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情与画意: 艺术创作的灵魂
——以蒋啸镝的国画作品为例

2016-11-21潘汝

文艺论坛 2016年24期
关键词:工笔画作荷花

○潘汝

书情与画意: 艺术创作的灵魂
——以蒋啸镝的国画作品为例

○潘汝

早在东晋时期的顾恺之曾在其“画论”中就提出了“传神论”,南北朝有宗炳的“畅神说”,南齐谢赫提出的“气韵生动”等等,无一例外的都是围绕着“神”来展开,稍后的“格高而思逸”的美学思想,则是对传神理论的进一步探讨和发展:只有艺术家的思想高逸,创作的画作格调方能高逸。非常明确的肯定了艺术创作中的“画品”和“人品”的并重性。依我之见,而所谓的“书情与画意”则可以视为“神”的两翼,更可称为艺术创作的灵魂。

“书情”与“画意”相对,主要指的是艺术作品的思想内容,是画家创作过程中自我情感升华的一种内在体现;“意”则是一种更为内在的美和精神思考的表现。一幅作品所包含的“情”与“意”是跟一个画家的素养、文化和品性、审美情趣有着直接的关联。而中国画原本就是重“品”的艺术形式,所谓“品”即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品性和审美情趣。南齐的谢赫在“六法论”中把“六法”之本的“气韵生动”作为品画的最高美学准则。中国画向来很注重作品的气韵,然而“气韵”并不是直接来自于创作对象的形体与精神,它来自于画家本人的气质和心态。因为绘画是一种精神劳动。古人认为“心之官则思”,凡是艺术创作中的一切精神活动如情感、意志、思想等都与“心”直接相关。

蒋啸镝的画作主要以工笔重彩为主,类型分别有人物、花鸟、山水等,其中工笔人物是重中之重。而无论是从他的人物画还是花鸟画作,我们都可以从作品中读出一种感人至深的祥和、宁静、和谐的情与意。慢慢地观摩先生的画作,细细品味其画作中人物神态、花鸟动态、湖湘山水的豪情壮丽所传递出来的浓浓温情、脉脉人情、纯净意境,无不感悟蒋啸镝在对生活、对生命、对情、对意、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因为对艺术的理解,其实就包含着对生活的理解。因此,艺术活动之于人类在很大程度上展现着画家自己的灵魂,而艺术作品的灵魂则依托画家的情与意来体现。

从蒋啸镝的工笔人物画作《悄悄话》《夏日浓情》《世代相传》《小伙伴》等,山水画《山水洲城长沙美》《四季美景》《潇湘八景长卷》等,花鸟画《出水芙蓉分外娇》《荷塘清趣》《珍禽》系列等作品中,我们便可知晓先生所追求的艺术表现多以个人对生活的感悟和视觉经验为创作基础,融入现实生活的情感,加上深厚的文化修养,以及对历代大师画作的钻研很深但又走出来形成自己的风格。把平时生活中的人文情怀、自然景物、所看所感所悟,经过主观情感的升华与表现达到一种新的艺术高度。

工笔人物画作《悄悄话》通过两位女子的动态神情表达出画作的主旨,或者是因为蒋啸镝除了进行中国画创作之外还有着多年从事艺术设计教学的工作缘由,画面的构图有着些许构成的意味在里面:在画面三分之一的部分处理成芭蕉叶植物,三分之一以上的部分正是画面的视觉中心,很好的从视线上引导观众的品读。画面的背景用采用均衡不对称的纹样以及冷色调做对三维立体空间弱化的处理,从而画面更添了几分平面化的装饰趣味和效果,使观众在品鉴时会把观察视线再次引入到画面的主体人物的身上。为增添画面的情景的趣味性,特意在年轻妈妈后背上幼童的视线上方刻画出两只姿态优美的蝴蝶…既满足了画面的构图需求、起到了丰富作品内涵与主旨的作用又增添了艺术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形式美感,可谓一举三得!另外,画中两位女子的服装头饰也是颇费心思来设置:如两位女子的衣服色调处理都偏素雅的白色和浅褐色,在领口和衣袖出配以颜色丰富、艳丽的红、蓝、紫、绿等色彩;细节处如衣服上的花纹、图案、背带上的凤鸟刺绣等的刻画都在为着表现少数名族独有的服饰特点、图腾意识与审美情调等等。在蒋啸镝先生的笔下将少数名族女子的质朴、善良、纯真、亲切展现的淋漓尽致,令人在观赏之中不禁会触发情感共鸣:“究竟画中的两位女子在悄悄的说些什么悄悄话呢?”

个人以为,一幅艺术作品能使观者在欣赏观看时会情不自禁的被画面带入到画中的“情”景与“意”境,它无疑就是优秀的。

任何一种绘画形式和表现手法都是由画家其独特性和自身的“情”与“意”去反映生活和表现生活。就像一幅画一样,它之所以感人,在于作品中有着画家的情与意,甚至人生;之所以具有感染力,更在于画家的人生态度与精神层面。先生的画作是一种纯净情感的自然流露,平实质朴、真实感人!

蒋啸镝的创作领域宽泛,不论是山水、人物还是花鸟,也不论是工笔山水抑或是写意山水,蒋啸镝的画作无不体现着真诚而纯粹的爱国爱乡的情怀。这从蒋啸镝其中所作的山水画作品《山水洲城长沙美》 《潇湘八景长卷》不难看出,蒋啸镝对家国山河的热爱与激情。因为山水画向来是古人今人文人以寄托情怀与志向的体现。工笔山水画作《山水洲城长沙美》描绘表现的是湖南省会城市长沙,选取的是极具代表的长沙著名经典景点 橘子洲头作为主要表现景致,可以说就是长沙的一张名片。画中的毛主席头像的刻画采用的是西方光影与透视的表现原理并结合传统国画的技法来表现,生动而传神的表现出屹立在洲头伟人的高岸形象与坚定不移地相信国家名族振兴的魄力。此外,远景有河对岸隐约可见的是对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在河西的高校建筑体如爱晚亭、岳麓书院等建筑较为细致的刻画描绘,近景有杜甫楼阁、长沙太平街等的细腻表现。每每在观摩先生的这幅佳作时心里就会涌现出我们的伟人毛主席曾在这橘子洲头慷慨激昂的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豪情壮志!

《潇湘八景长卷》分别选取的是“潇湘夜雨”“平沙落雁”“烟寺晚钟”“山市晴岚”“江天暮雪”“远浦归航”“洞庭秋月”“渔村夕照”等八景,用横幅构图的形式在画纸上使得湖湘山水景致的壮美与豪迈、四季与美景、淡雅与宁静一一展现。这从其作品中对宋代山水技法的皴法线条与细腻繁密即可窥见一二,同时结合时代面貌,运用了宁静典雅而清新脱俗的色彩和冷暖色调的对比与协调来进行渲染罩色,加上对画面远近虚实结合的表现,从而营造出一份独特的山水意境感。

花鸟画《出水芙蓉分外娇》在取景和对物像表现描绘上与很多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作品的荷花国画作品很不一样:荷花的花与叶的布局安排十分巧妙又得体。

从画面构图布局上看,荷花所处的正是画面的视觉中心的位置,上下左右的四面都用散点透视表现的荷叶布满了整幅画面,又分明有着构成的形式美感和意味在里面,让观者看后过目不忘、印象深刻。在画面的偏右下方先生特意安排了一朵刚冒出头的荷花苞儿,似乎即将要呼之欲出、跃然纸上了!色彩运用上仅仅采用的是极简又极其经典的红绿色搭配,运用四周沉着的墨绿色荷叶来映衬中间荷花的娇嫩与洁白无瑕的不染尘泥,加之右下方的含苞待放的荷花苞儿,使荷花更平添了几分“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节……

蒋啸镝正是一位拥有荷花般高洁品性,卑以自牧、修己以敬的谦谦君子。通常人们所说的“画如其人”“人如其画”,这几个字恰好十分贴切地道出了蒋啸镝其人其画的特点。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本栏目责任编辑 孙 婵

猜你喜欢

工笔画作荷花
张鹏国画作品
高原秋
吴思颖工笔花鸟画作品
学生画作欣赏
首届“工笔新经典”全国名家邀请展作品选登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荷花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