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货币体系演进史

2016-11-21李洁谢鹏曹筱凡

中国名牌 2016年21期
关键词:布雷顿特里货币

本刊记者/李洁 谢鹏 曹筱凡

国际货币体系演进史

Evolution His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本刊记者/李洁 谢鹏 曹筱凡

一位经济学大师曾说过,货币是“人类发明的最伟大的工具之一”。国际货币的演进,既是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结果,也是大国经济利益博弈的反映。

SDR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回顾国际货币体系数百年的演进,有助于我们洞悉历史趋势,预测未来走向。

松散的开局

18至19世纪,金本位制、银本位制、以及金银两种货币同时按国家法定比率流通的复本位制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使用过。1816年,英国通过《金本位制度法案》,率先采用金本位制。19世纪后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雄居工业化和世界贸易的首位,金本位制运行顺利,德国、荷兰、美国、日本等纷纷效仿,以黄金为基准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

国际金本位制度是一个统一而松散的国际货币制度,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黄金自由输入输出,各国货币都与黄金挂钩。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消除了汇率波动,有利于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但金本位制实行时间并不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金本位制由于黄金不足、分配失衡等种种困难运行不灵。特别是1929年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后,贸易战、货币战愈演愈烈,各国无法维持金融货币稳定,纷纷被迫放弃金本位。

美元崛起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货币关系一片混乱。二战结束前,美国凭借拥有全球2/3的黄金储备和强大的军事实力,提出“怀特计划”,目的是建立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英国则派出誉满全球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与美国谈判。

1944年7月,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协定》。协定的核心内容包括“双挂钩”制度安排,即美元同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从此,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开始形成。美元靠美国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贸易优势取得统治性地位。从金本位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逐渐成为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新主角。

“特里芬难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人们似乎看到了一个新的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但这个以单一主权货币为支柱的体系有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缺陷,美元面临既要为世界提供流动性、又要确保币值稳定的两难窘境。这一矛盾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1959年指出,因此被称为“特里芬难题”或“特里芬悖论”。

为满足全球贸易发展,美国需要通过维持长期贸易逆差向外输送美元,但美元供应不断增长会导致美元与黄金的固定兑换关系难以维持,影响美元币值与信誉。“特里芬难题”反映了美元国际货币与国家货币的角色冲突。

虽然学界对“特里芬难题”有不同看法,但当时美国的情况确如特里芬所言。进入20世纪60年代,由于美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巨额逆差,资金流失,美元信用动摇。1971年爆发美元危机,美元持续贬值,尼克松政府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美元兑换黄金。于是,各国相继实行浮动汇率制,不再承担维持美元汇率的义务,美元也不再成为各国货币的“锚”。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和固定汇率制的解体,意味着国际金融领域开始进入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

不论是学界普遍认为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此瓦解,还是前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认为的这一体系“并未解体、只是在演进”,布雷顿森林体系无疑都已发生巨变。“如果怀特和凯恩斯能活到今天,肯定已经认不出布雷顿森林体系了。”研究该体系的知名学者、美国外交学会资深研究员本·斯泰尔如是说。

美联储主席耶伦

多元化时代

由于美元连续下滑、汇率剧烈波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始研究货币制度改革,1976年达成《牙买加协定》。牙买加体系具有多元化的国际储备资产,多样化的汇率安排,多种形式的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及各国相对灵活的国内宏观政策选择,属于半市场、半协商的制度安排。

但是,美元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并没有改变,美元仍是主要的国际支付和国际储备货币。“以美元为中心的均衡体系犹如一个处于临界状态的沙堆,只需几粒沙子,沙堆就会崩塌。”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埃斯瓦尔·普拉萨德在其新书《美元陷阱》中这样写道。

而且,由于主要货币国家大多看重实现国内政策目标,而忽视作为世界货币所应承担的责任,国际政策协调非常困难,长期稳定机制难以建立。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发达国家货币当局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纷纷开动印钞机,加码量化宽松,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债务率和杠杆率再度高企、跨境资本频繁流动、汇率波动幅度加大等问题不断出现,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呼声再起。

严肃的建议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反映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200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表了《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一文,提出以超主权货币改革国际金融体系。这一倡议被时任IMF第一副总裁约翰·利普斯基称为“非常严肃的建议”。

一名工作人员展示俄罗斯卢布

在2016年4月的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部长级会议上,周小川再次呼吁IMF循序渐进地扩大SDR的使用。他说,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内在缺陷,同时面临全球化、金融创新和资本流动波动带来的新挑战,而SDR有潜力解决国际货币体系现有的缺陷和矛盾。

周小川的呼声得到了积极回应。IMF表示,将讨论SDR增发和以SDR报告官方储备的问题,支持对扩大SDR使用可能性的研究。

双赢之举

IMF每隔五年对SDR货币篮子进行一次评估。在2015年完成的评估中,IMF决定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对中国和全球经济来说,这是双赢之举。

2016年9月21日,IMF高级官员在有关SDR货币篮子的电话会上说,人民币“入篮”更能反映当今世界主要货币的构成,有助于增强SDR的代表性和吸引力,有助于推动更加稳健的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从而有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人民币顺利“入篮”,且确定的权重为10.92%,仅次于美元的41.73%和欧元的30.93%。这反映了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体现了崛起的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话语权的上升,是对国际社会要求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回应。

自2016年4月以来,中国央行开始同时发布以美元和SDR作为报告货币的外汇储备数据。8月31日,世界银行首期SDR计价债券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起名为“木兰债”,这是推动SDR金融工具市场化的有益尝试。

可以预见,随着人民币日益成熟稳健和SDR使用逐步扩大,国际货币体系将朝着更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

当前中国经济要往前走,尤其是走出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新旧产业的更替。今后要用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但新产业往往得不到好的金融服务。去杠杆的重点应该放在改善杠杆的构成与质量,就是增加好杠杆、减少坏杠杆。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

经济系统运行至今,碰到了一定困难,经济增速放缓。如同电脑操作系统需要不断更新,1.0版的“中国经济系统”如今也处于亟需更新的“低能运行状态”。要想走出经济困局,必须完成“中国经济系统”从1.0版本向2.0版本的顺利升级,在这一过程中,有两点至为关键,即政企关系的顺利升级和政府监管质量、水平的顺利升级。

360公司董事长兼CEO周鸿

当前的人工智能产业有泡沫成分,纯粹的人工智能是没有商业模式的,人工智能仍须与相关领域和产业相结合。目前人工智能技术更多体现在计算能力的增强、提升算法速度、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利用,但还做不到真正的人机对话。所以人工智能还需要五年到十年的发展时间。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

电子商务没有冲击传统商业,更没有打击传统商业,电子商务只是把握了互联网的技术、互联网的思想,知道未来的经济将完全基于互联网。真正冲击各行各业、冲击就业、冲击传统思想、传统行业的是我们昨天的思想。未来的十年、二十年,电子商务也将成为过去式,线上线下和物流结合在一起的新零售,将是未来的新导向。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

目前的全球化过程当中有缺陷,以后要加以改进,但是理论上讲全球化最终对全人类发展是积极的,中国有责任推进全球化潮流,不要让它倒退。因此,中国近年来对全球化的介入比较积极。目前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是未来中国推进全球化的方向之一,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方面之一,这个战略会给沿岸、沿线的国家带来很多好处。

猜你喜欢

布雷顿特里货币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螺旋压缩膨胀制冷机制冷循环热力性能分析
特里·奥尼尔:捕捉此刻
完美的挣钱计划
托尼·特里韦索诺的梦想
古代的货币
以年表说逻辑——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背景的教学思考
古代的货币
让细节点亮课堂——“布雷顿森林会议”教学案例
挖掘抽象概念背后鲜活的历史史实——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例谈高中历史核心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