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差

2016-11-21

第一财经 2016年43期
关键词:戴高乐出版日期大使

本书系白宫“总统心理健康委员会”成员、精神分析学家米歇尔·勒朱瓦耶的作品,揭秘心理落差的危害与应对技巧,告诉我们面对失望的打击时,该如何及时化解内心的愤怒、悲伤、压抑和焦虑,停止情绪自虐,预防感染抑郁症,重拾对别人、对自己、对生活的热情。

我不担心那些偶尔悲伤的人

学会驯服自己忧郁的情绪

消极情绪不等同于抑郁症之类的疾病,也不代表生理紊乱、思维错误或社交不适。我不担心那些偶尔悲伤的人。他们拥有正常的“人类”生活,所以才总会遇到无可避免的难题和烦恼。我更担心的是那些总强调自己过得很好、从未有过疑虑或压力的人。我会问自己:这些人究竟在隐藏什么?只有机器人或重病者才没有沮丧情绪。健康和“正常”的标志之一就是具备不严重且持续时间不长的抑郁情绪。当然,如果能学会尽快走出抑郁期,我们会拥有更好的健康。

1969年,戴高乐将军宣布辞职,法国文化部长安德烈·马尔罗说:“每个人都曾是戴高乐主义者,或者即将成为戴高乐主义者。”我不知道今天的人们还是不是戴高乐主义者,但是每个人都经历过、正在经历或者将要经历感觉不好的时刻……所有人都可以学会从抑郁中走出来,他们需要的仅仅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合适的训练。作为一名医生,我认为精神的健康并不意味着我们达到或处于一种理想状态,精神健康应当是一种隐藏在我们身上的能量,我们应该能在摆脱重重障碍、生活中的变故、歧途、悔恨之后,最终找寻到它。我们对大脑的探索也完全不同于发现未知大陆,不是只上面插个旗子就了事了,我们应该学会一点一点地与自己的精神和睦相处,这中间会用到一些看似平常的疗法、放松体验、东方冥想,它们实施起来都很简单,但却成效显著。可以治疗抑郁症的唯一途径就是“理智治疗”,这包括纠正我们在自己身上犯下的错误,发现新的自我滋养方式,练习、反省,及观察他人,赶走负面情绪。我们需要远离那些真正让我们陷入危险的事物,从我们周围的环境、精神或饮食中找到能构筑健康的基石。我们还可以将最新的实验研究结果投入到实践中,使用天然的抗抑郁药物,回忆起幸福时刻,不借助药物或化学手段,激发出能够带来好心情的神经介质。

你已经接受了一种饮食方式、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动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方式,你将要发现自己的精神健康,发掘能够克服或赶走不良情绪的能力。同身体健康一样,精神健康也需要认识其治疗原则,还需要学会将这些治疗准则付诸实践。诗人和艺术家企图将他们生活中的烦恼变成盛开的鲜花,把作品同我们分享。要想获得完满的幸福,这些条件缺一不可。我们需要一些忧虑与不满才能够进步、改变。但想要利用好自己的忧虑,还得有足够的能量和自信,有将忧虑转化成激励行动的动力。

两种忧郁

如何与抑郁共存

有一些淡淡的忧郁会时常陪伴在我们的左右,维克多·雨果很擅长描写这种忧郁:“悲伤是一种幸福。”但还有一些情况就属于真正的痛苦了。医学上的忧郁是一种疾病,它会消耗我们的精力、对于生活的热情,还有自信。如果一位医生提到忧郁,他会想到这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而一位诗人则会联想到悲伤。

抑郁与抑郁症之间的一大不同在于持续的时间。需要在几个月的悲伤和消极之后才可以做抑郁疾病的诊断。抑郁是突发的、暂时的,虽然让人担忧,但并不会长久。对于个人健康的担忧其实是健康的标志。真正的抑郁症患者反而会对自己没有任何怀疑,他们确信自己是可恨的,对自己的不幸及世界上的不幸都负有责任。而忧郁的人则会有些犹豫,但他还不至于厌倦自己。他常常会有“还剩半杯水”的悲观想法,他也会思索自己的这种想法是否正常。但他应当知道,这种怀疑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如果他时常无法确定自己是否生病,这就意味着他没病。他内心的冲突、犹豫都是健康的表现。这些正是那个没有被发觉、藏在他内心深处的健康的人在挣扎、防卫。

法国精神病学家让·德雷对抑郁和抑郁症做出了区分。抑郁症才是疾病,是一种与身体痛苦相似的精神痛苦。它让人们了无生趣地活着。

而抑郁则跟文学作品中的忧郁消沉类似,作家和诗人们不会把抑郁与抑郁症混为一谈。他们从文学忧郁中得到滋养,他们靠忧郁过活,忧心忡忡却又能够撷取成功。弗朗索瓦丝·萨冈以《你好,忧愁》开启了自己的写作生涯,也成了悲伤爱情故事专家。忧愁成了她所有小说的主题,她写道:“忧愁之于我是一种荣耀。”

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也都会有抑郁的痕迹,有灰色或者蓝色的心情。而区别就在于如何与抑郁共存。健康的人并不会让这片愁云消失,他们知道忧愁并不会妨害自己体验其他情感。

这两种忧郁哪个占据主导,哪个会使人沮丧?对此我并不十分确信。一个是具有潜伏性、可调理的抑郁,来源于对自己、朋友或情绪的不正确认知。另一个则与波澜不惊的生活方式之间有些粗暴的断裂。我在这里给出的意见更多的是关于忧郁及其存在的意义,而非针对最严重的情绪疾病。但这些抗抑郁、反负罪感、反完美主义的经验对于更严重的抑郁者也是有用的。

如果你正被失望折磨

你该为自己做点什么?

第一步:开始,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

对于我最自责的事,我是不是那个唯一该负全责的人?

那些没能实现的事情都怪我吗?

我真像我想象的那样孤单且不受赏识吗?是不是夸大了孤立状态?

现在有什么事情值得我去追求?

现在的事情是最糟糕的状况吗?

第二步:重新审视最初的感受。认为自己对一件事情无能为力之后,最好再多想一遍。最初的感受并不总是对的……尤其是在它预料最糟糕的结果时。我曾在医院的急诊部门服务过,一个抑郁的人出现了,他捶胸顿足地喊叫。他的衬衣被撕裂,脸上布满了擦伤。他过于恼怒以至于无法解释自己发生了什么。他嘟嘟囔囔说自己是南美洲某国的大使。而我已经得出了结论,不假思索地要在他的病历写上:“此人极度抑郁,靠自称大使排解。”我还没有写完,就看到三个穿着深色西装的人进了急诊室,他们来寻找在自己官邸前受到侵扰的大使。我们满是惭愧地表达了歉意,之后把他们的大使奉还。大使在官方随行人员的护送下离开了,我们对他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他既没有生病,也不是抑郁,他只是受到了侵犯。我被自己的第一印象迷惑了双眼,没有看他的身份证明,也没有想着找来一位翻译。

第三步:学会找出“房间里的大象”。

太过于相信第一印象会让我们忽视显而易见的事实。盎格鲁-撒克逊人把这种现象称作“房间里的大象”,意思是因为思维禁锢而看不到最重要的事情。人们意识到经济学或政治学专家常常沉浸在他们的讨论之中,即使身边有一头散步的大象也不会吸引他们的目光。我们在失望时同样如此。我们会尝试着找到所有让自己焦虑的理由,却意识不到我们所拥有的那个“大象”—健康。一个处于消沉状态的人,即使给了他最好的东西,他也不会好好利用。他看不到礼物、成功或友好的讯息,但事实上大象就在身边。

新书速递

漫长的中场休息

作者:[美]本·方登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6年11月

定价:45.00元

《漫长的中场休息》是美国作家本·方登的长篇小说,也是李安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原著。本·方登通过一位参加伊拉克战争的19岁少年的眼睛,辛辣有力地讽刺了战争和纸醉金迷的美国梦。

思家小馆的晚餐

作者:[美]安·泰勒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11月

定价:39.50元

普利策奖得主安·泰勒的代表作,曾入围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福克纳文学奖。安·泰勒着眼于婚姻和家庭、亲情与疏离,笔调机敏而开放。生活有时是无尽的疼痛,坐在同一张餐桌边的家人,却往往隔着最遥远的距离。

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

作者:李劼

出版社: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9月

定价:59.00元

《红楼梦》的问世,既标志着对以往历史的颠覆,又标志着一种人文精神的崛起。中国历史文化的全息性,得以在《红楼梦》里获得淋漓尽致地呈现。李劼此著问世已有二十年,本版扩至十六章,增订了一些内容。

猜你喜欢

戴高乐出版日期大使
戴高乐为何选择中国
我是菱大使
微笑大使
小狗大使
本报调整出版日期
本报五一期间调整出版日期
本报清明期间调整出版日期
罗斯福与戴高乐的恩恩怨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