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融合增效增收
——来自吴江区的调查与思考
2016-11-21陈仲达
□ 陈仲达
农村产业融合增效增收
——来自吴江区的调查与思考
□陈仲达
近年来,苏州吴江区把发展农村产业化作为振兴“三农”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推进了农村产业融合,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立足一产,发展二三产
吴江区在抓好一产的同时,深入进行二、三产业对接的探索,形成了一批新的发展模式。
立足一产,发展二、三产业。地处盛泽镇的华佳丝绸集团公司,在广西象山县建立5万亩桑蚕缫丝生产基地,把原料带回盛泽加工成丝绸产品,2015年完成销售收入6亿多元,其中90%出口,创汇1亿多美元。该公司同时还建成“盛泽丝博园”和“华佳大酒店”,为众多游客提供旅游和美食,现已成为苏州地区一道亮丽风景线。该公司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典型,直接为农民增收2亿多元,交纳税金2000多万元。华佳集团公司获得全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称号,董事长王春花也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发展二产,前伸后延。地处平望镇的吴江酱品调料厂在苏北建立种植基地,利用传统加工工艺,生产著名的辣油、辣酱、乳瓜、萝卜头、大头菜等特色产品,畅销海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该厂
形成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助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的。
创新发展三产,实现功能拓展。桃源镇把酒文化和农家乐有机结合起来,镇党委提出:“坚持工业强镇,实施‘三产’兴镇,打造生态名镇”,同时还规划“吴越传奇、林海酒镇”的发展目标,建造了“沈庄漾休闲度假区”“世外桃源生态园”“天池文化产业园”等一批旅游景点,吸引了江浙沪一带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游览。
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
一是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吴江区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如地处同里镇的苏州三港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对蔬菜检测实行全程监控。该公司已为72家学校和企事业单位提供5万多人安全食用的农副产品,成为吴江地区一家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区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9家,苏州市级20家。
二是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吴江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坚持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引导产业集聚,推动综合利用,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是提升价值链。各地在实施农产品加工转型升级过程中,大力推进农产品精加工和深加工,提升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如震泽镇齐心村粮油合作社,把稻谷加工成“长漾牌”大米,每斤卖4元,1000斤稻谷加工成700斤大米,价值2800元,比卖稻谷增值1300多元。
几点建议
从调查情况来看,当前农业发展面临增产不增收的矛盾,主要是农产品产能过剩,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越来越大,如何解决此矛盾,我们提出一些建议。
其一,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增值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现状是“三多三少”,即初加工多,精加工少;大路货多,品牌产品少;带动农民松散型多,紧密型少。因此,要把切入点放在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上,要打破产业界限,做强一产,做大二产,做活三产,努力把农业产业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其二,产业融合,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不仅仅是卖农产品,而且能够通过介入农产品加工、销售这样一个产业链条,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效益。
其三,要积极引导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发展加工业,不断促进产业联动和产业融合,努力增加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的收入,并为国家多作贡献。
(本栏编辑张广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