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权理论视角下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2016-11-19王丽群

法制与社会 2016年4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人口老龄化

摘 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老服务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对迈入暮年的老人而言,寄希望年老之后能够享受天伦之乐。然而,老年人属于无权弱势群体,特别是独居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老人更是成为明显的弱势群体。增权理论建立在无权及权力等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微观、中观、宏观层面的增权,对弱势群体进行帮助。增权作为社会工作的新视角,致力于帮助老年人提升权力感、减少无权感,激发老年群体的潜能,提高他们社会参与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增权理论 人口老龄化 老年服务 社会工作

作者简介:王丽群,山东英才学院。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2-174-02

希腊神话里的斯芬克斯之谜简单地比喻老年人需要用三只脚走路。道理很简单,老年人年老体衰,必须借助拐杖走路,所以被称为“三只脚”。不仅需要自己的双脚,另外一只脚指扶持他们走路的拐杖,更是指他人的支持和社会的协助。

一、增权理论

(一)增权的定义

“增权”是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涵是协助弱势群体或个人排除微观、中观、宏观层面的无权障碍来感受自身力量。但值得注意的是,增权不是“赋予”案主权力,而是挖掘或激发案主的潜能。在介入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并不拥有可以赋予案主的权力,权力存在于案主之中,而不是案主之外。

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往往由于利益分化和权力分配不均,处于弱势地位的阶层和群体缺乏影响及掌控周围环境的能力和权力,往往会受到社会权益的侵犯。若要改变这种局面,争取社会底层群众积极的社会环境和更多的资源分配,提升参与者的社会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责任主体,增权取向的实务模式是一个关键方面。

(二)增权的层次

增权(empowerment)作为社会工作实践的一种视角和取向,虽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但是它作为社会工作实践中一以贯之的理念和手法,却是与社会工作实务同时起源的,并且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而发展。

增权取向的实务模式涵盖以下三个层面:一是微观层面的增权。所谓微观层面的增权是指个体处理权力、无权和压迫以及它们如何造成个人、家庭或社区问题的议题。介入的过程中提升案主自我行动的控制感和自我价值的信念感,包括实际控制能力和心理控制能力。二是中观层面的增权。中观层面的增权目标是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帮助案主争取资源的重新分配,以便采取行动改善他们的处境。三是宏观层面的增权。宏观层面的增权目标指向对社会政策的影响,将社会政策变为社会服务活动,缓和社会成员在生存条件、发展机会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

二、增权理论模式引入老年社会工作的意义

增权的理念和模式在老年社会工作实务逐渐取得优势地位,究其原因是传统的老年实务模式逐渐暴露出其缺点。在以往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中,把老年人案主当做自身“有病”的人,采用的是“一对一”的个案辅导模式,认为老年人所存在的问题是因为老化引起的,是老年人自身的问题。这种治疗模式认为老年人对社会的不适应或无力感需要社会工作者来进行“治疗”,只是针对老年人自身,并不涉及老年人周围环境。这种模式把老年人当作被动的个体,因为老化而变得没有能力、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帮助,社会工作者也就是充当“医生”的角色,他在与老年人相处的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老年人与工作者的关系是不平等的。

在增权理论的理念中,充分考虑到了引发老年人无力感的种种原因,特别是社会方面的因素,相信老年人是有潜在改变和发展能力的、需要社会支持以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人。社会工作者是老年人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对老年人进行治疗的“医生”,重在鼓励老年人通过社会参与来解决问题、实现发展。增权理论模式引入老年社会工作是建立在尊重老年案主的特性和选择的基础上,能够帮助老年人实现真正地自我发展,并从社会层面去解决老年人面临的实际问题。因此这种模式能够赢得老年人案主及老年社会工作者的欢迎。

三、无权——老年群体的现实生活状况

无权是与权力相对而言的。无权一方面表示个人或团体没有获得争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指缺乏控制和影响周围社会环境的能力。当前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在总人口的比重逐渐提高,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增强其权利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老年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在当前社会转型背景下面临非常困难的境地,无权生活现状更表现为容易被其他社会人群所挤压。

(一)生理机能衰退

人类的衰老首先是从生理方面开始的。随着老化的持续进行,机体的生理功能开始发生变化,表现为感知系统、器官功能开始衰退,运动反应能力变得迟缓,记忆能力发生错位,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如无力感、孤独感、失落感、焦虑感能负面情绪。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不断下降,其生理需求、精神需求以及利益往往得不到满足,都会让老年人感受到强烈的无力感。

(二)市场竞争能力的减弱

老年人由于身体衰退、收入降低,市场竞争能力也随之减弱。老年人在面临家庭、人情世故等方面的原因,付出多、开销大,陈旧的生活模式和观念自然而然使他们感到与社会脱节、生存困难,被边缘化或被排斥在社会之外,老年人面临市场竞争能力衰退导致老年人感受到无权感。

(三)老年人权益保障存在不足

从当前我国政府对老龄工作和老年人事业的关心和重视来看,我国的养老保障事业都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此相关的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也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下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成绩的背后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首先,从法律法规上来看,老年人相关的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的滞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其次,从现实来看,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情况时有发生;最后,与老年人相关的法律服务的发展并不如人意。

四、增权——社会工作对老年服务的介入

增权作为社会工作的新视角,其理念和模式逐渐取得优势地位,并获得实务工作者及老年人的广泛支持。增权在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的服务理念主张要相信老年人的潜能。帮助老年人发现和了解自己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老年人维持或建立心理平衡机制。对社会来说,每个老年人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都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社会工作者协助老年人找到困难或问题产生的原因,帮助老人拟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寻找支持资源,建立及扩大支持网络,提升老年人掌控环境的能力。

(一)微观层面的增权

这一层面处理的是老年人个体的需求、困境及心态等方面的问题。社会工作者面对具有无权感的老年人案主进行个案工作,以此为其“增权”。将增强取向运用到老年案主身上,与传统的个案工作的理念相比,它更加强调对老年人的尊重,对老年人能力进行肯定。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充当老年人的合作伙伴,倾听老年人的谈话并协助他们因应目前的处境,为老年人提供与其情况类似的老年个体案例;为老年人提供可以联络的人际资源,激发其潜能,鼓励老年人重新梳理参与社会的自信;帮助老年人寻找可利用的社会资源,扩展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增加老年人把握生活及控制周围环境的能力及感受;为无权感的老人提供咨询,出谋划策,帮助他们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帮助老年人开阔视野,调整心态,掌握健康知识,提高老年人参与社会组织各类活动的动力和积极性。同时,在养老机构内组织公共的娱乐活动,增加其生活趣味性与自主性。

(二)中观层面的增权

社会环境是个人行为模式的来源,也是影响其维持和改变行为模式的工具。增权取向的老年社会工作过程是建立在案主以及案主的家庭和社区两者现有的资源上,社区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增权理论模式希望解决的具体问题是争取资源的重新分配,而社会化养老已然是我国养老的发展趋势。工作者需要对老年人进行教育,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利益被忽视或者被剥夺,然后对他们进行组织、动员,形成一股集体的力量;协助老年人认清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思考可以解决问题的渠道;引导老年人认识社区中可利用的资源、服务及运用的方法,促进社区服务引入家庭,发动社会力量,为老年人建立起社会支持网络;帮助老年人一道持续参与、建立和维持积极的安全环境;促进老年成员社会功能的发展,改善自己与他人的“无权”生活状况。

(三)宏观层面的增权

老年人是我们社会的财富,加强老年人改变自身的能力,提高老年人的福利水平,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社会工作者应倡导积极的社会政策,协助老年人树立新的福利观念,使社会政策利于老年人安享晚年;提供老年人维权服务优待,让老年人享受及时、便利、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鼓励老年人通过某些集体行动或倡议,为政治政策和社会的改变作出自己的努力;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非营利组织在为老服务中的作用;树立老年人健康、积极的社会形象,营造新时期良好的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五、结语

增权模式分析了老年人“无权”的现实生活状况,强调通过鼓励参与等方式重塑老年人的自信、增强其权利意识,通过发掘老年人的优势,从而提升老年人的权力感,降低无权感。本文在增权理论指导下通过三个层面开展老年社会工作:其一,微观层面的增权,鼓励老年人实现自助与互助,协助老年人保有积极、乐观的权力感;其二,中观层面的增权,将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全方位拓展社区的服务功能,鼓励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引导老年人利用社区资源,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其三,宏观层面的增权,发挥政府的强力作用,加大社会保障硬件的投入,加快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步伐。这三个层次并不需要逐次进行,而是可以同时展开,重要的是贯穿在这三个层次中的增权原则,即希望通过实务的进行,能够激发老年人的权利意识及潜能,发展其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工作中的增权理论对实现社会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要想将“增权”真正用到养老服务中,障碍仍然存在。老年人“无权”的现实生活状况,不是老化引起的,也不能完全靠老年人自身的调整,更可能是社会服务系统的问题,是老年人与家庭、社区、机构等支持系统之间的互动过程出现了某些问题。社会工作者要成为老年人的伙伴,应把专业知识和老年案主的智慧、经验、改变的意愿融合在一起,协助其解决问题,帮助老年人真正地实现自我发展。

我国正面临人口快速老龄化,高龄和失能老年人口持续增长,给我国老年福利事业造成巨大的压力,日益显示出资金不足、服务机构少、服务种类单一、服务水平低等问题。探索老年人“增权”途径,发掘老年人自身潜力,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鼓励老年人社会参与,有利于老年人个人安度晚年、提高生活质量,加强社会参与和社会融合,这也是老年社会工作所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何楠.增权理论与老年社会工作实务.法制与社会.2010(2).

[2]范斌.弱势群体的增权及其模式选择.资料通讯.2004(12).

[3]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社会学研究.2003(9).

[4]孙琼如.增权:受虐待老人社会工作新理念.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七).2005.

[5]付再学.增权:老年服务工作新理念.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2).

[6]陈春连.老龄化背景下老年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12).

[7]王靖涵.增权理论:机构养老之问题解决新思路.青春岁月.2013(3).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人口老龄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