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推进技术组装和集成配套,形成传统实用技术与现代信息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等有机结合的技术体系,为生态循环农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加强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应用培训。加快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责任农技制度,以基层农技人员和规模经营主体为重点,分级分类开展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培训,提高技术的覆盖面和到位率。加强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鼓励和支持以科技示范基地、农技推广项目为载体,开展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总结推广成功做法和有效模式。以专业大户、合作社骨干等为重点,加快培育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科技示范户,并积极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
三、加快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产业布局、要素组合、技术运用到经营方式、管理机制、政策扶持等各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保障生态循环农业有力有序推进。
(一)加强舆论宣传和公众引导。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合力推进。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立足营造政府积极倡导、农民自觉参与、公众密切配合的良好氛围,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大力宣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作用,引导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树立新的资源观、发展观和生态价值观,提高建设生态循环农业自觉性。加强社会公众的引导,主动加强与新闻、教育等机构的配合,把生态循环农业作为公益宣传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内容,多途径、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倡导建立绿色消费和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提供外在动力。
(二)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一项长期任务。各地既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明确定位,又要立足当前,点面结合、分步推进。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定位、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科学制定生态循环农业行动方案,分年度、分层次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和责任,并作为贯穿“十三五”农业转型升级的主线,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在面上整体推进。同时,充分考虑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公益性和外部性,争取党委、政府出台扶持政策意见,综合利用税收、金融、价格、补贴等政策杠杆和手段,调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社会力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积极性。
(三)加强项目推进和资金保障。紧密结合“两区”建设,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环节,认真研究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载体和抓手,进一步强化项目和工程保障,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向纵深推进。根据《浙江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行动方案》加快培育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示范企业和示范户,争创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形成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合力。鼓励和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循环农业开发,逐步建立以主体投入为主导、政府扶持为导向、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农业项目资金统筹,自觉把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作为支农投入的重点领域,积极争取设立生态循环农业专项,加大扶持力度。
(四)加强总结推广和典型示范。认真总结近年来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加强扶持政策、运行机制、组织保障等的交流和推广,提升整体工作水平。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层层建立示范体系,以点带面推动生态循环农业整体推进。深入挖掘基层群众的实践创造,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有效模式的宣传和推广,促进先进模式的推广应用,推动生态循环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加强组织领导和机制建设。建设生态循环农业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调,建立健全党委政府领导、部门齐抓共管、分工协作配合的工作推进机制。要健全考核机制,努力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研究制定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绩效考核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确保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统筹农业部门内部力量,明确职责分工,注重上下联动,确保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目标任务的落实,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临安市林业(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