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2016-11-21段程程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6期
关键词:工作坊艺术类音乐

段程程

摘 要 目前,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专门针对音乐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开展具体工作的过程中,重专业知识教育轻创新创业教育、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模式落后、教育方法陈旧、师资力量匮乏等问题突出,直接影响了音乐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聚焦音乐类专业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一种学生校内创业的教育模式,对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有益探索。

关键词 创新创业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高校的音乐类专业毕业生存在着这样一种就业“困境”:由于专业性强、学习投入成本高等特点,在择业时,音乐类大学生就业期望总体偏高,注重高工资、高福利、好环境,追求稳定的企事业单位,这种情况也导致了“有业不就”的现象大量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构建了一种针对音乐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

1校园音乐工作坊育人模式简介

依托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资源,在校园内建设音乐工作坊,由学生团队负责运营,对非艺术类学生开展按需音乐培训的有偿服务。同时,整合校园内的优良社团资源与展示平台,培训优秀学员直接推荐进入校合唱团等优秀社团进行进一步深造,在校内建立起 “人才选拔、培养、锻炼、应用”的闭环产业链。

该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整合资源,协同教育。这一模式充分整合校内特色资源,真正集聚创新创业资源。由音乐学院负责将艺术专业师资引入实训基地,学校创业基金会负责建设实训基地并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平台,学校优秀艺术社团作为实践展示平台,三管齐下,在校内打通人才从“培养”到“实践”的发展渠道,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2)“创”与“学”结合。根据我们的调研,音乐类在校学生在校外琴行、艺术学校做兼职老师的情况非常普遍,在外兼职是学生锻炼教学水平与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对于有创新创业意向的音乐类学生,在外兼职中,不能满足其对创业实践能力的锻炼与学习的愿望。在校园创业实践中,通过市场化机制运营工作坊,学生除了担任教学任务还可自主选择运营任务,工作坊提供了多方面任务与挑战,对有创新创业意向的同学来说是模拟商业环境下绝佳的学习、实践平台。“传道受业”能力与“创业”能力同步提升,实现艺术实践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3)创业与创造价值结合。工作坊通过市场机制,将音乐专业学生在校外授课的音乐教学资源“引回”校内,惠及非艺术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养成与音乐能力提高。充分发挥艺术类学生的专业价值,打通专业之间的专业能力与专业价值分享互惠,实现专业与非专业之间“互学互促”专业价值的最大化体现。在创业中创造价值,实现创业与创造价值的有机结合。

(4)各校区之间资源互动。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分设多个校区办学,由于地理的隔离,绝大部分校区都存在文化资源不平衡的情况,特别是偏僻的新区。通过市场机制,将音乐专业学生在校外授课的音乐教学资源“引回”校内,丰富各个校区学生的学习资源,弥补多校区办学艺术资源不平衡的现状。

(5)项目化运作。为真正实现实践育人的创新创业教育,在本模式中需要做到尽可能模拟商业环境,进行科学的项目化运作与管理。可以面向所有具有创新创业意向的音乐类专业学生发布“建立校园音乐工作室”的信息。公开招募项目负责人,再通过公开招聘、竞聘等形式选出工作室的管理运营负责人。表1为以一年为周期(以2016-2017学年度为例),制定的项目计划流程表。

根据项目周期进行考核,从财务、服务满意度(教师和学员)、生源情况、创新创业心得和成长体会等方面进行考核。依托发展基金会资源,定期举办创业交流活动,通过沙龙分享交流会,为创业同学搭建一个信息、经验交流分享的平台。建立创新创业课程,引导学生团队根据创业实际需要自主定制学习计划。

对项目的绩效考核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招生目标:根据团队的运营规划方案,按季度考核招生情况;(2)盈利目标:根据团队的运营规划方案和目标,按季度考核盈利情况。(3)效果目标:主要有学员满意度测评和运营团队能力提升测评;(4)影响力目标:比如,输送到社团等优质资源的优秀学员人数,网络社交媒体上的互动程度等。

2音乐工作坊教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1模式的理论意义

目前,高校在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还面临着诸多困境与问题,尚未形成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方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团队。地方高校音乐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仍处于自发、分散、探索的状态。对细化群体进行针对性教育模式研究,有助于推动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同时,对于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模式也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2.2模式的实践意义

音乐类专业毕业生由于专业性强、学习投入成本高等特点,在择业时就业期望总体偏高,注重高工资、高福利、好环境,追求稳定的企事业单位,间接导致了“有业不就”的现象大量出现。本文提出的实践模式有助于推动艺术类学生的择业与就业工作。引导部分音乐类学生从“消极待业”到“自主创业”。模式的提出拓展了对艺术类其他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思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创新创业教育本身需要“创新”,只有以更贴合的教育机制服务青年学生,以更精准的教育理念 引领青年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为学生创业、发展保驾护航。

3小结

本文论述了构建音乐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方案,聚焦音乐类专业大学生这一群体,进行针对性教育方案研究,对开设有音乐类专业的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对于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模式也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应当指出,针对艺术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方案需要考虑多维角度,评判创新创业指导方案是否系统、科学的理论标准较难界定。检验指导方案是否有系统性和针对性的有效标准是实践,目前本课题更多是从调查访谈等项目中得出经验性结论,将会在后续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并进一步由实践检验。

参考文献

[1] 张莉,项义军,张林,鲁啸军,章刘成.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提升学生创业与创新能力[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03).

[2] 董世洪,龚山平.社会参与:构建开放性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 2010(02).

[3] 贺建民,郭永强.构建地方院校创业教育新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Z1).

猜你喜欢

工作坊艺术类音乐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艺术类专访心得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