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声乐模块教学研究
2016-11-20王思维
王思维
(河南省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0)
幼师声乐模块教学研究
王思维
(河南省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0)
随着声乐教学在幼儿教学中日益流行,对于幼师声乐教学的探索工作也在不断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模块儿教学的探索与认知也在不断加强。模块儿教学的提出是针对传统“基础训练——歌唱练习——情感处理”声乐教学模式的突破,对于幼师声乐教学有着积极影响与推动能力,本文即对此进行探索。
幼师教育;声乐教学;模块儿教学
前言:声乐学习对于幼师专业学生而言是一项必修科目,也是必要的职业素养,然而在学前教育中声乐教学改革始终处于不愠不火的状态,且在学习中并未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探索声乐模块教学恰好是对传统声乐教学的突破,以新的教学思路等激发学生声乐学习的热情,并提高声乐教学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日后的教学工作开展打下基础。本文通过不同方向对幼师专业声乐模块教学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对教材内容进行模块划分
所谓模块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把原本作为一个整体的声乐课程进行模块式划分,以不同的教学模块展开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幼师教育已经行程为“基础训练——歌唱练习——情感处理”这样的固定模式中。而声乐教学所选的教材,多数都是音乐专业性多余职业性的,在教材中可以看到对技能的训练、音乐的赏析、儿歌的教唱以及教学内容的展现,尽管看似丰富的,但杂乱无章,并且对幼师专业学生专业性帮助不大。固定的教学模式以及杂乱的教材组织,对于幼师声乐教学产生了阻碍作用不利于幼师专业学生的成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开始探索声乐模块教学。模块教学就是教学内容的拆分重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进行划分,例如笔者曾将幼师声乐教材的内容划分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幼儿歌曲表演唱、合唱等五个模块,并进行分开教学,这样的划分使教学内容变得清晰。围绕每个不同的模块儿,可以分别展开有特色的教学工作,并且可以进行素材的搜集,例如在民族唱法中可以欣赏不同的民族音乐,借此教学生如何体味民族音乐的美,这是在以往混乱教学中所不能达到的。
二、创新教学思路,激活整个模块
在模块教学中,经过模块的划分,已经是教师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组织形式,推进模块教学的发展。既然教学已经有了清晰的目标,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个目标,将更多的主动权适当的让渡给学生了。笔者经过整理,对模块教学下经常出现的一些教学形式进行整理。
小组合作,独立自主。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将学习的主动权让杜给学生,打破那种“教——学”的模式,教学生如何自主的处理歌曲。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逐次教学生歌曲如何演唱,但是学生在学习中仍然有许多模糊的地区,即使能够将所学内容演唱出来,也会由于情感投入的不足等不能充分体味歌曲的内涵。在日后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幼师专业学生因自身音乐学习不足对应该演唱的歌曲把握不足,教师教的辛苦,幼儿学的也辛苦的现象。实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更为全面的形成自我认知,根据自身的不足有针对性的提高声乐技能,并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将职业与专业结合起来。幼师专业开设声乐课程本身就是为了服务于日后的教学工作——也就是幼师专业学生的职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本身就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将声乐的学习与幼儿教学组织工作进行整合,例如将一些内容交由学生进行讲解与组织。在一些声乐实践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教学组织,例如为大家介绍一些自己熟悉的歌曲。在教学中教师承担基础层面的教学工作,而审美层面的介绍则有学生独立完成并分享给大家。
三、借助多元知识,扩展模块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借助于多元化的知识,对声乐教学进行质量上的扩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笔者在教授学生民族声乐单元时,为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就是针对《茉莉花》一歌,寻找自己的家乡的版本。众所周知,《茉莉花》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方言版本,经过学生的寻找,在对这些版本熟悉的同时,也形成了对民族声乐的感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利用类似的实践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与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带领学生进行采风活动,由于声乐种类的不同,不同地区都会有所差异,基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经常走进社区或者某一区域,进行采风,因为无论是幼儿教育还是声乐的学习,都需要接触到最为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才能有所体味。当然,更多时候采风活动较为复杂,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准备。
在儿歌教学模块中,教材中罗列出来的儿歌数量有限。在幼师专业声乐教学中,教学中可以将当前幼儿园较为流行的一些儿歌进行时搜集与演唱,针对即将步入的职业进行学习。将当前幼儿常见的儿歌引入教学中,不仅是要将新鲜的资源对幼师声乐教学进行补充,更是要将与时俱进的思想传递给如今的学生,未来的幼师。
四、模块整合,融会贯通
在幼师声乐教学中,采用模块教学的方式并不意味着将教学内容切割开来了,教学内容最终仍然需要走向整合。在采用模块教学中,教师首先就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实现心中有数,无论教学内容最终被分为几个模块,教师都要想办法将其贯通在一起,因为在教学中,无论教学模块儿如何划分,最终都会落实到声乐技术中,对于声乐技术的基本发声方法等的训练以及审美原则等都是共通的,因此在变化之后要进行回归。
在模块教学下学生能够更为清晰的感受到不同声乐的特点,基于此,教师可以进一步开展声乐审美、赏析等的教学工作,使学生对每一种声乐题材都有深入的了解与体味,学生声乐综合能力的培养,将关系到他们能否具有足够的、超越技术层面的声乐素养,而这种素养最终必将转化为个人魅力,在日后教学中传递给幼儿,促进儿童的发展。
结论:幼师专业学生未来就业多数都会面向幼儿教育,他们不仅要能够熟练的演唱、运用声乐,还要将声乐转化为教学的方法,用于幼儿的教育工作,因此幼师专业声乐教育任重而道远。对于模块教学的探索,尽管在理论上进行了验证,仍然需要教师能够进行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在实践中丰富模块教学。
[1]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田乙.当前我国少儿声乐艺术教育普及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4,S4(5).
[3]音乐心理学基础[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
王思维(1987-),男,汉族,河南开封人,硕士,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研究方向:声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