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光有温度

2016-11-19

小资CHIC!ELEGANCE 2016年20期
关键词:杨威照相馆物件

导语:他们喜欢老物件、喜欢年代感,不仅仅是因为时光在它们身上留下的印记,更加因为时光在它们身上留下的温度。每件旧的东西,都有那个年代的回忆和感情,有匠人的专注和主人的温情。你说,有一种生活方式叫Vintage。我说,有一种温度那是旧时光。

Vintage和老物件

(配图:个人照片)

杨威:白夜照相馆创始人之一

Vintage是对于过去曾经存在的美好生活方式或者过去美好的物件的一种追求,另外也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我收藏了2-3万张各个时期在照相馆里拍摄的人像照片,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一种复古的拍摄风格,而是“对老式照相馆的重建”。

大董:Callus硬茧复古空间创始人

我最喜欢收藏工业时代的灯具。Vintage让我更专注一件事业,不浮躁,不急功近利。影响我最大的就是做事要有沉淀性,任何事都没有捷径,你懂的越多,不懂你的人也就越多。它从来不是一种潮流也就永远不会过时。

大筑:Mondoli Studio创始人

我所理解的vintage是指过去人类生活所有有时间性的东西,我挺喜欢齐本德尔或20世纪工业时期的家具风格,和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到一战的服饰风格。给我带来的改变……让本来穷的我更穷了,但精神上富有许多,哈哈。

P2(配图:白夜照相馆 图片标注:白夜照相馆,杨威提供)

(工作场景照单独标注:白夜照相馆工作场景照,摄影:新华社 李京,杨威提供)

唤醒旧时光的感动

“希望通过我们对一家老式照相馆的重建,能够重拾过去照相馆所带给人和家庭的那份温情,以及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仪式性的留影拍摄的传统和人们对个人肖像的正式态度。”

2013年,杨威和校友刘旭一同创建了白夜照相馆,这两位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年轻人,选择了一个质朴而纯粹的定位——照相馆,带了某种唤起记忆深处温度的感动。

他们还原不同年代的照相馆场景,白夜照相馆里有他们从各处收集来的老物件用作拍摄道具,所有的布景,都是他们翻阅了无数不同年代的老照片精心研究并布置的。杨威从大学准备毕业论文开始收藏各个时期在照相馆拍摄的人像照片,到今天已有近3万张了。说起这些照片他的话语中藏着珍惜和感伤,“中国社会的剧烈发展变迁,让这些原本保存在每个家庭并承载他们珍贵记忆的小照片与他们的主人分离失散。”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部分普通的中国家庭没有条件拥有自己的照相机,所以大部分中国人对于摄影的最初认识都是在照相馆中完成的。这种照相馆中拍摄的人像照片放在一起,大家都会有所感动。今天传统意义上的照相馆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但人们内心对于过往那些照相馆所保留的记忆还是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在他们拍的这些照片中,我们不光看到了他们对于传统摄影工艺追溯与传承的匠人精神,更有着对记忆和情谊的庄重与珍视。

CHIC:你怎么来定位白夜照相馆这种风格?

杨威:我更愿意将我们的工作定义成“对老式照相馆的重建”,而不仅仅是一种复古的拍摄风格。在今天这样的时代,承载无数人家庭和个体记忆的照相馆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无数婚纱影楼和摄影工作室已经再也不拍或者拍摄不出我们所熟悉的那些质朴的黑白照片。我们希望通过对于老式照相馆的重建提供给大家这样一个能够回味过去照相馆记忆的一种拍摄场所和机构。

CHIC:白夜的照片是完全呈现那个年代的照片吗,还是会加入一些创新和改动?

杨威:我们的初衷是要还原不同时代的照片的拍摄气质,但也会根据今天人物的特点进行一些小的改动。比如在动作和状态抓取上,民国时期照相馆拍摄人物照,因为摄影技术发展的原因,当时需要较长的曝光时间,人物表情一般会比较淡然,很少出现笑容。但今天的人们已经熟悉了微笑拍照,在拍摄时如果都是还原民国表情的话,今天的人们大多难以接受。所以我在拍摄时也会做微调,尽量拍摄出不同表情的照片提供客户去挑选。

CHIC:当年那些老照片中的人他们都是很自然地处在那个年代,我们现在的人穿上他们的衣服,置身于当时的场景,会不会觉得不能真实地展现当下呢?

杨威:穿着旧时衣裳拍摄复古照片时,大家的心态更多的是对于过去那个时代的一种怀念或者对于过去生活方式的一种体验,这种扮演也是当下的一种记录形式。我们今天不缺少真实展示当下的照片,但很少有机会去身临其境地体会过往。

P3(配图:Callus硬茧 图片标注:Callus硬茧复古空间,摄影:罗锐)

建一个空间存放时光

“如果一个人的灵魂按着100年一个轮回的话我想我就是那个年代的人,所以复古只是一把让我回到过去的钥匙,我的生活方式本该如此。”

大董说,喜欢上Vintage,是源于在美国留学的生活经历,他最喜欢1850年-1930年工业时代的风格,而收藏最多的就是这个时期的灯具,在Callus硬茧复古空间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从全美各地收集来的老家具。

Callus硬茧复古空间在北京三里屯3.3大厦的六楼,来过这里的人都会被这个空间的独特气质吸引,会有一种像是去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的错觉,在这里,时间的概念变得很模糊。整个Callus硬茧空间里有复古理发、古着、古董箱包、手工皮具等多个独特而不同的店,都由各自的主理人经营,有着各自的特点。这个空间给了每个热爱Vintage、喜欢这种生活方式的人最大的自由,他们恣意生长,同时又统一于硬茧复古而温厚的气质下。

CHIC: 你是怎么想到要打造这样一个复古空间的?(不要说是因为家里的古董多到放不下……)

大董:有这个原因,做我们这行的都是最后钱没赚多少,家里全是自己喜欢的物件,开个玩笑,其实空间的建立我觉得以后的商业模式不是你卖出去什么而是你培养了什么,而空间就是在给一些人培养一种生活习惯吧。

CHIC:你周围接触的这些“同好”们,他们有着怎样的共性?以哪个年龄段的人居多?

大董:年龄段在26岁+,刚刚毕业选择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并向往有品质的慢生活。

CHIC:现在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vintage,在你看来这种复古潮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大董:在我看来喜欢vintage正是因为我们国内年轻人的教育和收入和素质的提高。

CHIC:在复古潮中,你觉得硬茧最大的特性和吸引力是什么?会担心硬茧被复制吗?

大董:不会担心所谓的复制,因为复制只能代表大环境和文化都会越来越好,大的环境对于小的个体也是有好处的,我倒是希望更多喜欢这种文化的人加入。硬茧有自己的特性,首先是我全美各地收集的老家具,其次就是每个商户都是主理人经营,更重要的是要有格局和眼光。我更看重的是未来30年的事,着眼于未来10年而做事情,整个硬茧的方向策略这些都是它的核心竞争力。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到极致!

P4(配图:Mondoli Studio 图片标注:Mondoli Studio,大筑提供)

让怀旧有据点,无句点

“最棒的幸福莫过于爱好就是职业,最爱的事物伴随着我们前行,不会计较道路太远,反而担心会有终点。”

“我觉得好像一直都挺喜欢老旧的事物,无论是老电影、工业、设计还是各类历史文化,潜移默化就培养了喜欢老旧事物这种情怀吧,后来才发现其实这些都是Vintage生活范畴的一部分。”大筑从4年前开始真正去关注Vintage的东西,从此给自己的怀旧找到了组织,钻进去就越走越深,他觉得Vintage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可以不断去挖掘和学习”。他乐在其中,并且筑起了自己的Vintage工作室Mondoli Studio,其中不仅有Vintage一族喜欢的古董家具和精致奇特物件,还陈列了很多古物标本,“我想收藏的东西挺多的,自然类的和神秘奇特的都喜欢,包括怪异生物遗体、各种动物骨骸……”这样的偏好让Mondoli在复古的气质上,又多了一点神秘,加了一丝暗黑,像是个诡异的小博物馆。但大筑似乎不会满足于此,于是我们可以在Mondoli Studio闻到旧时光与咖啡香的混合味道。

这样的奇特风格,会吸引多少人侧目?又会有多少人驻足?对此大筑一点也不担心,“Mondoli 其实就是呈现我们兴趣爱好的一个载体,这里集中了我和其他伙伴的兴趣爱好,客观来讲,我们其实不算是针对大众的,也许只能吸引一些少部分的共鸣者。其实无所谓,这里是我们精神的凝结体,有我们在,它就会一直在。”能够把爱好变成自己的职业,他似乎已经很享受当下的状态了,只想以一颗工匠之心慢慢前行,“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他相当认可时光的魅力。

CHIC:在你看来周围喜欢这种文化的人有着怎样的共性?

大筑:简单点说,至少我身边喜欢这些文化的朋友最基本的共性就是怀旧,以及对工匠产物会很敬佩。

CHIC:你怎么评价Mondoli Studio的风格?

大筑:可能因为我们有些看似比较奇特的物件,让人觉得暗黑,但工作室整体调性也没有限定于vintage的哪种时期的风格,其实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都是国外很正常很生活化的店铺的场景。

CHIC:你觉得vintage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大筑:我所理解的vintage是指过去人类生活所有有时间性的东西, 无论是给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的工业、科技或服饰的某处细节,又或是发明出来没什么用的垃圾……但我相信在那个发展时期,它们的诞生都离不开探索精神与实践精神吧,所以我觉得是探索与实践。

请按照红字标注图片,有疑问找我

猜你喜欢

杨威照相馆物件
A study of grid failure mode drivers and methods for accelerated life testing of a 30cm diameter ion thruster
奇趣照相馆
采用桩基托换进行既有铁路桥加固分析
打开话匣子的好物件
老物件
旧元素,新物件
A LONG LENS
黑白照相馆逆袭韩国
莹莹照相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