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抽血修改结果 代人体检成产业链
2016-11-21编辑部
编辑部
2000元能代替抽血,4000元能修改体检结果,确保100%合格通过……时下正是毕业季,入职体检迎来高峰期。一些求职者为了确保入职体检能够顺利通过,求助于“代人体检”中介机构,而这些机构也公开宣称“只要交钱就能搞定”。记者调查了解到,“代人体检”之所以形成产业链,根源在于就业歧视仍然存在,一些明令禁查的体检项目仍被部分单位暗地作为参考。
代检中介服务明码标价
在百度搜索关键词“代人体检”,首页结果中就有数家代人体检网站,多家网站宣传能提供“全国各地出国代体检、公务员体检代检、入职体检代替等各类体检代替过关服务”。
记者以需要进行入职体检为由,与其中一家代检中介进行联系。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了记者的年龄、入职信息、体检医院名称后,告诉记者一些事业单位会指定医院进行体检,而且在血液检测项会私下增加乙肝项目检测。“单位会有人事部门的人在现场,你如果担心血液检测不过关,找我们帮忙就对了。”
这家代检机构工作人员称,有些事业单位要求比较严格,抽血环节医生会要求出示身份证比照,所以在代检前他们需要帮代检者制作假的身份证。“医院体检中心有一个休息室,到时你先领表,之后在休息室交给代替你体检的人,全程代检的收费是4000元,事成之后付款,确保100%合格通过。”
“如果仅仅代替抽血的话,收费能便宜些。”工作人员说,“我们会比照你的长相、年龄,找一个和你相近的人去代替你体检。我们已经帮很多人进行代检,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一个被发现。”
当记者表示希望自己去体检,只是担心结果可能会不合格时,工作人员称,他们也能提供事后体检结果修改的业务。“这个比代检收费贵,一个单项的收费就在4000元以上,能确保成功修改,事后付款。”
记者此后与几家代检机构联系,他们的价格从1000元到万元不等,收费视难易程度而定,提供代检服务的地域范围包括北京、上海、广东、重庆、江苏等多个省份的数百家医院。“只要你在我们服务范围的医院体检,我们就能确保百分之百的通过率。”
今年6月毕业的小李就曾找过这些代检帮忙。小李说,他应聘北京市某单位的工作,通过笔试、面试后,却在体检前发了愁。“我本人很胖,之前在学校体检时就被查出转氨酶高,怕这次体检被查出来,单位以此作为理由‘拒收自己。”
小李说,自己通过网络搜索,找到了一位能提供代检服务的男子,该男子告诉他,若体检容易,无人监督,则较便宜;若有用人单位人事部门在场监督,则费用会较高。最终小李缴纳了1000多元的“服务费”,顺利通过体检。“现在想想还是后怕,毕竟这是违法欺诈行为,被单位知道后果会很严重。”
代检中介为何有市场?
代检中介机构通过网络平台招揽客户,从寻找代检者、办假证,到联系医院、修改结果,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体检本是对自己身体健康负责,为何有人需要找人代检?一个代检中介机构透露,他们的业务大多集中在抽血项目,而在找人代替抽血的客户中,大部分都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出于企业利益考虑,有些企业对乙肝的就业歧视逐渐由公开转向隐蔽,通过暗地买通医院检测,对于查出的携带者,以其他理由拒绝录用,导致求职者拿不到被歧视的证据。”
我国就业促进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在2010年多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中也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在入学、就业体检中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服务。
记者在北京市多家医院的体检中心也看到,墙壁或宣传栏处张贴有相关入职入学体检禁查乙肝项目的规定。一家三甲医院体检中心工作人员说:“医院体检中不含有乙肝检测项目。如果是本人在体检过程中,想要增加乙肝项目检测,需要填写申请书。”
虽然国家明令禁查相关项目,但因体检被查出乙肝病毒而被拒绝录用或被迫离职的事件仍在上演:
2012年在北京市某公司工作的张女士,在公司组织的一次体检中被查出患乙型肝炎。公司同事因此常常排挤和歧视她,公司领导多次责备她工作质量不合格并劝说其离职。出于无奈再加上病情恶化,张女士只能被迫签署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及离职申请。随后,张女士起诉至法院,要求公司向其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2012年,300多人在入职中航工业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时被要求检查乙肝五项。其中8名被查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应届毕业大学生,被企业要求回家看病,拒绝录用。
消除就业歧视铲除代检产业
“代人体检是一种作弊行为,涉嫌欺诈与非法经营。如果是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可能会构成刑法规定的非法经营罪。据此,代检中介可能面临行政处罚,重者或被追究刑事责任。”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律师赵辉说。
赵辉说,找人代检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已经涉嫌违法,通过代检得到的虚假体检报告,即使顺利入职,既损害用人单位的利益,也会给自己今后维权带来麻烦。“如果担心在入职体检过程中遇到不公平对待,可以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维权。”
一位长期参与反乙肝歧视项目的人士说,违法成本过低,是企业明知违法却仍暗地进行检测的重要原因。“按照目前的规定,企业招聘时违规检查乙肝项目被有关部门发现,仅是被责令改正和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对于企业不具有威慑力。”
广西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可达说,铲除代检产业链需要从根本上消除就业歧视,让国家相关规定真正落到实处,对相关人群给予公正平等的就业机会。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加大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维权帮助。
令人欣喜的是,一些地方对于此问题已逐步重视。浙江省人力社保厅今年发布新版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其中单位擅自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处罚按照三档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社保厅在近期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中,就查处了违规将“乙肝五项”作为体检项目的案件。
(摘自《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