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力新媒体平台 传递正能量——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探索抗洪救灾报道新路径

2016-11-21周天竞

传媒 2016年16期
关键词:记者团湖北日报大学生

文/李 樵 周天竞 杨 成

借力新媒体平台 传递正能量——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探索抗洪救灾报道新路径

文/李 樵周天竞杨 成

2016年6月18日“入梅”以来,湖北省遭遇多轮强降雨,降雨总量、降水强度、降雨范围等均超1998年,突破多个历史极值。

在湖北日报社党委统一部署和驻地记者的悉心指导下,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深入鄂州牛山湖、咸宁簰洲湾、黄冈英山县、天门皂市镇等灾情严重的地区,见证并记录了广大解放军官兵和干部群众可歌可泣的抗灾壮举。

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成立于2012年3月,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主办,湖北省教育厅、共青团湖北省委协办。4年多来,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经形成“一报三网”(团刊《青春志》、官网“青春网”、官方微信“青春小微”和官方微博)的新闻实践平台。由于暑假期间,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团刊《青春志》休刊,官方微信“青春小微”便成了大学生记者们实践与发声的主要阵地。记者团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积极传递正能量,以防汛抗灾为主题,探索全景式报道新路径,极大地提升了“青春小微”的关注度。截至8月10日,“青春小微”的粉丝量突破18000大关。其中,防汛救灾系列报道推动新的粉丝增长点,新增粉丝量达2000+。

灾情就是命令,大学生记者赶赴现场

鄂州:牛山湖破垸分洪。连日暴雨,湖北省长湖、洪湖、梁子湖、汈汊湖和虎头湖五大湖泊水位居高不下,其中梁子湖最为突出。截至7月12日,梁子湖水位21.48米,超保证水位0.12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05米,受高水位浸泡影响,梁子湖堤防发生重大险情的概率日益增大。为应对梁子湖流域严峻防洪形势,湖北省委当即决定:湖北第二大湖泊梁子湖的牛山湖将于14日破垸分洪。

大学生记者在簰洲湾采访

7月13日晚上10点,大学生记者余康庭和宋志辉立马赶往爆破现场附近的小镇。14日凌晨4点半,两人赶往现场,占据有利拍摄地点。牛山湖破垸分洪爆破成功后的三个小时,两人在《湖北日报》驻站记者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采访。

咸宁:18年后簰洲湾再遭重创。俯瞰中国的地理版图,流经三楚大地的千里长江到了湖北咸宁市嘉鱼县境内时,突然拐了一道大湾,形成41.5公里长三面环绕的“C”形,然后直奔武汉关。这便是“万里长江第一湾”——簰洲湾,也保卫武汉的最后一道天然防线。7月8日前后,簰洲湾长江水位一度涨到29.33米,超警戒水位,咸宁市嘉鱼县启动防汛三级预案。簰洲湾共有三个泵站,由于泵站输水能力明显不足,此次接近400毫米的强降雨令当地损失惨重。该镇耕地8万亩,受灾面积6万亩,绝收3万多亩。

回顾1998年的险情——760余米的簰洲湾长江大堤突然溃口,狂澜咆哮,以7米落差冲向30个村庄、6万余百姓。繁华的街市、20多座工厂、8万亩良田、无数房屋,瞬间废墟一片。

大学生记者团出发前合照

7月15日,大学生记者周天竞和冯浩原跟随《湖北日报》记者前往簰洲湾,采访18年后再一次遭受重创的簰洲湾的村民们。

黄冈:老党员带领村民重建。英山县,隶属湖北黄冈市,素有“毕昇故里、红色苏区、温泉名城、茶丝之乡”等美誉,同时也是集老区、山区、库区为一体的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入梅”以来,英山县连遭多轮暴雨侵袭,3乡8镇共计28万人受灾,总经济损失达13.30万元。洪水无情人有情,英山人积极展开自救。“东河九连环,环环把心牵。西河十八湾,湾湾在重建。”一场心怀信仰的抗灾自救攻坚战正全面打响。

大学生记者叶秀江山是土生土长的英山人。7月14日清晨6点,他搭上武昌开往英山的第一班车。4天内跑遍了家乡的10多个乡镇村,老党员带领乡亲们灾后重建、不远千里赶回家乡的英山青年抗灾……叶秀江山的本子上写满了丰富的采访素材。

天门:3万多群众安全转移。7月20日晚10时30分,因汉北河流域汛情严峻,天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正式启用汉北河龙骨湖分蓄洪区。当晚,汉北河龙骨湖闸、东白湖闸、肖严湖闸三个闸口同时开启,并扒开汉北河北岸水陆李大桥以下堤段的子堤分洪。21日上午6时,汉北河水位达到31.35米,超过保证水位1.35米,突破该河历史最高水位,沿堤出现多处险情。上午9时30分,天门市又对汉北河龙骨湖段进行扒口分洪。

龙骨湖在上世纪被确定为分蓄洪区,分洪威胁到胡市镇15个村、皂市镇6个村和附近9个渔场、农场的3万多名居民。21日上午11时止,3万多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在皂市镇高中安置点,大学生记者左一淞和李博采访受灾群众的生活现状,并对话天门市副市长,了解物资运送与捐赠进程。

协调作战,首次尝试全景式新闻报道模式

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依托微信平台,成功推出了抗洪救灾“群英谱”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董明、杨小玲、刘培和孙东林得知大学生记者们深入一线采访报道的经历后,纷纷转载记者团相关报道,并为大学生记者点赞。

吴天祥称赞道:“你们真是好样的!”刘培在寄语里写到:“我很欣赏大学生记者的责任意识,希望你们能传播青春正能量,打场漂亮的仗。”回顾这组报道,大学生记者团抗洪救灾报道组总结出成功的经验。

前后方协调作战,形成有序高效的运作链条。建立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的初衷就是培养宣传湖北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和新闻宣传后备人才。在湖北省防汛救灾形势严峻之际,《湖北日报》党委果断决定派出大学生记者出征一线,与专业记者们身处同一个战场,磨练自我。

《湖北日报》党委指派专人制定安排采访路线,指派各驻站记者提醒大学生记者随时可遇的突发险情和采访难题,以便尽快适应非常时期。在《湖北日报》驻站记者的指导下,大学生记者逐步养成当天采访、当天出稿的好习惯,提升了对新闻时效性把控的能力。

记者团抗洪救灾报道组成员各司其职,优化了编审、统筹、撰文、摄影、编辑等管理机制,在采访和写作两条线进行把关和引导。通过对重大主题的分解,让不少鲜活的叙事作品以多媒体融合的方式呈现,有效地聚合图文、音视频,以“来料再加工、精制作”的方式,逐字逐句地修改,接二连三地推出有内涵、真情感、见深度的鲜活报道。

利用微信公众号,尝试抗洪救灾全景式报道模式。细致描绘现场,阐明专业术语,穿插历史背景等新闻要素,客观引用新闻当事人的话语……全景式新闻报道,对于大学生记者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在报道方式上,“青春小微”充分考虑移动互联网情景下用户的阅读习惯,把用户带入体验实景中去,突破原来传统媒体“我写你看”的单向传播,向融合、交互、分享的新媒体方向延展。新闻叙事作品也从一般文本的展现到更多地运用公众号这一移动互联网途径,传递给广大用户。

借力新媒体时代发展,大学生记者们的采访成果通过微信平台快速传递给更多人,获得大批关注和转发。

根据“青春小微”后台数据统计,防汛救灾的系列报道平均阅读量达到800+,平均点赞数达80+,其中,《直击牛山湖破垸分洪,见证历史抉择》一文在5小时内获得近千的阅读量;《双手托起明天的希望——英山老乡灾后重建见闻》在10小时内获得121个赞。

网友“青春里的棉花糖”留言:当你见到新闻时,我们在纸上;当你没见到新闻时,我们在路上。

网友“星火烛天”表示,明年暑假他也要去。

网友“一舟”点评:向这些放弃假期生活、主动请缨上抗洪一线的大学生记者致敬!在报社老师精心扶植下,你们在燃情岁月里给大家留下难忘的图文……

十余篇采访手记,传递大学生记者青春力量

随着湖北省防汛救灾形势趋缓,大学生记者团迅速调整报道方案,“青春小微”以记者手记的形式,回顾刚刚过去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感受大学生记者克难克险、勇于担当的青春力量。

难忘那些执行爆破的战士。说实话,一切与预期不同的状况让我一开始有些慌神。14日凌晨4点,夜色还未消散,采访车打着远光灯行驶在乡间,远方一束手电的强光打过来,又是一道关卡!我的心里凉了一截:如此戒严,连夜准备的采访提纲怕是用不上了。

天空飘起小雨,我们来到前进指挥所——一座在湖边空地上临时搭建的军用帐篷,现场遍布站岗、巡逻的官兵,四周不时传来军用卡车的轰鸣,军帐门口,一面印有“水电铁军”四个大字的鲜红军旗直入眼帘。

见缝插针完成采访后准备离开时,眼前的一幕让我难忘:在爆破现场的指挥部停车场上,刚刚忙完爆破的战士们在卡车上相互依靠睡着了。那个场景真令人心疼。

于我而言,这次是一次有历史感的采访。271平方公里到370平方公里,梁子湖,这座我省蓄水量第一、面积第二大的淡水湖泊,在经历了上世纪50—90年代围湖造田、造地“创痛”后迎来新生。还湖于民,还湖于史,还湖于未来的举措在眼下施行。

——大学生记者 余康庭

弥补知识空白点的采访经历。耳边传来“轰”的一声巨响。我站在瓦房上,看到不远处牛山湖大堤在一声巨响中轰然垮塌,一堤之隔的梁子湖水汹涌而下……

3.5秒!333个炸孔、27吨炸药同时起爆。

随后的20分钟,牛山湖水位上涨20厘米,与梁子湖水面基本齐平,标志梁子湖的牛山湖顺利实施破垸分洪,并永久性退垸还湖。

这3.5秒背后有多少努力与艰辛?武警水电第七支队专门抽调了大量技术骨干和参与过三峡大坝建设的专家连夜拟定爆破技术方案,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模拟实验,制定了“一线展开、分组作战、机械挖孔、人工搬运、延时爆破、定点设卡、水路警戒”抢险战法。

这种爆破作业在防汛抢险上尚属首次,面临不少挑战。比如,作业过程中由于下游水位变高导致堤坝的坚固度发生变化,上游压力激增。为此,支队不得不调整原来的水位设计方案,将爆轴线(爆孔的连接线)向下游(牛山湖)靠近。同时,由于水位存在高差,2.5米深的爆破孔挖掘后部分出现渗水状况,给千米长堤近三百个炸药孔的填药工作造成一系列难题。为保证“一炮炸响”,两个中队的爆破操作手连夜埋药布线,确保顺利启爆。

采访中,各种专业术语、地理知识和数据远远超出我的知识储备,听起来很吃力,所幸事先备好的录音笔帮了大忙。在写稿时我反复多遍听录音,查询并理解每个陌生术语的意义,核对数据引用是否准确。每次采访实践,都是弥补知识空白点的历程。

——大学生记者 宋志辉

灾后重建、生产自救,是道大题。7月15日出发前,《湖北日报》记者江萌老师临时给我补课,比如,簰洲湾镇的地势、受灾状况、安置状况、血吸虫区,等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历史等各方面,信息量非常大,也恰好印证了“记者应该是杂家”的名言。

到了现场,媒体报道中惊人的受灾数据转换成现实可感的场景。我亲眼目睹大片本该九月丰收的玉米田被淹,玉米叶子全部泛黄;耐旱不耐水的南瓜在水中浸泡超过24小时,根茎全部烂掉,散发出酸臭的味道;养殖区有几条零星的鱼,据说鱼虾在洪水来袭时四处逃窜,所剩无几……

古语有云:北有寿光,南有嘉鱼。

在全国蔬菜种植的版图上,寿光县和嘉鱼县是两个响当当的地标。嘉鱼县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宜人,交通便利,渔农兴旺,素有“小汉口”美誉。万亩意杨、万亩优质稻、万亩水产、四万亩蔬菜等六大基地在簰洲湾基本建成,逐步完成从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的转轨,前景一片大好。

在簰洲湾沿江高排泵站前,正在民堤上巡查的村民看到我们主动围上来。交谈中,我得知只有水稻小麦这类基本农作物才有保险,但每亩田最多只赔偿200元。而簰洲湾镇以种植玉米、南瓜、冬瓜等为主,这些均属于经济作物,不能报保险,当地村民真是损失惨重。

所以当下,灾后重建,生产自救,是摆在面前的一道大题。

——大学生记者 周天竞

灾民淡定的神色令人惊讶。作为采访组的摄影记者,我的快门键自进入簰洲湾就几乎没停过。

车子在官堤时太阳高照,长江水位上涨使得树仿佛是从水中生长起来。沿途每隔100米就有武警官兵把守。他们用镰刀将堤岸两旁的草地修剪得非常低,巡逻时手持木棍以驱赶草地中的蛇。

从官堤拐入民堤,道路变窄,天气突然转阴。当地人民政府分派村民把守堤岸,预警防汛。该地处于防洪等级的第二级,一公里的堤岸需要100名村民把守,勘察水情。堤岸旁竖立着写有“此处有血吸虫,禁止接触疫水”的醒目警戒牌。

被洪水席卷过的农田呈现一片破败之景,如果没有这场洪水,丰收的时节就在眼前了吧。当地人坐在堤坝上的帐篷下唠家常,安稳的神色让我惊讶。村里男女老少组建的防汛突击队轮番上岗,守卫家园。

或许是笃信:暴雨和洪水再猛烈也是暂时的,生活终将回归正轨。这是我第一次觉得信念是如此真实可感。

——大学生记者 冯浩原

村民说,要重建一座“信仰桥”。在英山生活了近20年,我熟悉它的山川、黄土地以及那些淳朴的面孔,但这一次,很多地方却有了不同的景象。

入汛以来,全省降雨平均值391毫米,黄冈地区降雨平均值781毫米。这座清秀的小城如何承受得了如此暴虐的洪水,乡亲们又该有多少个不眠之夜?我,不忍细想。

在英山县孔坊乡四顾墩村,7月初的特大暴雨使农业基地500亩有机蔬菜地被淹,损失高达500万元。66岁老党员戚如良和村民一起挥锹挖沙、清理沟渠、垦田改种,五天五夜连轴转。暴雨暂歇,他又起早贪黑,投身到生产自救。

在英山县金家铺镇龙珠村,92岁老党员汪献云在洪水发生后主动把自家田地贡献给村里修建五保户集中居住点,他的话朴实而坚定:“只要我有,大家需要,我都愿意拿出来。”这位经历了1969年、1998年和2016年三次大洪水的老人,两个儿子先后离他而去,他依旧奋战在乡村建设的一线,建言献策,发光发热。

在石头咀镇姚塆村,一群年轻人来到余家桥旧址,他们是赶回家赈灾的英山青年。有一个叫朱秀林的小伙子是专攻桥梁建筑的高级工程师。7 月1日,英山西河上游的张家咀水库超警戒水位,形势危急,县政府决定开闸泄洪,余家桥随水消失。

曾经,这座桥的建成结束了村民出门要过河的历史,也是游子记忆里家乡不可或缺的画面。英山青年学成归来,群策群力,重筑余家桥。一个年轻人告诉我:“重建的不仅是一座由钢筋混凝土组合成的桥梁,更是家乡父老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这是一座‘信仰桥’。”

采访期间,在山谷里手机经常没信号,我只好在夜里抓紧赶稿,第二天一大早骑着摩托车到10公里外的镇上发稿。来回路途辛苦,我自称是温情与信仰的搬运工,乐在其中。

某一天,我和老乡们聊到深夜,河水上涨,老乡执意陪我一起过河。河水比白天凉很多。连下了一个月的雨,那晚我却看到了圆月。

“人”字的结构就是互相支撑。为人处世,善良和担当都应放在肩上,放在心里。

——大学生记者 叶秀江山

感受安置点内温馨一幕。采访申请获准后,我第一时间赶往武汉站。但是,前往天门的动车票连站票都已售罄,硬着头皮和车站人员沟通,最终获许上车后补票。

天门市3.2万人被迫转移安置,洪灾严重程度可想而知。现场真实情况到底如何?我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采访?站在车厢,我靠着车窗手写一份采访纲要,便于采访。最终,我决定探访灾民安置点,并将报道选题传回记者团抗洪救灾报道组编辑部。

在受灾严重的皂市镇,年长的村支部书记特意把几位高龄老人安排在教室通风处,他担心老人们受凉感冒,不敢开空调,每隔一段时间就询问老人们“舒不舒服”;福利院院长在接到转移任务后,花了5个小时将95名老人转移至安全点,亲自背着老人上下车,考虑到老人们行动不便,安排专人照顾;安置点门口一旦有车驶入,都会有人主动上前帮忙……

面对突如其来的洪灾险情,村民们被迫离开家园,但惊慌失措的表情很少出现在他们脸上,更多的是从容和坚强。在那里,没有你我他,只有咱们!

——大学生记者 左一淞

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付晓静认为,大学生记者参与抗洪救灾系列报道,不仅提升了他们新闻采访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崇高的新闻情怀,这对大学生记者今后新闻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猜你喜欢

记者团湖北日报大学生
白宫记者团专机因蝉延误近7小时
新媒体背景下的红领巾记者团实践探索
湖北日报特刊浓墨重彩报道军运会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小记者、小科学家找到组织了
融媒环境下传统时政新闻创新路径初探——以《百姓记者团》为例
大学生之歌
时事新闻版面编排浅议——以湖北日报时事新闻版为例
重大报道中的“微表达”——以湖北日报《琼瑶话调水》专栏为例
言论的诗意化表达——以湖北日报“汉水北上”言论写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