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的器官开张“活力处方”
2016-11-21瞿晟
瞿晟
当我们还在母体肚子里的时候,身体各个器官就已开始运转。随着时间的推移,辛勤工作几十年的器官不可避免地开始老化,甚至发生病变。为减缓其衰老速度,小编综合多位专家意见,开出了一份“活力处方”,只要按照处方坚持锻炼,并在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多加注意,各个器官就会变得更加富有弹性,充满活力。
眼睛:转动眼球,凝视远方
眼睛是我们与外界联系最有利的“开关”,正常人80%以上的信息都是通过眼睛获取。由于人们过度用眼,这个“开关”正在严重地超负荷工作。研究发现,在人体五官中,眼睛是衰老最早和最快的器官之一,多数人在45岁左右就会出现老花眼、视物不清等症状,这与眼球中重要的屈光间质——晶状体的硬化、弹性减弱有关。随着晶状体硬化程度加深,白内障等可能致盲的眼部疾病也会找上门来。
专家建议,要想让眼睛保持弹性、充满活力,就要多转动眼球。乒乓球就是一项很好的运动,打球时眼睛会快速随着运动的球转动,从而起到调节、放松眼睛的作用,还能缓解视觉疲劳、延缓老化、预防近视。或者可以经常凝视远方,在远处选中一个目标看10分钟,最好选择绿色的树木,经常坐在电脑前的人更应多做这个动作。也可以双眼看5~10米外的一个目标,看清楚后数3个数,再看近处。比如将手放在眼前看指纹,看清楚后数3个数再看远处,如此反复交替,每次10分钟。
专家还建议,平时要多吃黄绿色的食物,如胡萝卜、西兰花、菠菜、猕猴桃、玉米等,它们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能防止眼睛的功能性退变。
肺:吹吹气球,扩胸运动
肺是气体交换的中转站。与身体其他器官相比,肺是唯一一个直接暴露于外部环境中的脏器,如果不经阻拦,汽车尾气、烟草、雾霾、扬尘等污染物会直接进入肺部。所以,专家把肺称为人体中最脏的器官,也正因如此,肺更容易受到伤害。所以肺对环境的要求很高,清新的空气是它的最爱。在尾气密集、烟味弥漫的环境内待太久,肺就会提出抗议。肺本身有一套很完善的自净体系,即使是直径小于2微米的颗粒也会被吸入,被肺泡的巨噬细胞吞噬,并最终经呼吸道随痰排出体外。但如果持续大量吸入颗粒物,肺这道防御屏障就会慢慢变得脆弱。过多的可吸入颗粒物沉淀会降低肺吸入氧气的能力,使肺泡中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生存能力下降,导致肺排除污染物的能力下降。
专家建议,养肺最好的一招就是积极补水。每天主动喝6~8杯水,其中晨起一杯水最为重要,因为经过一夜的睡眠,排尿、皮肤蒸发及口鼻呼吸等,已使不少水分流失,人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小支气管内的痰液已变得黏稠不易咳出,清晨饮水可缓解呼吸道缺水情况。
另外,戒烟很关键,烟性属“火”,最易灼伤肺之津液。除了摒弃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专家指出,锻炼肺活量可以让肺更有活力。研究发现,肺活量大的人很少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头晕、胸闷等症状。一般人在35岁以后,肺活量就开始逐渐下降,此时人体供氧量比年轻时减少5%~10%,器官老化也随之加速。但如果坚持体育锻炼,则可明显提高心肺功能。平时可以练练吹气球,尽量做到一口气把气球吹鼓,也可以坚持每天做扩胸运动,提高胸部肌肉力量,这样就能增强呼吸深度。
饮食上,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果蔬,多吃些滋阴清热的食物,如银耳和秋梨。建议平时多吃苹果,因为苹果皮中的果胶和抗氧化物能减轻肺部的炎症反应。中医更有“常笑宣肺”一说,笑能让人心气平和,对肺部好处多多。最后,雾霾天一定不能大意,坚持佩戴口罩出门。
心脏:练练快走,晚餐清淡
我们的心脏时时刻刻都在运动,就像全身的“发动机”。与汽车发动机一样,心脏也需要定期保养,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近几年,中青年猝死事件频频发生,过度劳累是心脏的头号天敌。心源性猝死不是一时造成的,长期作息不规律,以及压力过大、抑郁或情绪波动、肥胖、大量抽烟喝酒等,都可能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等急性病变,也会导致冠状动脉痉挛或使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心肌氧耗量明显增加,出现急性心肌缺血,从而发生猝死。
研究发现,从40岁开始,心脏向全身输送血液的效率开始降低,45岁以上男性和55岁以上女性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开始增加。要想让心脏保持活力,健康的生活方式无比重要。研究人员建议,人们应随时随地找机会多走路,用爬楼梯代替乘电梯,距离不太远的地方尽量走着去。把运动变成一种习惯,是保护心脏最好的方法。每天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心态,饮食宜清淡,戒烟限酒。不得不熬夜时,要定时起身运动,熬夜后注意补充果蔬、蛋白质。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要坚持规范用药,定期体检及做心脏专项检查,建议30~45岁的人群每年做1次,45岁以上者每年2次。
胃:保持畅通,饮食规律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胃的运动特点是主通降。通,就是通畅;降,就是下降。人体摄入的食物经食道进入胃中,经胃受纳腐熟后再下传小肠,在这一过程中,胃必须保持畅通状态,才能使食物的运行畅通无阻。一旦胃失通降,就是病理状态。若胃气虚弱,传送无力,致饮食停滞胃中,产生胃腔胀满疼痛、食少等症。若胃气不降,甚至上逆,则会产生胃腔胀满、嗳气、呃逆、呕吐等症。
对于胃来说,“冷”是最难接受的。一旦胃受到冷空气或冷食的刺激,就容易收缩痉挛,出现胃部绞痛、腹泻等不适。冬季天气寒冷,是胃溃疡、胃炎等各种胃病的高发期。再加上一些白领饮食不规律,患上胃病的概率就会加大。
专家建议,冬季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的热量,必须增加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的分解,产生更多的能量,以适应机体的需要。膳食中应多补充产热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提高肌体对低温的耐受力。胃的脾性是喜燥恶寒,应多吃些温阳暖胃的食物,如牛羊肉、韭菜等。有人下班从寒冷的户外回到家,看到热乎乎的饭菜立刻端起来就狼吞虎咽地吃,在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进食,咀嚼不充分,容易导致食物到胃里不能充分地与胃肠液相混合,直接影响其消化吸收,还可能因吃得过饱而超出胃容量。细嚼慢咽则有利于食物与胃液的均匀混合,促进消化吸收。脾胃不好的人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平时吃饭要尽量做到少量多餐,一顿饭只吃七分饱。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忌暴饮暴食。
此外,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一生气就胃痛”。郁怒伤肝,肝气犯胃,即可引起胃脘痛、呕吐、泄泻等胃肠道疾病。因此,要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冬季日照缩短,容易情绪低落,建议坚持运动,尽可能多到户外晒太阳。
肝脏:少生气,睡好觉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脏器,中医将其形象地比喻为“将军之官”。从50岁开始,肝脏功能开始逐渐衰退。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疏泄,可以调畅气机、调畅情志和促进脾胃运化。如果平时不注意调整心态,遇事易激惹、生气,就会加重人体气机的郁滞,形成恶性循环,损伤肝脏。
此外,肝脏还怕胖,肥胖容易引起脂肪肝,严重者会引发肝纤维化,继而发展为肝硬化、肝癌。所以,人们应避免多吃油腻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难以消化,会加重胃肠道负担,诱使肝炎发作,还会使难以分解的脂肪在肝脏内堆积,进而演变为脂肪肝。
专家指出,让肝脏保持“电量”的关键在于少生气、睡好觉。压力大的人群应学会及时排解压力。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压力大时,可以坐下来感受肌肉最紧张的部位,然后听听轻音乐,有意识地放松这些部位,压力就会得到快速缓解。深呼吸、按摩也是不错的减压方法。专家提醒,每天保证6~8个小时的睡眠,最好每天坚持睡午觉,戒除熬夜等陋习,可以很好地护肝。肝脏还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大多数药物都需要经肝脏代谢,由此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也很高。所以,使用药物时应注意其不良反应,不要擅自用药。
肠道:吃粗纤维,喝点酸奶
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还承担着抵御疾病的重任,一旦出现问题,不但没了口福,消化不良、便秘、免疫力降低等各种健康问题也会接踵而至。在这些扼杀“肠道活力”的因素中,便秘不可小觑。调查显示,我国便秘发病率约9%~13%,慢性便秘3%~17.6%,其中女性患病率约为男性的2倍。专家指出,造成便秘的原因很多,吃得过细过油、运动少等是导致功能性便秘的主要原因。
预防便秘,多喝水、多吃粗纤维、喝酸奶是关键。充足的水分对保证肠道通畅十分重要,肠道内水份多了,就不容易大便干结,因此多喝水是解决便秘问题的第一要务;保证粗纤维食物的摄入,如玉米、紫米、高粱、香蕉、梨、魔芋等,粗纤维能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提高益生菌摄入量,也是预防便秘的好方法,可以每天喝一点酸奶。此外,肠道黏膜的神经活性与体内钾元素的多少也有关系,多吃些含钾丰富的食物,如土豆、地瓜、南瓜、山药等,也有预防便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