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化对街区活力的影响初探

2016-11-21

山西建筑 2016年22期
关键词:中央大街樱花活力

陈 爱 萍

(哈尔滨天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绿化对街区活力的影响初探

陈 爱 萍

(哈尔滨天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介绍了街区活力的定义,结合国内外一些著名街道实例,分析了绿化与街区活力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绿化对街区活力的影响,指出绿化对街区以及城市有重要的作用,应在城市规划、设计、管理等环节,制定出完善的绿化管理制度。

街区活力,绿化,城市空间

随着这些年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建的街道、新建的住宅比比皆是。部分开发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极尽所能的利用每片土地盖起高楼,尤其回迁住宅区的建设标准和舒适性更低。规划的绿化率要求原本不高,加之开发者的应付种植、后期管理者的疏于管理、病虫害侵扰等原因造成大量街区绿化不足,部分街区甚至处于没有一丝绿化的荒芜之中。

1 问题的缘起——没有绿化的街道

哈尔滨景阳街与中马路一带就是早期城市改造后的街区。街道两侧已经建满了商业和住宅,高密度的开发,使建筑高度与街道宽度不成比例,小尺度的街道丧失原有的亲切感,空间形成挤压效果。站在交叉路口,空间相对开阔,却也丝毫体会不到投资改造后街区应有的活力。环视街道空间的各个界面,地面是光秃秃的柏油路,周围是冰冷冷的墙面,三条比例失调的小路困难的伸向远方,一条马路稍宽,却将两侧人行路挤压的只剩一小条。路上行人匆匆,即使弯腰驼背的老者也蹒跚而过,不做停留,这个街道没有什么值得人停留。

为什么这个街道空间使人产生如此压抑与死气沉沉之感,在景阳街与北马路交叉路口放眼望去,就会发现,四周街道方圆几百米竟没有一棵树,连草都没有。在这个完完全全的人造空间里,没有一丝生机。这个极端的街道实例让人们体会到绿化对街区活力的影响(见图1)。

2 街区活力

蒋涤非在《城市形态活力论》中对城市活力的定义是:城市活力即城市旺盛的生命力,即城市提供市民人性化生存的能力[1]。街区作为基本城市单元,是城市空间的基本构成元素,街区是组成城市空间的面状单元,依据街区与城市空间的包含关系,推论出,街区活力就是指街区旺盛的生命力,是街区在社会属性的表现形式,是街区对人的吸引力。

3 绿化与街区活力

关于街区活力的表现,丹麦建筑师扬·盖尔认为,街区空间中人的行为的多样性是街区活力的一种体现。而人的行为的多样性是需要街区空间的支持作用实现的。所以,那些有人散步、小憩、驻足的街区是有人气有活力的街区,这些街区自身特性上具有促成人的行为多样性的要素,绿化就是其中重要的要素之一。

街区活力与绿化的密切联系,主要体现在绿化对人的影响上。绿化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生态的向往与依恋,对人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人对自然的需求得以实现,就实现了人的行为的流连忘返,人气的聚集使街区活力得以实现。

3.1 绿化与街区活力——以中央大街为例

中央大街是以历史风貌、商业、文化为特色的著名街区,从建设伊始至今,一直保持着生机勃勃的街区活力。

以扬·盖尔的理论,漫步行为视为街区活力的一种体现,中央大街的街区活力不容置疑。中央大街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特色建筑、景观小品、绿化对人们的行为提供多种支持。无论春夏秋冬,中央大街都吸引市民和各方游客散步、小憩、驻足。春天,糖槭树初吐嫩芽,虚虚实实的枝干间闪着嫩绿,远远看去如烟如画,百年老街如沐春风绽放生机;夏天,糖槭树枝叶繁茂形成片片绿荫,古老的建筑掩映在树影婆娑中,坐在树荫下的长椅上看尽百年繁华;秋天,糖槭树结出一串串如小弯刀般的果实,风起时,哗哗作响,金黄色的落叶洒在铺着面包石的古老街道上,为街道平添一份韵味;冬天,糖槭树也换了新装,水汽在树上凝结成雾凇,街道银装素裹,人们漫步流连,踏雪赏雾凇,感受大自然馈赠的美景。由于糖槭树的存在,中央大街一年四季景致不同,春夏秋冬的变换中,老街焕发着如生命般的变化活力。绿化赋予了中央大街生命力。

市民也深知这片绿化对中央大街的重要性。2004年,中央大街的糖槭树遭受病虫害,大量树木干枯死亡,中央大街显得萧条许多。管理部门将枯树砍伐后种上了60棵红松树。红松虽然挺拔,但是其拘束的形象与中央大街的欧罗巴式的浪漫情怀并不契合,一时间引起市民的一片批评之声。为此,有关部门联合新闻媒体开展了“我为中央大街两旁树木绿化改造建言献策”人民建议征集活动。到2007年,中央大街的糖槭树由于病虫害已枯死135棵,管理部门将枯树砍伐,同时将一直与中央大街格格不入的红松移走。中央大街移植了克山县270棵优选糖槭树,老街重新恢复往日的风采。中央大街糖槭树的失而复得,更让人们体会到绿化对于街区的意义,绿化使人造空间富有生命力,使街区富于活力(见图2)。

3.2 绿化与街区活力——以三明南路为例

绿化对人的行为产生极大吸引和引导作用,从而形成空间的人气与活力。具有良好的绿化景观的街道,不仅可以吸引人们居住其中,甚至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一睹芳容。青岛市三明南路就是这样一条街道。原本这是一条普通的居住区内的小街道,地理位置普通,远离大海,远离各种历史风貌和知名景观。窄窄的街道两侧是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旧住宅楼。但是由于三明南路两侧的绿化,让这条街道不再普通。大概是在1987年—1988年,这条横贯于居民楼院之间的小街道,随着居民楼建设,栽种了百余棵樱花树。如今,差不多有30年树龄的樱花树已长到七八米高,亭亭玉立(见图3)。

每到四五月间,路两侧樱花绚烂绽放,堆满花朵的粉色枝蔓在头顶相接,遮天蔽日,站在樱花路尽头回望,樱花在空中交织出

了“樱花隧道”,风过如落雪般浪漫唯美。三明南路因为樱花吸引了大批市民和外地游客前往观赏,被誉为“最美樱花路”,居住于此的人们也以拥有这样的樱花“后花园”而骄傲。因为樱花,三明南路宜居宜游,街道更具活力,欣欣向荣。

3.3 绿化与街区活力——国外实例

绿化对于街区活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上很多著名的街道都受益于绿化赋予的活力。德国波恩樱花大道因樱花而闻名,每年樱花季,会迎来世界各地的人们前往欣赏樱花簇拥的美景,街道上满是漫步、驻足、拍照的人,机动车都难以入内。

柏林菩提树下大街,由于译音的关系,实际上这里是椴树下大街,是一条种满椴树的衰落的商业街。德国人把椴树当作“思乡树”。德国诗人缪勒曾写道,“如今我远离故乡,转眼已逝数年。然而仍能常听到那枝叶的呼唤:回来吧,你将在那里找到安宁。” 就是这些高大茂盛、散发清香的椴树呼唤着人们来到菩提树下大街漫步、休闲,使街区保持着活力。德国建筑师奥利弗说,菩提树下大街的最大贡献就是将街两旁风格不同的建筑融合到一起,并创造出一种统一的美感。而椴树是这种统一美的纽带。绿化有丰富自然的界面,枝叶蔓延生长,遮挡了部分建筑立面,使街道立面获得了统一与和谐。绿化弱化了人造空间的不足与杂乱,街道获得协调美感,这种协调与美感正是街区空间的活力所在(见图4)。

4 结语

人类是大自然的孩子,自然界的绿色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础,所以人们对绿色植物有着天然的向往与依恋。我们应充分认识绿化对于街区、对于城市的重要作用,应该在规划、开发、设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上,制定完整的管理制度,保证每条街道从建设之初到经年之后,一直拥有符合要求的绿化。这不仅有利于街区活力的保持,也有利于创造更具活力的城市。

绿化代表着生命力,绿化使人造空间的街区具有了自然界生命的变换与协调,事实上,很多著名的街道,给人的意象中,统领全局的色彩是绿色。

[1] 蒋涤非.城市形态活力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2] 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On influence of reforestation on block vitality

Chen Aiping

(HarbinTianchenArchitecturalDesignCo.,Ltd,Harbin150001,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the block vitalit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forestation and block vitality by combining with some famous streets, and points out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reforestation on the blocks and cities, so it is necessary to formulate the sound reforestation management from the urban planning, design and management.

block vitality, reforestation, urban space

1009-6825(2016)22-0188-02

2016-05-27

陈爱萍(1974- ),女,建筑师

TU985.122

A

猜你喜欢

中央大街樱花活力
家乡的中央大街
赏樱花
活力
樱花
樱花站
为你撑伞
我家的邻居
改制增添活力
一抹樱花粉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