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综合实践中学生提升朗读能力
2016-11-21刘淑芳
刘淑芳
【摘要】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小学低年级孩子:一、由于识字量少,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好文本。二、孩子们还不懂得朗读技巧,重点词句语感也把握不好,因此无法体会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丧失了朗读兴趣。
【关键词】语文 综合实践 朗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67-01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低年级孩子们的朗读能力呢?
一、模仿读,掌握朗读技巧
低年级孩子还没有朗读经验,还不知道怎样读好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这些标点符号,还不会控制声音的高低,掌握不好气息的运用等技巧。教师教学时要多采用示范读,孩子模仿能力非常强,如果老师朗读能力强,又经常范读,让孩子跟读,自己就会纠正语气,发音,停顿,唱读等方面的错误。教师也可以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着读,模仿读。网上的一些课文朗读,声音优美,字音准确、规范、可谓声情并茂。学生听课文录音,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带给学生美的享受,使之受到感染和熏陶。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了朗读的能力,感受到声音的无穷魅力。如教学《庐山的云雾》、《荷花》等描写景物的课文时,我先播放视频课件,优美的画面加上配音美读,声情并茂。学生一下子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不知不觉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之中,受到了感染,有的不自觉地跟着配音小声地读起来。欣赏完,让学生谈谈感受,交流如何才能读好写景的课文。随后教师让学生自由练习读课文,学生都能模仿视频文件中的语气、认真练习,对于句子停顿,语气的把握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多形式,培养朗读兴趣
课堂上还要给足自由读的时间,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可以个别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孩子们读书兴趣。读后,师生共同评价,最初要求可以低一些,对丢字,加字不超过3处的,而且读得流利,有感情的,都奖励一面小红旗,让每个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强烈愿望。
三、入境读,提升朗读能力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情境的创设十分重要,它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合理地想象,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打到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情感共鸣。
低年级孩子由于年龄比较小,见的市面不多,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感知能力都是比较肤浅的,想象能力也不高。为了能让学生深刻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意境,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感悟文本的内涵,教师就要努力创设多种情境,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文本所表达的场景,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官去观察身临其境地去体会,感悟才会比较深刻。
比如朗读《荷花》中这一段“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一段话,作者写得很美,用词非常精炼。
可是在我们家乡很少能看到荷花,怎样能让学生深刻体会这美的意境呢?我先让学生自己读,自己边读边想象荷花的样子:刚冒出来的是什么样子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的又是什么样子的……接着我提问:谁来读一读这段话,把你感受到的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也感受到呢?学生朗读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我又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这一池的美丽的白荷花呢?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一池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一朵有一朵的韵味,满池塘的荷花在微风中轻轻摆动。美妙的画面很快把学生带入了情景。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说:“好美呀!”“哇,太美了!”此时我再引导学生问:“孩子们,这回你能把这美丽的画面读出来吗?”接着配上柔美的音乐,让孩子们反复吟读,陶醉于优美的情景中,不同的孩子们读出了不同的感受。此时不再是机械地模仿读了,而是走进文本,语文本产生共鸣。
四、评价读,激发朗读意识
要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在现代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朗读教学更要重视评价,只有正确评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评价的主体是多元化,可以师生互评,生生互评。教师在学生朗读指导中评价的语言要丰富,评价要具体准确,尽量发现闪光点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你的声音真响亮,也很有感情”“有感情,让老师和同学们也体会到了”“读得流畅,真有气势”等,教师的正确评价可以起到指导和引领的作用。生生互评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形成竞争意识,促进学生更好地朗读。
五、定期赛,激发朗读兴趣
孩子的年龄虽小,但是荣誉感很强。为了使课堂充满活力,保证朗读效果,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让学生尽情展示。比赛读可以激发孩子们的竞争意识,互相挑战,从而激发朗读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定期举办朗读比赛,内容可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统一内容到自选内容。
朗读比赛可以侧重三个方面评比:1.正确。朗读要读准字音,还要不丢字,不添字,不重读。2.流利。不顿读(一字一顿),不结巴,不唱读,语速要适当,语调要平稳。3.感情。朗读是依托文本,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进行的二次创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读出自己的感受。教师要尊重孩子的感受,给予正确的评价,达到提高孩子朗读能力的目的。
六、课后读,增加朗读机会
由于课堂上朗读时间短,我尝试在课后练习朗读。将朗读文章当作家庭作业来布置。针对我校班级特点,小班人数少,课堂上播放学生的朗读录音,共同欣赏,以达到让学生自我学习、互相评价、总结提高的目的。
总之,在朗读教学中,力求朗读形式多样化,评价具体化,让学生在朗读中享受文本带来的美,享受朗读的快乐。然而朗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教师、学生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吴美萍:多措并举,让朗读成为学生的乐事[J];小学教学参考;2009年09期
[2]陈燕:浅谈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的培养[J];生活教育;2011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