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婚后张怡宁,收获另一种成功人生

2016-11-19须濡

女士 2016年11期
关键词:乒乓球丈夫女儿

须濡

2016年6月8日,中国乒乓球学院在上海举行第七次理事会,昔日“乒坛女皇”张怡宁盛装出席,财富精英丈夫徐威带着女儿俏俏陪伴在她身边。当运动员时,张怡宁曾开启了一个时代;退役后,她收获了另一种幸福人生。

拒做豪门阔太太

2009年10月18日,张怡宁与徐威在北京举行婚礼。婚后,她正式从国家乒乓球队退役,随丈夫赴香港生活。早上张怡宁睡到自然醒,直到阳光穿透窗户照在脸上,她才起床洗漱、吃早餐。双休日,她和徐威赤脚在海边捡贝壳、追海鸥。夫妻俩还经常去铜锣湾品尝美食,在运动队吃惯了大食堂的张怡宁不时发出惊呼:“味道太美了!”她可爱的样子,逗得徐威忍俊不禁。

这种平凡生活于一般人而言,也许算不了什么,可张怡宁却觉得妙不可言。二十多年来,她一直过着训练馆、宿舍和食堂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即便成为奥运冠军,张怡宁也承受着巨大压力,一遇到重大比赛她就彻夜难眠。2006年,张怡宁遭遇技术瓶颈,痛苦的她用刀叉将自己的大腿扎得青一块紫一块……运动生涯让张怡宁身上落下了二十多处老伤,所以徐威格外疼惜妻子。

与张怡宁一样,徐威也是北京人,夫妻俩相差20岁。少年时代的徐威是个数学天才,后来他从南京审计学院毕业后,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数学博士。毕业后,他曾在美国华尔街投行工作,并担任8848网站总裁。如今,徐威是香港、北京多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身家数亿,在金融证券界赫赫有名。

婚后两个月,徐威给张怡宁安排未来生活:“当运动员那么辛苦,你该享受生活了。你学打麻将吧,白天我去公司上班,你可以约朋友来家里搓麻,或者开车出去购物、做美容。”

张怡宁知道,丈夫有心让自己做豪门阔太太,但这不是她的生活追求。她诚恳地与丈夫交心:“性格决定我过不了那种生活。一个女人事业再辉煌,回到家就是主妇、就是妻子,承担家务天经地义。”

此后,张怡宁开始学做好女人。因6岁开始打乒乓球,吃住、训练、比赛都由运动队管理,她的生活自理能力一般。她对照说明书,使用微波炉热牛奶;她学着用洗衣机清洗衣服,忙得满头大汗。

张怡宁7岁那年用水果刀削苹果时,不小心将手掌割伤,缝了七八针。这给她烙下了心理阴影,只要一拿起刀心里就打颤。她克服心理障碍,在家里反复练习切洋葱、削土豆片、剖鱼。一段时间后,她切出的土豆丝均匀美观,刀功大有长进。

张怡宁的生活很简单:她用的是普通化妆品;添置衣服不追求国际名牌,以合身、舒适为标准;她对吃也没什么讲究,最钟爱的还是木须肉、糖醋里脊等老北京家常菜。

一次,张怡宁没有让保姆陪伴,独自在铜锣湾一处超市购物。半小时后,她为了健身没有打出租车,而是拎着两袋食品步行回家……这一过程被香港娱记发现了,当天便以刺眼标题在网上报道:“昔日‘乒坛皇后张怡宁嫁假富豪,购物舍不得打车回家”。随后香港多家媒体跟风转载,成千上万网友在网上跟帖发言,用尖刻语言讨伐徐威,为张怡宁抱不平。一时间,徐威被推上风口浪尖。

负面情绪无处发泄,徐威忍不住向张怡宁发牢骚:“你不知道自己是公众人物吗,出门上街怎么这么不注意?”张怡宁本真坦荡,认为丈夫不理解自己,与徐威发生争执。两人开始冷战。

张怡宁毕竟当了多年专业运动员,心理素质及调节能力非一般女性所能比拟。她率先打破僵局,开导丈夫:“日子不是过给别人看的,你我内心淡定幸福,比什么都强,别让外界舆论左右心情。”

张怡宁依然我行我素:素面朝天在花园里修剪盆景;穿着休闲装去健身中心游泳;像普通家庭主妇一样,在微博上晒亲手烹饪的佳肴……妻子达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感染了徐威,他终于能坦然面对外界传言了。

2010年5月,第50届世乒赛在莫斯科打响,这是中国乒乓球女队第一次缺乏核心队员的大赛。比赛牵动着张怡宁的心,因不能亲赴赛场为队友加油,她每天收看电视直播,然后在网上与刘诗雯、丁宁、郭焱等主力队员沟通,将自己的大赛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们。

5月30日,中国乒乓球女队与新加坡队争夺团体冠军。刘诗雯和丁宁是第一次担任团体赛第一、二号主力,压力巨大。决赛前夕,张怡宁几次在电话里为她们解压,一一交代注意事项。然而,因刘诗雯和丁宁发挥失常,中国女队以1:3的比分负于新加坡队,痛失考比伦杯。

看着新加坡队员欢呼雀跃,而自己的队友一个个潸然泪下、落寞地走出赛场,张怡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徐威安慰道:“竞技体育就是如此残酷,比赛有输有赢,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张怡宁哽咽着说:“你不能理解我作为一名球员的复杂心情。”当晚,她一夜未眠……

昔日“乒坛女皇”心生纠结

第二天,国内各大媒体以醒目篇幅,报道了中国乒乓球女队失利的消息,要求张怡宁尽快归队,拯救乒乓球女队。相关领导拨通张怡宁的电话,说现在队里缺乏像她这样的“定海神针”,希望她重新归队训练。张怡宁答应了。

当天,张怡宁在跑步机上慢跑、举哑铃储备体能。傍晚,徐威下班回家后,张怡宁直言不讳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徐威劝阻道:“你肩部和腿关节都有老伤,再上赛场只会使伤病更加严重。再说,莫斯科世乒赛失利,是新队员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阵痛。要让队员独当一面,必须给予她们足够的成长空间。你在成为队里核心之前,不是也有过失败经历吗?”

次日早晨,徐威将张怡宁拉到书房电脑前,点开网页。数以万计的网友留言、跟帖,扑面而来:“张怡宁坚持到伦敦奥运会,可以保证中国乒乓女队再夺金牌,但她迟早有退役的那一天。”“如果球迷真的爱护张怡宁,就不要给她压力,让她选择想要的生活。”这些话说到了张怡宁的心坎里,她释然了。

2010年6月7日,张怡宁在电话里与国家乒乓球队领导沟通,阐明了自己与丈夫的想法。最后,队里尊重了她的选择。

徐威在北京有多家控股公司,一个月中至少有10天时间在北京。每每这时,张怡宁就跟随丈夫一同到北京生活。徐威在公司忙业务,她则回娘家与父母团聚。以前由于赛事密集,她与父母聚少离多,现在恨不得将曾经的疏离全部弥补回来。女儿在家住了3天后,母亲王凤英就催促:“你现在结了婚,公公婆婆那边也是你的家,他们上了年纪,徐威又整天忙忙碌碌,你要多抽时间陪老人。”

自小家风严谨的张怡宁有一颗善良、感恩的心。这些年她一直与启蒙教练赵建国、北京队教练周树森以及国家队恩师李隼保持密切联系。逢年过节,她给教练买礼物、寄贺卡……母亲的话提醒了张怡宁,是呀,作为儿媳,自己理应加倍孝顺公公婆婆。此后再到北京,张怡宁总是先去看望公公婆婆。她给年过花甲的婆婆染发,给公公剪指甲,陪二老上医院体检。婆婆逢人便夸:“怡宁不仅是奥运冠军,还是少见的好儿媳。我们家儿子能娶她,真是福气!”

想到一些男人因婆媳不和,在母亲和妻子的夹缝中挣扎,事业也跟着受挫,徐威真切地意识到:他与张怡宁的结合,是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今生今世,他会用一辈子的光阴爱她、呵护她!

张怡宁在家赋闲一年后,开始纠结:难道自己就这样一天天闲下去吗?自己文化底子薄,今后该何去何从?长期与社会脱节,不仅思想会落伍,还会给婚姻蒙上阴影。自信、工作着的女人最美丽,哪个男人能忍受妻子一辈子不上班、在家里晃来晃去?张怡宁的心失去了平静。她失眠、内分泌失调,冷不丁就一声长叹。她准备去高校深造,又担心丈夫反对。

徐威看出了妻子的反常,心疼地问:“你有什么心事?”张怡宁说出自己的纠结和困惑。此时徐威已49岁,16岁就外出打拼的他非常渴望有一个稳定、平静的家,也渴望妻子尽快孕育宝宝,不建议她外出求学。张怡宁理解丈夫,没有坚持。但此后,她越来越不快乐,一天天憔悴下去。一接到在高校深造的队员打来的电话,她就流泪。徐威终于理解了妻子的想法:“你有理想有追求,我不能自私地折断你的翅膀。我支持你的选择。”

几番权衡,张怡宁决定赴北京体育大学深造。2010年9月,她正式成为该校运动心理专业研究生班的一名学员。徐威租了房子,在北京安了一个临时的家,经常过来陪伴妻子。张怡宁的到来在学校引起轰动,同学们里三层外三层将她团团围住,纷纷要求合影签名。张怡宁面带微笑,一一满足大家的要求。回到家,张怡宁手酸得连夹菜都困难。徐威心疼地说:“你也太实在了,就不会找借口溜开?”张怡宁回答:“同学们都很真诚,我怎忍心拂他们的好意?”

与普通学子一样,张怡宁每天早晨8点背着双肩包准时到校,认真听课做笔记,从不迟到早退。每天放学,她礼貌地与老师告别。遇到当天课多时,她就住在学生宿舍。

2011年秋天,张怡宁与另外14名在校就读的世界冠军,被北京体育大学派往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留学。到美国不久,张怡宁怀孕了。徐威要求妻子退学,张怡宁坚决不同意:“能有这个学习机会不容易。我是运动员出身,能坚持下去!”张怡宁忍着严重孕吐和双腿浮肿的痛苦,每天坚持坐校车去学校上课。双休日,徐威经常从香港赶赴美国照顾张怡宁,两天后又匆匆返回香港……

收获另一种成功人生

这年12月,张怡宁乘校车回家,下车时不小心一脚踏空跌倒在水泥地上,她双手本能地护住腹部。同学们连忙将她送往附近医院,好在有惊无险,胎儿一切正常。

夜幕降临,张怡宁吃力地返回宿舍。一进门,徐威的电话打来了。张怡宁轻描淡写地说出摔倒的一幕:“都过去了,没事了,幸亏我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徐威很紧张:虽说这次没发生什么意外,谁知下次又会怎么样?

第二天下午,徐威风尘仆仆地赶到张怡宁身边:“你这次必须跟我回国内休假!”张怡宁也深感行动越来越吃力,而且这段时间给同学们添了不少麻烦。徐威帮她办理了休学手续后,夫妇俩一道返回香港。

徐威为张怡宁的养胎生活制订了详细的时间表:晚上9点睡觉,早上8点起床;牛奶必须热到37度,餐后40分钟才能吃水果;每个星期进行一次胎检;每天晒两小时太阳……凡此种种,条条款款多达31项!

4月2日,女儿俏俏在香港玛丽医院降生。张怡宁推掉一切工作和应酬,在家围着女儿转。徐威请了50天长假,亲自照顾母女俩。张怡宁身体素质好,比一般产妇能吃能动,母乳很足,将女儿养得白白胖胖。产后一个月,她就洗冷水澡,晚上开窗睡觉。夫妻俩配合默契,一道给女儿洗澡、喂水、换尿不湿……

女儿半岁后,张怡宁重返美国继续学业。为补上落下的课程,她成了班上最勤奋的学生。鉴于她为世界乒坛作出的巨大贡献,学院特意安排导师为她“开小灶”。2013年春节,张怡宁没有回香港,徐威则带着女儿和保姆赶到美国与妻子团聚。张怡宁用酒精炉做了几道拿手菜,一家人在她的单身宿舍里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

这年6月,张怡宁以优异成绩修满学分,顺利毕业。运动员时代,张怡宁夺得100多个大大小小的冠军,其中世界冠军就有22个。得知张怡宁有意重新工作,香港、澳门、韩国等多家乒协出重金聘请她。

张怡宁的恩师、昔日国家乒乓球女队主教练施之皓,出任位于上海的中国乒乓球学院院长,他力邀张怡宁担任院长助理。徐威全力支持妻子的工作。张怡宁让父母在香港帮忙照看女儿,她还像当运动员一样,吃住在单位。想丈夫和女儿了,她就忙里偷闲地与父女俩打电话、视频联系。忙完工作,张怡宁就背着包匆匆赶回家照顾女儿。

俏俏遗传了张怡宁的运动天赋,身体素质好,活泼好动,对乒乓球表现出浓厚兴趣。女儿满3岁时,徐威有意让女儿接受乒乓球训练。张怡宁懂得运动规律,阻止道:“等女儿六七岁后再练乒乓球吧,现在就让她拿起球拍,将来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2015年春天,中国乒乓球学院筹备欧洲训练基地,张怡宁与同事一起访问欧洲,一年中走访了二十多个国家。因为张怡宁的巨大影响力,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多个乒乓球基地开始运作。施之皓称赞她:“球商过人,没想到你情商和智商也超一流,不愧为‘乒坛女皇。”张怡宁咧嘴一笑:“现在有女儿、丈夫,有温暖、巩固的大后方,我工作起来更有动力了。”

2016年6月8日,中国乒乓球学院理事会在上海举行第七次会议,蔡振华、施之皓、张怡宁等乒坛重量级人物悉数出席。张怡宁一头利落短发,十指豆蔻,身材似少女,非常抢镜。当天,休假的徐威也带着女儿去上海陪伴妻子。

接受媒体采访时,张怡宁左手牵着女儿,右手挽着丈夫,脸上溢满恬淡的幸福。

编辑 尼尼威

猜你喜欢

乒乓球丈夫女儿
乒乓球悬浮术
我丈夫是得抑郁症了吗?
丈夫做事先斩后奏为哪般?
大三的女儿
跳舞的乒乓球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海的女儿
靠拢的乒乓球
我爱丈夫,胜过自己
女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