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野生动植物 维护地球基因密码

2016-11-21于若雨

绿色中国 2016年9期
关键词:动植物栖息地种群

于若雨

野生动植物是亿万年地球环境演化的产物,同时又是人类及其他生命环境的缔造者与维持者,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自然和社会环境)是共生、共荣、协同、循环、自生与再生、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整体。

人类经过千百万年漫长的进化繁衍,每一步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对野生动植物的利用。但自工业文明以来,由于生产活动的需要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人对动物捕猎趋于盲目,而有些生产生活行为又间接地破坏了动物的生存环境。几百年来,这种大肆捕杀的行为已致使一些动物走向灭绝。据有关科学家研究,自16世纪以来,世界上约有250多种动物灭绝,那些濒危动物的灭绝速度也正在加快。

每种动植物都有它存在于自然界的独特生态地位和功能,如果人类不采取行动制止这一态势蔓延,那么人类最终只会自食其果。因此,保护珍稀动植物,抢救濒危动植物,保护自然资源,是一件关系人类发展的大事,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繁多的濒危物种

一个物种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一个民族的兴衰。物种一旦消失就不可复生,人类就永远失去了这些基因。

保护野生动植物普遍受到了国际上的政治家、科学家、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高度关注。如形成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湿地公约等多个公约,把保护野生动植物提升到全球战略;2010年圣彼得堡召开了老虎保护峰会;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通过了成果文件《我们希望的未来》。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样,为物种进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未受第三纪和第四纪大陆冰川的影响,因此,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仅脊椎动物6347种,占全球脊椎动物种类总数14%。另外,我国特有属种多。脊椎动物中,大熊猫、金丝猴、华南虎、扬子鳄等470多陆栖脊椎动物是仅分布于中国的特有物种。

濒危动物是国家的重点保护对象,也是一种极其珍贵的、不可替代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它们在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开展对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是濒危动物分布大国,且濒危物种繁多。2011年国家林业局启动了第一批濒危野生动物专项调查,至2014年底前完成外业调查工作。本批次调查共涉及14个物种,包括海南长臂猿、朱鹮、黑脸琵鹭、遗鸥、黑嘴鸥、黑琴鸡、栗斑腹鹀、扬子鳄、四爪陆龟、莽山烙铁头蛇、六盘山蝮、秦岭蝮、蛇岛蝮、鳄蜥。

调查发现,我国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海南长臂猿,目前仅分布在海南省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现有长臂猿种群ABC三群,共25只,其中有独猿3只,2015年新生幼崽1只。濒危鸟类朱鹮的野生种群数量为1549只,分布于陕西、河南和浙江三省的15个区县。黑脸琵鹭在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地越冬,数量为294只。栗斑腹鹀分布于内蒙古扎鲁特旗、阿鲁科尔沁旗、科尔沁右翼中旗、乌兰浩特以及吉林省镇赉县,数量为5131?16091只。我国特有淡水鳄扬子鳄在安徽分布于广德县、郎溪县、南陵县、泾县和宣州区,野生种群数量为144?177条;四爪陆龟分布于新疆霍城县,本次调查中,样线调查未发现任何活体或者痕迹,濒危状况相当严重。我国特有的蛇类莽山烙铁头,仅见于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宜章县和广东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内,数量为430?502条;六盘山蝮蛇仅见于甘肃庄浪、宁夏隆德及泾源3县,数量为160800?241200条;秦岭蝮蛇仅见于陕西西安市长安区、户县、宁陕、周至、佛坪、太白、凤县,数量为281000?385944条。我国特有的鳄蜥仅见于广东茂名市、韶关市曲江县,广西桂平市、金秀县、昭平县、贺州市八步区,野生种群数量为1080?1248条。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总工程师严旬介绍,对14个物种的分析评估表明,34.69%的物种受到栖息地被干扰、破坏、分割、退化等的较“强”程度的威胁。“栖息地破坏”这一因素对野生动物造成的影响,明显高于食源干扰、水源干扰、人为直接干扰和大型建设干扰等威胁因素。

由于栖息地成为“生态孤岛”,野生动物在被分割为互不相连的保护区内,形成一个个孤立的小种群,迁移、繁衍、基因交换受到制约。以大熊猫为例,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因栖息地受工程建设和人为活动割裂,全国野外大熊猫形成多个相互隔离的种群,部分小种群由于基因交流受阻而灭绝。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大熊猫栖息地内,有水电站319个、矿山479处、景区25个、道路总里程1339公里、高压输电线268.7公里、常住人口50人以上的居住区984个。虽然全国野生大熊猫按山系划分为六大种群,但栖息地被隔离成33个板块,相应形成33个局域种群。

“我国大量物种处于稀有或濒危状况。有44%的野生动物种群呈下降趋势,高等野生植物种群有15%至20%处于濒危状态,高于世界平均值。”严旬说。他透露:我国现有2140种野生动植物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我国现有的脊椎动物中有900多种生存受到威胁,高等植物中有3700多种生存受到威胁。

功莫大焉的自然保护区建设

世界自然基金会最近发布的《2014地球生命力报告》显示:仅在过去40年间,全球野生动物数量减少了一半以上,物种灭绝速度已超过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对生物多样性威胁最大的是工业化和资源开发导致生物栖息地的丧失和退化。作为野生动植物的最后避难所,自然保护区在工业化大潮中坚持着。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无疑是保护野生动物、维持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珍稀动物的保护工作,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建立了一批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目前我国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已是这些濒危动物的最后居住地,同时也是它们最为可靠的庇护所。

野生动植物是重要的生态资源,是构建生态的基本要素,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布局合理、类型齐全、层次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建立了完善的保护管理与执法体系。自然保护区已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最重要的载体。”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陈凤学说。

早在1950年我国就发布了《稀有生物保护法》,并于1956年建立了第一批自然保护区,开始了拯救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实践。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快了野生动物保护步伐,从完善法律法规、建立自然保护区、强化执法监管、扩展国际合作、提高公众保护意识等多个角度,全面推进保护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截至2014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数量为2729个,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占陆地国土面积14.84%。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为428个,总面积96.52万平方公里。中国自然保护区面积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林业部门管理的自然保护区达2228处,总面积1.24亿公顷,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3%,均占全国自然保护区个数和面积80%以上;此外,国家林业局还建立了各类自然保护小区5万多处,总面积150多万公顷。全国有3500多万公顷天然林和约2000万公顷天然湿地和相当数量的荒漠植被被划建为自然保护区。90.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类、65%的高等植物群落,300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和130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得到保护。

目前,我国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大江大河源头生态系统、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横断山区等地区的天然林都在自然保护区内得以保护保育。以长江流域为例,整个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达144个,长江上游温带森林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野生动物是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最大受益者。大批重点保护和濒危的野生动植物得到保护,栖息地得到恢复、扩展,种群得到恢复壮大。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黔金丝猴,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300余只增长到750余只。广西建立弄岗等自然保护区后,白头叶猴数量由2003年的598只增长到目前的937只。全国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数量已达67处,总面积达到336万公顷。66.8%的野生大熊猫和53.8%的大熊猫栖息地纳入了自然保护区网络,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大熊猫个体数量增加到1246只。

“大熊猫、朱鹮、扬子鳄、苏铁等一大批濒危珍稀物种正逐步摆脱灭绝的风险,显现稳中有升的良好势头,栖息地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据陈凤学透露,我国林业系统已有2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网络”,34处自然保护区加入国际重要湿地,18处自然保护区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组成部分,还有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入了“东亚—澳大利亚西亚涉禽迁徙网络”、“东北亚鹤类保护网络”、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批绿色保护地名录。

虽然成就卓著,但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形势仍很严峻。“根据全国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结果,我国87.7%的野生动物种群因栖息地缩减、割裂、质量下降、人为活动干扰等原因,生存空间不断受挤压,不少濒危物种的栖息地、鸟类集群活动区域及迁飞通道面临着土地开发、农业开垦、环境污染等威胁,前景堪忧,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司长张希武说。

保护物种基因

在广袤的大地上,无数的绿色森林使人类居住的地球多情而美丽。森林中,一个个涌动的生命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的勃勃生机。走进森林,我们不仅可以和自然对话,清洗都市的烦躁和不安,还可以和自己的心灵低语。偶尔传来的鸟鸣天籁让我们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家园。

森林和湿地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藏。在这里,各种珍奇的动植物资源争奇斗艳,展示着各自的风姿和美丽。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而森林就是生物多样性的摇篮。在森林和湿地中,不管是参天大树、奇花异草,还是飞舞的鸟类、爬行的昆虫、游动的鱼类,在它们身上都传承着物种的基因、地球的密码。

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而言,保护珍稀动植物具有重大意义。首先,保护珍稀动植物能够维护生态平衡。因为每个物种都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物种之间通过食物链的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旦食物链出现脱节,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被打破。比如,人们无节制地猎捕蛇类,就会导致蛇类资源趋于枯竭,这就导致森林、草原和农田鼠害、病虫害猖獗,给农业、林牧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加速了草原的荒漠化。

其次,保护珍稀动植物才能保证科学研究和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众所周知,濒危动植物是科学研究的试验材料,在现代科学的诸多领域,例如仿生学、医学、药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动物园中的珍稀动物,以及博物馆收藏、陈列或展出的濒危动植物标本,能够很好地深化广大民众对保护珍稀动植物重要性的认识。

在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过程中,我国先后制订实施了《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自然保护区条例》、《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条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等法律法规,初步建立起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五年来,会同公安、海关、工商等部门,先后开展了‘打击网络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专项行动、‘天网行动、‘利剑行动等一系列全国性专项打击行动,全国森林公安机关共破获重特大野生动物刑事案件1258起。从2013年开始倡导发起了三次多国联合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的‘眼镜蛇行动,在国内外产生强烈反响。”张希武说。

2016年7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经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自1989年3月1日实施以来,在2004年和2009年进行了两次修订。本次修订,对近年来争议较大的虎骨、熊胆、犀牛角入药及野外放生、外来物种放生做了详细规定,对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实行分级管理,并要求每五年调整一次,这是该部法律自1988年颁布实施以来修订幅度最大的一次,弥补了长期以来保护野生动物过程中的一些立法空白,进一步明确了法律责任的分配,进一步加强了对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对当下野生动物的保护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导致我国大量物种濒危高于世界平均值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濒危物种种类多、分布范围广,且大多处于偏远落后地区。“最理想的办法是将居民全部从野生动物栖息地迁出,但仅现有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就高达147万平方公里,依赖移民搬迁显然不现实。”张希武说。

动植物与人类生来平等,它们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与我们共同拥有同一个地球家园。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动植物与人类“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只有与动植物做到真正的和平共处,才能保证人类与动植物的生息繁衍,才能保证整个地球生物圈的共同繁荣。

猜你喜欢

动植物栖息地种群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北极新海冰制造项目
BEAN SCENES
走进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由种群增长率反向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
种群数量变化中的“率”和“速率”
锋视觉
至臻至美的动植物印花开启春季自然美好的清新时尚
用颜色打造隐身衣
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率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