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见坟墓,我却看见鲜花
2016-11-21冯仑
冯仑
我开始做生意是被迫的,但我习惯于用自己的价值观来引导我将要做的任何判断,因此,我一直把丧事当喜事办。因为我总觉得自己要去心中期待的某个地方。这时,我会想起鲁迅的一部小说《过客》:
这个过客腿脚不好,他一直不停地走。有一天,他到一个茶水摊,分别与一个老人和一个小孩对话,询问前方的路该怎么走。老人告诉他,过了一个坟地,再往前一拐,差不多就到了。小孩告诉他,看见一片鲜花,你再往前走就到了。
同样一个地方,老人眼里看见的是坟墓,小孩眼里看见的是鲜花,可见两个人的视野和心态是截然不同的。
我在创业和折腾的过程中经常会想起这个故事,我心里有两个地方可以去,一个是坟墓,一个是鲜花,不管哪个,总之就是“我要走”的状态。这种想法陪伴着我,让我从开始很被动地创业,到后来哪怕负债累累,人生已经到了最绝望的时候,始终没有放弃,仍然把丧事当喜事办。因为我意识到,理想是希望的风,是黑暗尽头的那道光。
说一个崔永元的故事。原来我们俩很不搭界,我相信他对“黑心开发商”抱有道德上的不满,而我在央视看到的小崔似乎也有点装,老讲“长征理想”什么的。后来,我听一个朋友说小崔在做一项《口述历史》的整理工作;再后来某天,我和小崔在香格里拉见面,他送了我一些小人书和他们《口述历史》的资料,我才发现原来屏幕以外的小崔很了不起。
有个夏天,我把这个故事讲给王石听,还带着王石去了小崔的工作室。在小崔的工作室里,我们看到了一个花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做事的有责任感的男人,这个男人没事儿找事儿,把别人的事儿当自己的事儿,自己的事儿反而不当回事儿,搞得自己都快抑郁了,还在操心民族的历史能否记录下来。这着实感动了我,也感动了王石。后来我们和小崔成了好朋友,也参与到了《口述历史》的项目中,共同记录这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中人们的想法和事迹。
(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