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闪”报纸英国大获成功
2016-11-21NicolaClark
Nicola+Clark
英国投票脱欧的那天早晨,马特·凯利(Matt Kelly)钻进了一家咖啡店,这家店位于时尚的伦敦东区肖尔迪奇区一条布满了涂鸦的街道上。
客人们排着长队等待他们的拿铁,他们通常都保持沉默,一副清高的样子,但那天却加入了关于公投及其结果的激烈讨论中。他们大多在20到30岁,有些来自附近的技术创业公司,似乎对结果并不表示乐观。
凯利长期担任报纸的主管,现在是英国大型报业集团Archant的首席内容官,他说:“那时候我突然想到:这群读者特征明显,又充满着激情,如果要发行一份新报纸,那就一定要在这里了。”
不到两周时间,也就是7月上旬的时候,新发行的周报《新欧洲人》(The New European)在英国全境的报摊亮相。这份报纸起初计划试发行一个月,现在已经过了11周,在读者间异常受欢迎。
由Archant出版发行的《新欧洲人》就这样加入了正在广泛开展的报纸发行计划试验。
在向数字化迅速过渡的时代,大大小小的出版商都面临着困难,印刷对该产业而言成本高昂。近年来,许多大型出版商都选择缩小规模,或者干脆退出了纸质媒体。还有一些出版商试着将纸质刊物和电子刊物捆绑销售,或者在纸媒上登载独家内容。
一些中等规模的出版商则关注那些规模较小的报纸,这样它们就能共享印刷设备和分销网络。借此可以大大削减发展新印刷品的边际成本及风险。
Archant在规模和分销网络上都具备优势—就收入和发行量而言,它是英国第五大区域性报纸发行商—员工人数众多。
因此,它决定做个出版试验。
来自伦敦城市大学新闻学和创新专业的教授简·辛格(Jane Singer)认为:“即便在出版业,这也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一个举动,聪明的出版人能够这样夸耀自己,‘我们也要做出点不同来”。
通过降低创业成本,减小野心,《新欧洲人》成功避开了英国新闻市场中许多公司所经历的惨败命运。
英国最大的新闻集团镜报集团(Trinity Mirror)在今年推出《新的一天》(The New Day)时做了大张旗鼓的宣传,但这份仅以纸媒发行的报纸从未达到自己定下的20万份发行量的目标,仅仅在10周后就停止发行。
地区性出版商CN Group也做了类似的尝试,但同样以失败告终,仅存活了不到一个月时间。
这两次试验针对的都是普罗大众,没能够在读者和广告商中捕获足够需求,更没能让出版商相对雄厚的初期投资有所回报。
相比之下,《新欧洲人》起初只是一份小型出版物。它面向的是6月23日那天投票选择留在欧盟的48%的英国人—这当中约有1600万志趣相投的读者。由于事先认定该报纸不会存活很长时间,Archant在市场研究或市场宣传上都未大举投资。
Archant首席执行官杰夫·亨利(Jeff Henry)表示:“我们从没打算要做一个长期品牌,我们把它做起来,能盈利4周就够了。”
报纸第一版的售价是2英镑(约合16.38元人民币),在英国卖出了4万份。读者们在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上竞相分享自己买到报纸的照片,这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强烈关注。
《新欧洲人》的版面紧凑,采用了粗体字,内容充斥着大量照片,明显是在模仿欧洲大陆一些报纸的样貌和感觉,比如法国日报《自由报》(Libération)和德国的《日报》(Die Tageszeitung)。
它的头版往往是英国知识分子、政客和商业领袖撰写的深度文章,各种卡通漫画、信息图表穿插其中,与欧洲体育、旅游和文化类轻特写文章相得益彰。
报纸的副刊—第48版—还设计了小测试和小知识。
Archant对这份报纸的商业规划主要是受销售驱动。过去几周,报纸将发行区域拓展到了比利时、法国、德国、爱尔兰、卢森堡和瑞士。
8月底,Archant试着在网上拍卖了黄金版面的广告位。公司表示,虽然有60多家英国和欧洲公司竞拍,活动最终还是没有大幅创收。
尽管如此,产业观察者还是受到鼓舞,认为《新欧洲人》能够持续存在下去。
来自伯明翰的媒体咨询师史蒂夫·戴森(Steve Dyson)表示:“在测试一款新产品能否成功方面,《新欧洲人》明显为出版商提供了一种办法。”他预见,未来会有很多随着热门政治和社会运动而起的“快闪”(pop-up)报纸,甚至还会有仅为里约奥运会这类大型体育赛事发起的报纸。
截至目前,《新欧洲人》和英国报刊产业的其他报纸一样,也在竭力应对人们对所谓“脱欧”类新闻需求的下降,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选民们最初的热情会逐步冷却。
德国法兰克福世界新闻和新闻出版商协会副主任尼克·特加尔德斯特拉(Nick Tjaardstra)表示:“有关英国脱欧的协商会拖上好几年,为了不丢掉自己的小众读者,《新欧洲人》需要扩大报道范围,涉及更多他们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