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杂技与舞蹈艺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2016-11-21米里夏提尼加提
□ 米里夏提·尼加提
作为“歌舞之乡”的新疆,杂技与舞蹈同为人体文化中的姊妹艺术,她们之间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从古至今,新疆杂技艺术在创作和表演上大胆吸收引入舞蹈艺术的元素,使杂技艺术与舞蹈艺术有机结合,增加了杂技剧目的厚重感和艺术张力,扩充了杂技作品的艺术含量,提升了杂技艺术品位,推动着新疆杂技艺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成就,它像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扶摇直上,大放异彩,显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各艺术门类间的互相渗透,要求杂技艺术家们对节目的开拓、创新以及节目构思、编排、艺术表演有更高要求。怎样借鉴,如何创新,都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杂技是体现人体美的一门艺术。而杂技中的舞蹈是体现杂技艺术美的一门重要必修课,它通过杂技的高难技巧及不可思议的人体结构变化美,给人以美感享受,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净化人们的思想感情。因此美也是舞蹈的本质,如果失去了美的特点,舞蹈也就失去了它基本的品格和艺术功能。
各种艺术形式由于表现手法的不同,因而美的体现就形成了本门艺术所特有的规律和个性,在完成各自艺术功能上都有自己特长与局限,杂技作为一门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在反映社会生活上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它敢于大胆幻想并长于实践,独创惊险高难的技巧,显示了勇于征服的精神。
如何创新新疆杂技的艺术形式和内容来满足观众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我认为实行不同类型的艺术交融交汇是创新的必由之路。新疆杂技要借鉴其它姊妹艺术的表现手法努力开拓属于自己的艺术空间,新疆的杂技艺术和舞蹈艺术都是中国西部土地上古老的、悠久的人体文化,是灿烂的艺术瑰宝。她们如同一对姊妹,同根同源又从几千年的历史源头中走来,生生不息、青春常驻。融合交织的古迹遗存,从遍布中华大地的原始崖画和出土文物,及敦煌壁画中可以看到很多动态的人体技能,杂技、舞蹈等形象都是描画在一起的,形形色色、千姿百态。杂技、舞蹈难以区分,在这些古老文化遗存中,这种早期的杂技与舞蹈都是以人体自身躯干为实践对象,以自身肢体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混沌不分的人体艺术,也同是人类古老的文化艺术。
新疆首部大型音乐杂技剧《你好,阿凡提》在乌鲁木齐等地上演达五百场。在此部剧中就有杂技与舞蹈的完美融合,舞蹈杂技艺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得这些艺术形式共同为塑造阿凡提这一艺术形象服务。
杂技艺术发展到当今令人惊叹的地步,与老前辈们的高瞻远瞩是分不开的,全国各省、市及县杂技表演团体配有专职的舞蹈老师,对演员进行形体、身韵等专业训练,使他们对肢体语言有了更深的理解及运用,而舞蹈也在各大专院校,配、聘了杂技、戏曲、艺术体操等方面的教练,使舞蹈技术技巧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技术技巧在舞蹈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音乐杂技剧《你好,阿凡提》剧照
杂技与舞蹈在形态、线条、节奏等各个方面是极其相似的,也是相同相生的,我们可以在这两类艺术之间互相吸取养分,使它们在融合中不断改进,从而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从中获得更多美好的享受。
翻开历史,不难发现舞蹈与杂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新疆的民间舞蹈中,也有许多杂技化的表演,如我们常见的踩高跷就是一种杂技化的舞蹈表演,而舞狮子,有时又叫“狮子舞”,融杂技与舞蹈于一体。杂技与舞蹈在当今的一种发展趋势,即:舞蹈杂技化,杂技舞蹈化。舞蹈用动作表情达意。动作、技巧仅仅只是舞蹈的一种表现手段,而杂技可以说是人体动作的极度超常、高度技巧的展现。它不强调肢体之间的绝对谐和,甚至不要求严格的拍节和韵律,强调的是在不平衡中的动态、险态和短暂的静态来显示高超技艺。当然,在看到舞蹈与杂技的融合时,我们便看到舞蹈与杂技的区别,舞蹈是一门人体艺术,从技术角度看舞蹈又是一种人体技术,而杂技作为另一门艺术,它的技术主要突出其惊、奇、险,以及可观赏性,舞蹈与杂技不是歌扮舞的关系,它们共有一个根,都是形体艺术,舞蹈与杂技的结合是“艺”和“技”的结合。杂技和舞蹈是血和肉的关系。
当今,由于舞蹈与杂技以及体育(特别是体操、技巧等项目)的特殊关系,使得体育与杂技中一些创新的高难度技巧很快地被吸收到舞蹈中。近年来,舞蹈家们所创造的各种舞蹈技巧动作其难度之大、数量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有些技巧动作要么来不及为它命名,要么根本无法为它命名,有些技巧动作甚至令杂技健儿、体操健儿们都惊叹不已。现在,我们除了从一些优秀的杂技节目中看到带有舞蹈化的表演外,也从许多舞蹈节目中看到了带有杂技色彩的表演。其实,这也是舞蹈发展的另一种趋势。
舞蹈与杂技一样均起源于民间,二者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把舞蹈所讲求的“美感”与杂技所表现的“功夫”完美地结合起来,实现舞蹈的杂技化和杂技的舞蹈化,这也是当今各类艺术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和影响的结果。千百年来,艺术与技术总是携手共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技术是艺术存在的真正基础,艺术也是在技术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二者之间这种联系的历史与艺术的历史一样久远。
(本文图片由米里夏提·尼加提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